原告:陸某某,女,1984年1月4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丁月寶,上海市中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姚婧,上海市中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趙某某,男,1993年4月2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安慶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胡小清,女,1994年1月16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安慶市。
第三人:上某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鶴沙二店,住所地上海市軌道交通十六號線鶴沙航城站HS-201。
負責人:謝某。
原告陸某某與被告趙某某、第三人上某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鶴沙二店裝飾裝修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1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同年12月19日,本院裁定本案轉為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陸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丁月寶、姚婧,被告趙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胡小清到庭參加訴訟。第三人上某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鶴沙二店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故本院依法進行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陸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撤銷原、被告顯失公平的工程施工合同的價格條款;2、請求進行審價,判令被告和第三人共同按人民幣15萬元支付原告裝修工程款;3、案件受理費、審價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8年4月19日,原告與被告簽訂室內裝修工程合同。合同約定,原告承接第三人餐廳室內裝修工程項目。合同報價為167,883.77元,而合同價款條款被寫成8萬元。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原告依約履行了工程施工義務,與被告、第三人結算時遭拒。裝修工程合同報價167,883.77元,原告實際施工已超過15萬元以上(不包括原告設計費及施工管理服務費),但合同價款條款因重大誤解被寫成8萬元。故原告起訴至法院,要求撤銷存在顯失公平的合同價格條款,并按實際施工進行價格審定。
被告趙某某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簽訂裝修合同之前,原告曾多次與其代理人電話、微信溝通、進行了現(xiàn)場查看,簽訂合同時,總包方姓汪的人員也在場。合同簽訂前,原告以上海順固公司設計師的身份給其報價,其指出報價里面很多項目不需要做,詢問“差不多8萬元可以嗎?”原告回家后打電話回復說,不要給公司做了,由原告自己來做。查詢過上海順固建筑裝飾設計有限公司比較正規(guī),就同意了。當天,原告就把姓汪的人員帶過來了,其提出了要進行裝修的項目,雙方簽訂了合同,上面的內容是原告親筆書寫上去的,經(jīng)過深思熟慮,不存在誤解。裝修至今沒有完成,也不知道裝修合同解除了。
第三人上某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鶴沙二店未答辯。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8年4月19日,被告作為發(fā)包方(甲方)與作為承包方(乙方)的原告簽訂了《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合同》,約定:工程名稱為咕嘟咕嘟快餐廳裝修工程;工程地點為鶴沙航城;承包方式為全包料;工期自2018年4月19日至同年5月1日;合同價款為捌萬元正;雙方商定本合同價款采用固定價格一次性包干。合同6.2條約定,合同簽訂日支付工程款的50%即40,000元,竣工驗收后于5月20日結清。上述合同手寫部分的內容除了被告的姓名均由原告填寫。另,合同約定承包范圍詳見報價清單,原告提供的《上海順固建筑裝飾設計有限公司報價單》未經(jīng)雙方簽字確認。
合同簽訂后,被告向原告支付了工程款63,520元,并為原告向供應商墊付了空調款7,000元、廚房設備款5,000元、門頭廣告費2,500元。雙方結算時,原告主張按實結算造價為154,830.50元,被告認為合同價8萬元已包含了除出餐口更改及新增軌道、監(jiān)控設備、空調設備三項合同外新增項目外的所有項目。
同時查明,原告曾任職于于上海順固建筑裝飾設計有限公司,簽訂本案合同時已離職。
審理中,因原、被告雙方對系爭工程增加工程造價存在爭議,經(jīng)原告申請,本院委托上海正弘建設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對系爭的裝修工程進行審價,鑒定意見為:1、房屋裝修無爭議工程造價:合同造價8萬元、空調14,000元;2、房屋裝修雙方爭議造價:1)被告認為的合同內未施工內容造價36,056元,2)原告陳述的廚房設備及椅子等增加造價47,796元,3)原告陳述的裝飾工程增加造價6,721元,4)原告陳述的出餐口更改及新增軌道造價3,159元。被告認可的合同外增加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在鑒定意見中標注為“弱電報價合計7,191元”。原告為此支付鑒定費5,100元。
再查明,被告認可的合同外增項空調系統(tǒng)的原價為2.8萬元,已由原告支付1.4萬元,余款已由被告與空調供貨商協(xié)商后以7,000元結清。
以上事實,由原告提供的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合同、上海正弘建設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司法鑒定意見書,被告提供的聊天記錄,施工進度表及雙方當事人的陳述等證據(jù)所證實。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施工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為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照合同履行各自義務。原告已經(jīng)按照合同約定完成了施工內容,被告理應根據(jù)合同約定支付欠付的工程款。雙方簽訂的合同明確合同總價為8萬元,合同的“價款及結算的約定”中明確的工程分期款、百分比與約定總價一致。雖然雙方并無協(xié)商一致的裝修預算和施工清單,但本案合同價又是原告參照自己提供的報價單對裝修所需的材料費及人工費所做的預算造價確定的。原告認為工程內容有增加,因合同本身未對工程的內容做明確的約定,但雙方選擇合同價款采用一次性包干而非可調價格,故施工中的有關增減并不構成對本案合同的變更。根據(jù)查明事實,本案工程并未簽發(fā)工程量變更等文件,施工過程中,雙方也從未就工程量或工程款總額增減及相關結算進行協(xié)商或產(chǎn)生糾紛,應該認為,在現(xiàn)有事實條件下,應以合同約定價格確定工程款。
法律規(guī)定顯失公平的合同可撤銷,其目的在于防止一方當事人利用優(yōu)勢而損害對方的利益,以保證交易的公正性和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如果僅考慮結果是否公平,則不利于交易秩序的穩(wěn)定。在市場交易活動中,任何當事人從事某種交易活動,都應當承擔交易風險,盈虧是正常的現(xiàn)象,法律絕不可能也不應當保證每個交易當事人都獲得利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交易。如僅考慮結果是否公平,必然會不適當?shù)財U大顯失公平的范圍,使許多有效合同難以得到履行,妨礙交易的安全。因此,在考察合同是否構成顯失公平時,要看一方當事人是否在主觀上故意利用其優(yōu)勢或強勢與對方簽訂合同。根據(jù)本案的證據(jù),無法證明被告在簽約時故意利用其優(yōu)勢或強勢與原告簽訂了施工合同。相反,原告作為一名具備相當專業(yè)水平的裝飾設計師,訂立合同時應當能準確預見工程量及合同價款。合同價款雖與評估價格有一定的差距,但該條款是原告與被告經(jīng)過蹉商而形成的合意,原告應對簽訂合同可能導致的后果有預見。故原告認為合同顯失公平,要求撤銷合同的價格條款的訴訟請求缺乏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根據(jù)鑒定結論,雙方確認的無爭議工程造價為合同價款及空調系統(tǒng)。又鑒于被告認可出餐口更改及新增軌道、監(jiān)控設備兩項系合同外增加的項目,雙方未簽訂書面合同對相應的施工內容及工程款進行約定,故該部分工程款應以鑒定意見確認的10,350元為準,另空調系統(tǒng)價款為21,000元,上述三項合同外增項工程款合計31,350元。
本案《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合同》的簽訂主體為原告及被告,根據(jù)合同相對性原理,第三人非上述合同一方當事人,其不承擔相應的合同責任,第三人未到庭參加訴訟,不影響案件的審理。故原告要求第三人共同支付工程款的請求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認定,被告應付工程款為111,350元,已實際支付工程款63,520元,并為原告向供應商墊付貨款14,500元,故被告尚需支付工程款33,330元。第三人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由此可能產(chǎn)生的不利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趙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陸某某裝修工程款33,330元;
二、駁回原告陸某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300元、鑒定費5,100元,合計8,400元(原告陸某某已預交),由原告陸某某負擔5,600元,由被告趙某某負擔2,800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向本院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XX
書記員:張XX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