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陸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鄧美玲,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佳佳,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何廣,上海申企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朱黎強,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盤古路XXX弄XXX號XXX室。
原告陸某與被告劉某同居析產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審理中依法追加朱黎強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第一次開庭審理,原告陸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陳佳佳,被告劉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何廣,第三人朱黎強到庭參加訴訟;第二次開庭審理,原告陸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鄧美玲,被告劉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何廣,第三人朱黎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陸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第三人與被告于2017年1月11日簽署的“離婚協(xié)議”中關于上海市寶山區(qū)月塘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及牌照號為皖S2XXXX的小型轎車(以下簡稱“系爭車輛”)的贈與無效;2.依法分割第三人與被告同居期間的財產,判令系爭房屋、系爭車輛歸原告及第三人共同共有,由原告及第三人共同支付被告相應的折價款。事實和理由:原告與第三人于2005年1月25日登記結婚,婚后于2009年生育兒子朱某1。2011年4月28日,第三人受到被告威脅,攜原告證件并請她人冒充原告至民政局辦理了離婚登記,隔天與被告辦理了結婚登記。2016年,原告發(fā)現自己“被離婚”,遂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撤銷上述離婚登記。第三人與被告于2017年1月11日至民政局辦理了“離婚登記”。第三人與被告的婚姻關系經法院判決確認為無效婚姻,但被告與第三人同居期間,共同購買了系爭房屋和系爭車輛,均登記在被告名下。被告與第三人離婚時,第三人在“離婚協(xié)議”中放棄了其對系爭房屋、系爭車輛的權利?,F原告認為,被告明知原告、第三人婚姻存續(xù)而介入,惡意接受第三人的財產,侵害了原告的夫妻共同財產權利。原告為維護合自身法權益訴至法院。
被告劉某辯稱,被告與第三人于2007年相識,幾年后確立戀愛關系。起初第三人稱自己單身,戀愛期間又稱是離異。結婚登記時被告才知曉第三人當天剛登記離婚。因雙方的酒席事宜已經通知了家人,故雙方仍然登記結婚了,并于2013年生育兒子朱某2。系爭房屋購房人、產權人均是被告,是被告的個人財產。購房時由被告支付定金人民幣(以下幣種同)5萬元、首付款30.18萬元,剩余36萬元系被告口頭向第三人借款,由第三人直接付給開發(fā)商。其后系爭房屋以被告?zhèn)€人名義辦理了貸款。系爭車輛是被告于2010年出資購買,亦是被告的婚前個人財產,未免離婚后雙方對車輛產生糾紛,才一并寫在離婚協(xié)議書中。被告與第三人共同生活期間,第三人沒有收入,家庭生活的開支均是被告負擔。本案在程序上,贈與行為是第三人作出的,故被告不是適格的主體。在實體上,被告的婚姻被宣告無效是第三人的過錯所致,被告及兒子的合法權益也應受到法律保護。綜上,要求駁回原告的訴請。
第三人朱黎強述稱,同意原告的訴請。被告于2008年左右已知曉第三人有妻子。為了安撫被告,第三人于2010年5月辦理了假的離婚證給被告看,后被告去民政局查詢得知該證為假證。因被告吵鬧得比較厲害,第三人擔心被告打擊報復,故按照被告的意思辦理離婚。第三人找人冒充原告到民政局登記離婚,并與被告登記結婚。之后第三人未曾向原告、被告坦白,被告多次電話、上門找原告,第三人也都是掩飾問題。直到2016年10月,被告找到原告的父親談離婚的事情,第三人才向原、被告坦白一系列掩蓋問題的手法。被告和第三人離婚是被告提出的,協(xié)議也是被告草擬的。系爭房屋購買價118萬元,首付中第三人出資50萬元,被告出資20-30萬元,以被告名義貸款40-50萬元。第三人的公積金用于沖還貸11萬元。第三人對系爭房屋是享有份額的,但出于對被告的愧疚,系爭房屋登記在被告一人名下。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
原告就其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
1.行政判決書,證明經判決撤銷了原告的“離婚登記”。被告對此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不具有追溯力,與本案無關。
2.離婚協(xié)議書復印件,系由第三人向原告提供,證明第三人放棄了系爭房屋的權益。被告對此真實性不予認可。
3.系爭房屋的房地產登記信息、房屋買賣合同、部分擔保借款合同,證明被告與第三人購買系爭房屋的情況。被告對此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與本案無關。
4.第三人的公積金查詢單,證明第三人的公積金自2014年11月起累計沖還系爭房屋貸款118,471.92元。被告對此無異議。
5.第三人名下建設銀行尾號3849賬戶、尾號2830賬戶、尾號7253賬戶的對賬單,證明第三人于2012年11月9日轉賬5萬元給被告,11月13日轉賬5萬元給被告,11月14日轉賬5萬元給被告,11月15日轉賬2萬元給被告,共計17萬元用于支付系爭房屋的首付款。被告對轉賬的真實性無異議,認為上述17萬元系用于家庭開銷,不是用于支付系爭房屋的首付款。
6.第三人名下浦發(fā)銀行尾號0573賬戶的對賬單,證明第三人于2013年5月9日轉賬36萬元給開發(fā)商,5月10日轉賬4,443元給開發(fā)商,用于購買系爭房屋。被告對此無異議。
7.第三人的工商銀行查詢單、工商銀行尾號2476賬戶、尾號3153賬戶的交易明細、機動車信息查詢結果單、購車發(fā)票、購置稅完稅憑證、車船稅發(fā)票、交強險保單,證明第三人于2011年1月為被告購買系爭車輛支付108,700元。被告對本組證據的真實性、關聯(lián)性均不予認可。
8.被告發(fā)送給原告的QQ聊天記錄(第三人與被告),截屏的年份原告不清楚,證明第三人的工資銀行卡在被告處保管。被告對此真實性無異議,截屏是2016年發(fā)送給原告的,不能證明第三人的工資卡在被告處。
9.民事判決書,證明被告與第三人的婚姻被宣告無效。被告對此真實性無異議,被告不存在過錯,已提出再審申請。
第三人對原告的舉證均無異議。
被告就其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
1.離婚協(xié)議書,證明第三人與被告離婚時對財產分割、經濟補償、債務承擔進行了明確的約定。原告對此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被告與第三人的婚姻自始無效,故離婚協(xié)議中關于財產的分割約定也是無效的。
2.結婚證、結婚登記處理表、聲明書,證明被告與第三人于2011年4月29日登記結婚。原告對此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應屬于錯誤登記。
3.離婚證、離婚登記審查處理表、聲明書,證明被告與第三人于2017年1月11日辦理離婚登記。原告對此真實性無異議。
4.出生證明,證明被告與第三人生育子女情況。原告對此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該子女與第三人并無血緣關系。
5.第三人家庭戶口簿復印件,證明戶口登記顯示第三人的配偶為被告。原告對此真實性無異議。
6.簽購單、售房款發(fā)票3份,證明被告為購買系爭房屋支付首付款35萬余元、貸款46萬元,第三人支付36萬元。原告對此真實性無異議。
7.第三人家庭戶口簿復印件(偽造)、離婚證復印件(偽造),證明第三人向被告隱瞞了婚姻狀況。原告表示對此不清楚。
8.盤古路房屋的房產證、產調信息,證明盤古路房屋登記在陸某、朱黎強、朱某1及原告父母五人名下,證明被告在與第三人婚姻存續(xù)期間轉移夫妻共同財產購買房屋登記在他人名下。原告對此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與本案無關。
9.被告名下建設銀行尾號7200賬戶往來明細、錢某的農業(yè)銀行查詢單,證明被告替第三人歸還他人借款101.2萬元。原告對此真實性無異議。
10.原告的QQ空間截屏、原告在被告小區(qū)QQ群里的聊天記錄截屏,證明原告在月塘小區(qū)業(yè)主群里污蔑被告和兒子,還將門牌號、車牌號公布在群里。原告認為被告并未提供完整的聊天記錄、斷章取義。
第三人對被告的舉證真實性無異議,但被告所稱由其支付的系爭房屋首付款中,包含第三人轉賬給被告的17萬元。
各方當事人就系爭房屋的市值未能協(xié)商一致。本院依原告申請委托評估,并組織當事人對評估報告進行了質證。原告對評估價格無異議,被告認為估價偏高,第三人放棄質證。
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經審理,認定相關事實如下:
一、原告陸某與第三人朱黎強于2005年1月25日登記結婚,雙方生育一子名朱某1。
2011年4月28日,第三人攜原告的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等請她人冒充原告至民政局辦理了“離婚登記”。原告于2017年5月向本院提出行政訴訟。2017年6月28日,本院出具(2017)滬0113行初120號行政判決書,撤銷上海市寶山區(qū)民政局于2011年4月28日對陸某與朱黎強辦理離婚登記的行政行為。
二、被告劉某與第三人朱黎強于2011年4月29日辦理“結婚登記”,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育一子名朱某2。
2017年1月11日,被告與第三人雙方簽署“離婚協(xié)議書”并辦理“離婚登記”。“離婚協(xié)議書”中涉及本案系爭房屋、系爭車輛的內容為:“三、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一)房屋:1.雙方婚后購有座落在上海市寶山區(qū)月塘路XXX弄XXX號XXX室的樓房一套,登記在女方名下。離婚后,男方放棄該套房屋產權份額,產權歸女方所有……(二)機動車輛:購有皖牌汽車一輛,車牌號為皖S2XXXX,登記在女方名下,離婚后歸女方所有。”
本案審理過程中,原告就被告、第三人婚姻無效糾紛一案訴至本院。本院于2018年7月3日出具(2018)滬0113民初9674號民事判決書,確認被告、第三人的婚姻為無效婚姻。
三、2012年9月24日,被告劉某與上海中冶祥宏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購買系爭房屋。合同約定房屋總價1,181,183元,付款方式和付款期限為2012年9月24日前支付351,183元、2012年11月5日前支付830,000元。2013年5月10日,雙方在《房屋交接書》中補充約定,根據實測面積,房屋總價變更為1,175,626元。
上海中冶祥宏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向被告劉某出具購房發(fā)票,金額合計1,171,183元:1.2012年9月24日,金額351,183元,錢款來源為被告的銀行卡于2012年9月16日消費支付50,000元,2012年9月24日消費支付31,183元、270,000元;2.2013年5月9日,金額360,000元,錢款來源為第三人的銀行賬戶于2013年5月9日向上海中冶祥宏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轉賬350,000元、10,000元;3.2013年6月29日,金額460,000元,錢款來源于被告住房商業(yè)貸款。另,第三人又于2013年5月10日向上海中冶祥宏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轉賬4,443元。
四、為購買系爭房屋,被告于2013年5月27日與中國農業(yè)銀行上海寶山支行簽訂《個人購房擔保借款合同》,借款本金460,000元,還款方式為等額本息,借期自2013年6月25日至2028年6月24日。截至2018年4月,系爭房屋剩余貸款本金為352,908.93元。各方當事人在庭審中一致確認,第三人的公積金賬戶為系爭房屋沖還貸款本息約11.8萬元。
五、系爭房屋于2013年7月4日核準登記在被告一人名下。2018年11月15日,上海國城土地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出具《房地產估價報告》,系爭房屋含室內裝飾裝潢估價248.9萬元。原告為此預繳評估費7,850元。
六、系爭車輛于2011年3月21日登記在被告一人名下。上海西上海寶山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24日向被告出具機動車銷售統(tǒng)一發(fā)票,價稅合計91,900元。另產生車船稅360元、交強險保費950元。原告為證明購車款來源,提供了第三人尾號為2476的工商銀行賬戶,第三人于2011年1月20日轉賬50,000元至第三人尾號為3153的工商銀行賬戶,又于同日自尾號為3153的工商銀行賬戶卡取32,000元。另,第三人于2011年1月21日消費76,700元。被告主張購車款由己方出資,但未能提供相應證據。審理中,各方當事人就系爭車輛的市值按15,000元計算達成一致意見。
本院認為,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當事人訂立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合同無效。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xié)議處理;協(xié)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
本案的爭議焦點之一:系爭房屋、系爭車輛登記在被告一人名下,其性質是被告的個人財產還是與第三人的共有財產。從原告提供的第三人銀行賬戶信息顯示,系爭車輛的部分購車款7萬余元系由第三人的銀行賬戶直接向售方支付,系爭房屋的首付款中36萬余元亦是由第三人的銀行賬戶直接向開發(fā)商轉賬支付。由此可見,第三人并非將購車款、購房款贈與被告,交由被告自由處分,而是直接將錢款付至出售方,故第三人具有與被告共同出資、共同購買的意思表示。加之,系爭車輛購買于被告與第三人確立戀愛關系之后,即將“結婚登記”之前一個月,系爭房屋購買于雙方“結婚登記”之后,均系雙方為共同生活為目的所購置。結合雙方在“離婚協(xié)議書”中將系爭房屋、系爭車輛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處理的行為,系爭房屋、系爭車輛應認定為被告、第三人的共有財產。
本案的爭議焦點之二:被告劉某與第三人朱黎強的“離婚協(xié)議書”分割系爭房屋、系爭車輛的約定是否有效。經本院判決,已確認被告與第三人的婚姻無效,在雙方基于無效婚姻所達成的“離婚協(xié)議”中,第三人放棄了在系爭房屋、系爭車輛中的產權份額。而事實上,被告與第三人的婚姻自始無效,且第三人在與原告的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出資購車、購房,相應的財產份額應為其與原告陸某的夫妻共同財產。第三人單方對共同所有的財產份額作出上述處分,侵害了原告陸某對夫妻共同財產的平等處置權,故應當認定為無效。
本案爭議焦點之三:系爭房屋、系爭車輛能否進行析產,各方當事人的具體權利份額如何確定。根據相關司法解釋、處理意見,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被宣告無效的婚姻,當事人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按共同共有處理。現被告、第三人之間不存在共有權基礎,原告、第三人要求析產,與法不悖,本院予以準許。結合各方對系爭房屋、車輛的貢獻,權利登記、居住使用情況、婚姻無效的原因等,系爭房屋判歸被告所有為宜,剩余貸款由被告繼續(xù)承擔,由被告支付原告、第三人相應份額的折價款。房屋折價款扣除剩余貸款本金后的具體金額由本院酌情確定。系爭車輛的分割比照系爭房屋處理。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條、第五十二條第一款第(五)項、第五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二條、第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十九條、第一百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劉某、第三人朱黎強于2017年1月11日簽署的《離婚協(xié)議書》中關于上海市寶山區(qū)月塘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牌照號為皖S2XXXX的小型轎車的處分無效;
二、上海市寶山區(qū)月塘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歸被告劉某所有,房屋剩余貸款由被告劉某繼續(xù)負擔;
三、被告劉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陸某、第三人朱黎強上述房屋折價款共計970,000元;
四、牌照號為皖S2XXXX的小型轎車歸被告劉某所有;
五、被告劉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陸某、第三人朱黎強上述車輛折價款共計7,000元。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計26,832元,由原告陸某、第三人朱黎強共同負擔13,416元,被告劉某負擔13,416元;評估費7,850元,由原告陸某、第三人朱黎強共同負擔3,925元,被告劉某負擔3,925元;(訴前)保全費5,000元,由原告陸某、第三人朱黎強共同負擔2,500元,被告劉某負擔2,5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提交上訴狀及上訴狀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br/>
審判員:吳姍姍
書記員:崔??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