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陸某,男,漢族,現(xiàn)住秦皇島市海港區(qū)。
委托代理人涂建軍,河北吳秀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祥,男,漢族,現(xiàn)住秦皇島市海港區(qū)。
原告陸某與被告劉某祥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夏艷獨任審判。原告陸某委托代理人涂建軍、被告劉某祥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陸某訴稱,2012年1月1日,被告向原告借款人民幣伍萬元,其承諾一個月內還清,被告在收到原告借款時向原告出具一份借條,該借條寫明:“今劉某祥向陸某借得人民幣伍萬元整(¥50000),此款在一個月內還清,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2月1日之前還清”。被告在借款人處簽名并注明了借款日期。2012年1月1日,被告到期沒有履行自己的承諾,未按期償還原告的這筆借款,原告曾多次向被告討要借款,但被告總是拖著不還?,F(xiàn)訴至法院,要求被告償還借款伍萬元,并從2012年2月2日起按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至其償還全部借款為止。
被告劉某祥辯稱,我的前妻鄭某某與她的朋友閆某某在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私自向陸某借款用0052號彩票機作為抵押條件(彩票機主為高某某),鄭某某向陸某借錢了,但是具體借了多少不知道,鄭某某給陸某打了借條,還款日期到后,鄭某某拿不出錢給原告,于是鄭某某把我騙到陸某的汽車上,原告對我說,錢是鄭某某所借,本應當由鄭某某還,但你們是夫妻,錢由我替鄭某某還,我當時頭腦一熱,考慮到夫妻感情,就答應了陸某,由陸某口述,寫了借條,陸某又讓鄭某某寫了同樣的借條。事實上我并沒有向陸某借過錢,我跟陸某根本不認識。該借款到期后,陸某沒有收到借款,便領人把還在營業(yè)中的彩票機強行拿走,造成營業(yè)中斷,斷絕了收入,至今陸某也沒有把彩票機拿回來,后彩票機的機主高某某到法院起訴了我和鄭某某及我的孩子,后經法院調解我們賠償機主高某某的損失8.4萬元。2012年9月11日我與鄭某某離婚,協(xié)議房子賣掉給鄭某某還賬,雙方各自償還各自的債務。并且彩票機由原告強行拿走,造成營業(yè)中斷,所產生的經濟損失由原告承擔,我與鄭某某離婚,財產已分割,我分文未要,她是有行為能力的正常人,我沒有替她償還債務的能力和義務。
經審理查明,2012年1月1日,被告前妻鄭某某向原告借款50000元,被告出具借條,借條的內容為:“今劉某祥向陸某借得人民幣伍萬元整(¥50000),此款在一個月內還清,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2月1日之前還清,借款人:劉某祥,借款日期:2012.1.1”。同日,鄭某某也為原告出具借條,該借條的內容為:“今鄭某某向陸某借得人民幣伍萬元整(¥50000),此款在一個月內還清,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2月1日之前還清,借款人:鄭某某,借款日期:2012.1.1.”2012年9月11日,被告與鄭某某離婚。2013年11月6日,原告來本院起訴,要求被告劉某祥償還借款伍萬元,并從2012年2月2日起按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至其償還全部借款為止。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陳述及原告提交的兩份借條等證據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被告對原告出具的兩份借條真實性沒有異議,主張該借款是由前妻鄭某某所借,且其與鄭某某已于2012年9月11日離婚,離婚協(xié)議已寫明各自債務各自承擔。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當事人的離婚協(xié)議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已經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處理的,債權人仍有權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因該債務是鄭某某與被告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借,屬于夫妻共同債務,故原告要求被告償還該借款符合法律規(guī)定。被告還主張由于彩票機被原告拿走造成被告的經濟損失應由原告承擔,彩票機被原告拿走,造成了被告的經濟損失屬于另一法律關系,被告可另行解決。通過以上分析,原告要求被告償還50000元借款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關于利息問題,因該借條未明確要支付利息,故被告應從還款次日起支付逾期還款的利息;關于被告支付利息時間;借條約定2012年2月1日償還借款,故應從最后還款日次日起計算,即2012年2月2日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給付逾期利息。
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九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意見》(試行)第一百二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劉某祥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陸某借款本金50000元并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2012年2月2日至本判決生效之日利息;
案件受理費1050元,由被告劉某祥負擔,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繳納。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夏艷
書記員: 房曄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