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陽某正大房地產(chǎn)開發(fā)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陽某縣興國大道水產(chǎn)大世界。
法定代表人:周光喧,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柯昌國,湖北正義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陽某縣國土資源局,住所地陽某縣興國鎮(zhèn)東坡路61號。
法定代表人:胡文省,局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能才,湖北才俊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義峰,湖北富川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陽某正大房地產(chǎn)開發(fā)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大公司)與被告陽某縣國土資源局(以下簡稱陽某國土局)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0月2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正大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柯昌國,被告陽某國土局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義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正大公司訴訟請求:1、要求解除與陽某國土局于2012年1月4日簽訂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陽某國土局返還其交付的土地出讓金5600萬元及拍賣傭金224萬元;2、要求陽某國土局支付截止2016年10月17日前的違約金9210萬元(5000萬元×1656天×1‰=8280萬元,600萬元×1550天×1‰=930萬元),2016年10月17日后的違約金按合同約定標準日1‰計算至土地出讓金返還為止;3、要求陽某國土局賠償截止2016年7月10日前拍賣傭金利息損失97.1873萬元(224萬元×1656天×0.262‰=97.1873萬元),2016年7月10日后的拍賣傭金利息損失按陽某縣信用社貸款利率日0.262‰計算至拍賣傭金返還為止);4、案件訴訟費用由陽某國土局承擔。事實與理由:2011年12月22日,其公司通過競買取得陽某縣P(2011)03號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2012年1月4日,其公司與陽某國土局簽訂了該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并按照該合同約定,于2012年1月6日支付土地出讓金5000萬元、2012年7月17日支付土地出讓金600萬元,完全履行了合同約定的義務。2012年8月15日,陽某國土局就此宗地為其公司頒發(fā)了土地使用權證(證號:陽國用100735號),依照《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約定,陽某國土局應當在2012年4月1日前將該地塊交付給其公司,逾期未交付,為此,其公司先后致函18次,要求陽某國土局履行合同約定交付土地義務,而陽某國土局均以種種原因推諉至今未果,給其公司造成了巨大經(jīng)濟損失,依據(jù)合同約定日1‰違約金標準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guī)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之精神,為維護其公司合法權益,故于2016年10月15日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決。
經(jīng)審理查明,2011年12月22日,正大公司通過招拍掛競得案涉建設用地使用權,并向黃石好佳拍賣有限公司支付拍賣傭金224萬元。2012年1月4日,正大公司與陽某國土局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陽某國土局于2012年4月1日前將坐落于陽某縣工業(yè)園區(qū)(官橋村)61956平方米凈地交付給正大公司用于建設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其他商服用房;土地出讓金5600萬元,分兩期支付,第一期于2012年1月6日前支付5000萬元,第二期于2012年12月6日前支付600萬元;正大公司若未按約定的日期支付土地出讓金,自逾期之日起,每日按1‰支付滯納金,陽某國土局若未按時提供出讓地,每延期一日,按正大公司已經(jīng)交付的土地出讓金價款1‰向正大公司支付違約金,陽某國土局延期交付土地超過60日,經(jīng)正大公司催交后仍不能交付土地的,正大公司有權解除合同,陽某國土局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并退還已經(jīng)支付的土地出讓金價款的其余部分,正大公司并可請求陽某國土局賠償損失。合同簽訂后,正大公司于2012年1月6日支付土地出讓金5000萬元、2012年7月17日支付土地出讓金600萬元。因陽某國土局未按約于2012年4月1日前將涉案土地交付給正大公司,正大公司從2012年5月23日至2016年5月19日期間,先后十八次致函陽某國土局,要求陽某國土局交付涉案土地,并承擔未按約交地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期間,正大公司于2012年7月23日向陽某國土局出具《承諾書》,承諾對陽某國土局于2012年7月23日之前的不能按期交付土地的責任不予追究,并請求陽某國土局在承諾書發(fā)出之日一個月內(nèi)頒發(fā)國有土地使用權證。2012年8月15日,陽某國土局向正大公司頒發(fā)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證號:陽國用100735號)。為協(xié)調(diào)正大公司競拍土地糾紛事宜,2016年6月22日,陽某縣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分別委托陽某廣信聯(lián)合會計事務所對涉案土地出讓金和拍賣傭金利息進行評估和陽某博源不動產(chǎn)評估咨詢有限公司對涉案土地現(xiàn)行價值評估,陽某廣信聯(lián)合會計事務所于2016年6月24日出具《報告書》,1、涉案土地出讓金和拍賣傭金均按陽某縣信用社貸款利率即每日0.262‰標準,共計為2460.3791萬元;2、涉案土地出讓金按合同約定違約金每日1‰和拍賣傭金按陽某縣信用社貸款利率每日0.262‰標準,共計為8689.6483萬元;3、涉案土地出讓金和拍賣傭金均按年利率36%標準,共計為9390.76萬元,陽某博源不動產(chǎn)評估咨詢有限公司于2016年出具《土地估價報告》,涉案土地國有使用權價值為13015萬元。2016年8月29日,陽某縣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向陽某縣政府遞交《關于陽某縣正大房地產(chǎn)開發(fā)實業(yè)有限公司競拍土地無法交付情況的匯報》,建議陽某國土局與正大公司協(xié)議解除合同,退還土地出讓金及拍賣傭金5824萬元及貸款利息2400萬元。2016年11月2日,陽某國土局向正大公司作出《信訪事項處理意見書》,建議縣政府成立工作轉(zhuǎn)班與正大公司進行妥善協(xié)商,洽談違約賠償事宜,并建議正大公司通過訴訟途徑依法維權。雙方故而成訟。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為:1、涉案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否應該解除,正大公司支付的土地出讓金和拍賣傭金5824萬元是否應予返還的問題;2、雙方約定按日1‰計算違約金標準是否過高,如果過高,如何調(diào)整的問題;3、拍賣傭金的損失如何計算的問題;4、違約金和拍賣傭金損失的起算時間問題。
關于焦點1:陽某國土局與正大公司簽訂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nèi)容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效力性禁止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有效。陽某國土局作為案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人,系交付涉案土地的義務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向正大公司交付涉案土地,而陽某國土局從合同約定的2012年4月1日交付土地之日至今未能將涉案土地交付給買受人正大公司,依據(jù)《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第三十七條之規(guī)定,陽某國土局延期交付土地超過60日,經(jīng)正大公司催交后仍不能交付土地的,正大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同時,陽某國土局亦認可涉案土地因客觀情況至今仍存在不能交付的情形,故解除合同的條件已經(jīng)成就,本院對正大公司提出的解除與陽某國土局簽訂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因陽某國土局的違約行為,正大公司與陽某國土局簽訂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解除后,正大公司向陽某國土局支付的5600萬元出讓金以及正大公司競買涉案土地而支付的拍賣傭金224萬元,應由陽某國土局予以返還,故本院對正大公司提出的要求陽某國土局返還5600萬元出讓金及拍賣傭金224萬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關于焦點2:正大公司與陽某國土局簽訂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了交地時間、付款期限和違約責任等內(nèi)容,陽某國土局在履行合同過程中逾期交付涉案土地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八條規(guī)定,“合同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故涉案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解除后,對正大公司主張違約金條款繼續(xù)有效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正大公司要求按照合同約定的日1‰標準來支付違約金所依據(jù)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guī)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屬于“規(guī)范性文件”,從法律位階上來看,低于《合同法》,不適用“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的規(guī)定,本案涉案合同是雙方作為平等民事主體簽訂的民事合同,因此應當適用《合同法》。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qū)Ψ街Ц兑欢〝?shù)額的違約金,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jù)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并作出裁決。根據(jù)前述規(guī)定,違約金具有補償性和懲罰性雙重性質(zhì),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高于實際損失的違約金。但從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一般可以認定為過高來看,違約金的性質(zhì)仍以補償性為主,以填補守約方的損失為主要功能,而不以嚴厲懲罰違約方為目的。過高的違約金約定可能與公平原則存在沖突,在某些情況下還存在誘發(fā)道德風險的可能。因此,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調(diào)整。本案中,陽某國土局提出要求按陽某縣信用社貸款利率日0.262‰標準計算違約金視為提出了調(diào)整違約金的請求,但鑒于陽某國土局逾期交地的行為給正大公司造成的損失,不僅包括正大公司已付資金利息損失,還包括涉案合同解除后,正大公司未占有使用涉案土地而造成的預期利益損失,其中單涉案土地國有使用權價值已由2012年出讓時的5600萬元增值為2016年的13015萬元,故陽某國土局提出違約金計算標準不足以填補守約方正大公司的損失。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之規(guī)定,以及考慮到在正大公司按約足額支付土地出讓金后,長達五年,十八次發(fā)函催告交地的前提下,陽某國土局至今仍不能交付涉案土地,本著對守約方的保護和維護土地交易中土地應及時交付的正確導向,本院酌情認定陽某國土局按照年利率24%的標準向正大公司支付違約金,對正大公司提出要陽某國土局按合同約定日1‰標準支付違約金的請求,予以部分支持。
關于焦點3:正大公司因競拍涉案土地而支付的拍賣傭金224萬元,現(xiàn)因陽某國土局違約,導致《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解除后,正大公司支付拍賣傭金224萬元應予返還,而雙方對拍賣傭金造成的損失計算標準沒有約定,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復》以及《關于修改〈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復〉的批復》之規(guī)定,對合同當事人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標準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guī)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準計算逾期付款違約金。故陽某國土局應按中國人民銀行規(guī)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準向正大公司支付拍賣傭金的損失。
關于焦點4:正大公司于2012年7月23日向陽某國土局出具《承諾書》,承諾對陽某國土局于2012年7月23日之前不能按期交付土地的責任不予追究,并請求陽某國土局在承諾書發(fā)出之日一個月內(nèi)頒發(fā)國有土地使用權證,陽某國土局于2012年8月15日即一個月內(nèi)向正大公司頒發(fā)了涉案土地國有土地使用權證。該份《承諾書》已表示正大公司明確放棄了對陽某國土局在2012年7月23日之前不能按期交付土地責任的追究,故本案中違約金和拍賣傭金損失的起算時間應為2012年7月24日。
綜上,正大公司的部分訴訟請求成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三十七條、第一百四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八十四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正大公司與被告陽某國土局于2012年1月4日簽訂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二、被告陽某國土局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正大公司土地出讓金5600萬元并支付違約金(從2012年7月24日起,以5600萬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的標準支付違約金直至全部土地出讓金付清之日止);
三、被告陽某國土局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正大公司拍賣傭金224萬元及利息損失(從2012年7月24日起,以224萬元為基數(shù),按中國人民銀行規(guī)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準直至全部拍賣傭金付清之日止);
四、駁回原告正大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07197.90元,由陽某國土局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農(nóng)行湖北省分行東湖支行,戶名:湖北省財政廳非稅收入財政專戶,帳號:05×××69-1,清算行號:879078。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柴 卓 審 判 員 樂 莉 代理審判員 南又春
書記員:田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