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某某
阮鵬程
徐立新
盛志剛(湖北開成律師事務所)
陳某某
從厚水(湖北自成律師事務所)
陳水英
原告闞某某。
原告阮鵬程。
原告徐立新。
三
原告
委托代理人盛志剛,湖北開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陳某某。
委托代理人從厚水,湖北自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陳水英。
原告闞某某、阮鵬程、徐立新與被告陳某某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月2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3月2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因陳水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本院依法追加其為本案第三人參加訴訟,并于2014年7月4日第二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三原告委托代理人盛志剛,被告委托代理人從厚水到庭參加了訴訟,第三人陳水英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對原告提交四份證據(jù)真實性均無異議,應作為有效證據(jù)予以采信。
對于被告陳某某提交的證據(jù),三原告質(zhì)證認為,證據(jù)一真實性有異議,因為陳某某與陳水英屬于胞姐妹關系,不能因此證明被告陳某某已支付了租金的事實;證據(jù)二我方不知道陳某某已交付30000元租金的事實;證據(jù)三租金收取對象應屬于從某思;證據(jù)四真實性無異議;證據(jù)五不能證明被告履行了交付租金的事實。第三人陳水英未到庭質(zhì)證。
本院認為,證據(jù)一屬于第三人陳水英開出的收取租金的原始收據(jù),對其真實性應予采信;證據(jù)二屬于郵政儲蓄銀行的取款通知單,可證明匯款行為,應予采信;證據(jù)三屬于本院發(fā)出通知書,可證明本案有關事實,應予采信;證據(jù)四屬于案外人從某思向被告陳某某發(fā)出關于產(chǎn)權變更、租金收取的書面通知,被告承認已收到此通知,對其真實性應予采信;證據(jù)五屬于郵政快遞,對其真實性應予采信。
2014年4月22日,本院依法對案外人從某思、陳浩波作了詢問調(diào)查筆錄一份,從某思、陳浩波稱:從某思的租金3萬元并未委托陳水英收取;陳某某當時寄了份6萬元收據(jù)給從某思,從某思即已向陳某某表明租金只能由自己收取。對該筆錄三原告質(zhì)證認為無異議,表示認可;被告質(zhì)證認為作證內(nèi)容有異議:一是郵政銀行已通知了案外人從某思,但其未領取匯款才退回;二是法院判決與被告陳某某無關聯(lián)性,且我方履行了給付租金的義務。
本院認為,該份筆錄依法調(diào)取,應予采信。
根據(jù)雙方在法庭上的陳述及上述確認的有效證據(jù),本院可確認如下事實:
2007年4月26日,第三人陳水英和案外人從某思各出資650000元,合伙購買原通山縣種子公司位于通山縣通羊鎮(zhèn)新城社區(qū)臨街綜合樓一幢,產(chǎn)權屬二人同等共有。一樓六個門面對外出租,雙方各得一半租金。二至四樓二人合伙開辦通山縣某某實驗幼兒園。2010年2月24日,案外人從某思和第三人陳水英作出出租方,被告陳某某作為承租方,簽訂了一份租房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一、從某思、陳水英各占該房50%產(chǎn)權,租金各得50%,各自收取;二、2012年8月19日前的租金已交清,如陳某某續(xù)租,租賃期為五年,后續(xù)租以60000元為基數(shù),每年按6000元遞增,承租方應在當年8月15日前將租金交于出租方或委托人,逾期不付,承租方按每天500元違約金支付出租方。
2012年3月,案外人從某思、陳浩波以請求分割與第三人陳水英共有房產(chǎn)為由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于2012年9月7日作出(2012)鄂通山民一初字第00053號民事判決書:一、從某思、陳浩波與陳水英共有的原通山縣種子公司四層綜合樓的房地產(chǎn)所有權歸從某思、陳浩波所有;二、從某思、陳浩波付陳水英、黃某源應得房屋份額價款203.075萬元。2012年11月20日該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2013年1月30日,本院向各租賃戶發(fā)出關于該房屋所有權變更給從某思、陳浩波,房屋租金歸從某思、陳浩波收取的通知書。
2013年3月21日,案外人從某思與三原告簽訂房屋轉(zhuǎn)讓協(xié)議一份,協(xié)議約定:從某思以406.15萬元價格轉(zhuǎn)讓從某思與陳水英原共有房地產(chǎn);從某思將2010年2月24日簽訂的租房協(xié)議一并轉(zhuǎn)給三原告。2013年4月13日,從某思與三原告再次簽訂了“幼兒園房屋租金收取補充協(xié)議書”,雙方約定,從2012年8月20日至2013年3月21日房屋租金由三原告收取,2013年3月21日以后房屋租金都由三原告收取。2012年8月18日,被告陳某某向第三人陳水英交付了2012年8月20日至2013年8月19日期間租金60000元。2013年1月22日,第三人陳水英之丈夫黃某源向案外人從某思通過郵政儲蓄銀行匯出租金30000元,后該款從某思未予領取被退回。2013年4月11日,被告陳某某以郵政快遞向案外人從某思寄出“房屋租金收據(jù)”。2013年4月8日,案外人從某思向被告陳某某發(fā)出通知:該承租房地產(chǎn)所有權歸從某思,并告知了租金支付數(shù)額及方式。2013年4月18日,案外人從某思向被告陳某某發(fā)出告知書:承租房屋所有權變更,2010年2月24日與你簽訂租賃合同已轉(zhuǎn)讓持證共有人,期間租金由持證共有人享有收取。2013年8月20日以后的租金,被告陳某某已交付三原告,但原、被告對2012年8月20日至2013年8月19日一年的租金發(fā)生爭議。
2014年1月8日,三原告以被告陳某某拖欠房屋租金為由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陳某某支付2012年8月20日至2013年8月19日期間租金52356元,承擔違約金20000元,解除三原告與被告事實上租賃合同,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但在訴訟過程中,三原告撤回了解除租賃合同的訴訟請求。
本院認為:從某思、第三人陳水英與被告陳某某于2010年2月24日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為有效合同。雙方均應按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義務。按該合同約定,被告陳某某應于2012年8月15日分別付從某思、第三人陳水英自2012年8月20日至2013年8月19日止一年的租金各3萬元,在合同履行過程中,被告陳某某將該一年的租金合計6萬元全部交付給第三人陳水英,而未直接給付從某思3萬元,被告亦無證據(jù)證明從某思已委托第三人陳水英收取,故被告陳某某屬履行對象錯誤,故應承擔繼續(xù)履行的責任,且因從某思已將該租金債權轉(zhuǎn)移給原告闞某某、阮鵬程、徐立新,故應由被告陳某某給付三原告租金3萬元。對被告陳某某辯稱其已支付第三人陳水英6萬元,已不欠租金的理由,本院不予支持,對其已多付第三人陳水英的3萬元,可由被告陳某某另行向第三人陳水英主張權利。對三原告提出的從某思已于2012年11月20日取得出租房屋的全部產(chǎn)權,2012年11月20日至2013年8月19日止的租金應全部由三原告享有的請求,因被告陳某某于出租房屋所有權變更前即已將第三人陳水英按約應得的租金給付第三人陳水英,故被告不應再承擔該部分租金的給付責任,對該部分租金陳水英多得的部分可由從某思另行以不當?shù)美麨橛上虻谌岁愃⒅鲝垯嗬θ嫣岢鲞`約金的訴訟請求,因被告并無惡意違約行為,故不予支持。本案經(jīng)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第六十條 ?、第七十九條 ?、第一百零七條 ?、第二百二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由被告陳某某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給付原告闞某某、阮鵬程、徐立新租金3萬元。
二、駁回原告闞某某、阮鵬程、徐立新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1609元,由被告陳某某負擔805元,三原告共同負擔804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后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費專戶名稱: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咸寧溫泉支行,帳號:17-680501040008389-222。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對原告提交四份證據(jù)真實性均無異議,應作為有效證據(jù)予以采信。
對于被告陳某某提交的證據(jù),三原告質(zhì)證認為,證據(jù)一真實性有異議,因為陳某某與陳水英屬于胞姐妹關系,不能因此證明被告陳某某已支付了租金的事實;證據(jù)二我方不知道陳某某已交付30000元租金的事實;證據(jù)三租金收取對象應屬于從某思;證據(jù)四真實性無異議;證據(jù)五不能證明被告履行了交付租金的事實。第三人陳水英未到庭質(zhì)證。
本院認為,證據(jù)一屬于第三人陳水英開出的收取租金的原始收據(jù),對其真實性應予采信;證據(jù)二屬于郵政儲蓄銀行的取款通知單,可證明匯款行為,應予采信;證據(jù)三屬于本院發(fā)出通知書,可證明本案有關事實,應予采信;證據(jù)四屬于案外人從某思向被告陳某某發(fā)出關于產(chǎn)權變更、租金收取的書面通知,被告承認已收到此通知,對其真實性應予采信;證據(jù)五屬于郵政快遞,對其真實性應予采信。
2014年4月22日,本院依法對案外人從某思、陳浩波作了詢問調(diào)查筆錄一份,從某思、陳浩波稱:從某思的租金3萬元并未委托陳水英收?。魂惸衬钞敃r寄了份6萬元收據(jù)給從某思,從某思即已向陳某某表明租金只能由自己收取。對該筆錄三原告質(zhì)證認為無異議,表示認可;被告質(zhì)證認為作證內(nèi)容有異議:一是郵政銀行已通知了案外人從某思,但其未領取匯款才退回;二是法院判決與被告陳某某無關聯(lián)性,且我方履行了給付租金的義務。
本院認為,該份筆錄依法調(diào)取,應予采信。
根據(jù)雙方在法庭上的陳述及上述確認的有效證據(jù),本院可確認如下事實:
2007年4月26日,第三人陳水英和案外人從某思各出資650000元,合伙購買原通山縣種子公司位于通山縣通羊鎮(zhèn)新城社區(qū)臨街綜合樓一幢,產(chǎn)權屬二人同等共有。一樓六個門面對外出租,雙方各得一半租金。二至四樓二人合伙開辦通山縣某某實驗幼兒園。2010年2月24日,案外人從某思和第三人陳水英作出出租方,被告陳某某作為承租方,簽訂了一份租房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一、從某思、陳水英各占該房50%產(chǎn)權,租金各得50%,各自收取;二、2012年8月19日前的租金已交清,如陳某某續(xù)租,租賃期為五年,后續(xù)租以60000元為基數(shù),每年按6000元遞增,承租方應在當年8月15日前將租金交于出租方或委托人,逾期不付,承租方按每天500元違約金支付出租方。
2012年3月,案外人從某思、陳浩波以請求分割與第三人陳水英共有房產(chǎn)為由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于2012年9月7日作出(2012)鄂通山民一初字第00053號民事判決書:一、從某思、陳浩波與陳水英共有的原通山縣種子公司四層綜合樓的房地產(chǎn)所有權歸從某思、陳浩波所有;二、從某思、陳浩波付陳水英、黃某源應得房屋份額價款203.075萬元。2012年11月20日該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2013年1月30日,本院向各租賃戶發(fā)出關于該房屋所有權變更給從某思、陳浩波,房屋租金歸從某思、陳浩波收取的通知書。
2013年3月21日,案外人從某思與三原告簽訂房屋轉(zhuǎn)讓協(xié)議一份,協(xié)議約定:從某思以406.15萬元價格轉(zhuǎn)讓從某思與陳水英原共有房地產(chǎn);從某思將2010年2月24日簽訂的租房協(xié)議一并轉(zhuǎn)給三原告。2013年4月13日,從某思與三原告再次簽訂了“幼兒園房屋租金收取補充協(xié)議書”,雙方約定,從2012年8月20日至2013年3月21日房屋租金由三原告收取,2013年3月21日以后房屋租金都由三原告收取。2012年8月18日,被告陳某某向第三人陳水英交付了2012年8月20日至2013年8月19日期間租金60000元。2013年1月22日,第三人陳水英之丈夫黃某源向案外人從某思通過郵政儲蓄銀行匯出租金30000元,后該款從某思未予領取被退回。2013年4月11日,被告陳某某以郵政快遞向案外人從某思寄出“房屋租金收據(jù)”。2013年4月8日,案外人從某思向被告陳某某發(fā)出通知:該承租房地產(chǎn)所有權歸從某思,并告知了租金支付數(shù)額及方式。2013年4月18日,案外人從某思向被告陳某某發(fā)出告知書:承租房屋所有權變更,2010年2月24日與你簽訂租賃合同已轉(zhuǎn)讓持證共有人,期間租金由持證共有人享有收取。2013年8月20日以后的租金,被告陳某某已交付三原告,但原、被告對2012年8月20日至2013年8月19日一年的租金發(fā)生爭議。
2014年1月8日,三原告以被告陳某某拖欠房屋租金為由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陳某某支付2012年8月20日至2013年8月19日期間租金52356元,承擔違約金20000元,解除三原告與被告事實上租賃合同,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但在訴訟過程中,三原告撤回了解除租賃合同的訴訟請求。
本院認為:從某思、第三人陳水英與被告陳某某于2010年2月24日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為有效合同。雙方均應按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義務。按該合同約定,被告陳某某應于2012年8月15日分別付從某思、第三人陳水英自2012年8月20日至2013年8月19日止一年的租金各3萬元,在合同履行過程中,被告陳某某將該一年的租金合計6萬元全部交付給第三人陳水英,而未直接給付從某思3萬元,被告亦無證據(jù)證明從某思已委托第三人陳水英收取,故被告陳某某屬履行對象錯誤,故應承擔繼續(xù)履行的責任,且因從某思已將該租金債權轉(zhuǎn)移給原告闞某某、阮鵬程、徐立新,故應由被告陳某某給付三原告租金3萬元。對被告陳某某辯稱其已支付第三人陳水英6萬元,已不欠租金的理由,本院不予支持,對其已多付第三人陳水英的3萬元,可由被告陳某某另行向第三人陳水英主張權利。對三原告提出的從某思已于2012年11月20日取得出租房屋的全部產(chǎn)權,2012年11月20日至2013年8月19日止的租金應全部由三原告享有的請求,因被告陳某某于出租房屋所有權變更前即已將第三人陳水英按約應得的租金給付第三人陳水英,故被告不應再承擔該部分租金的給付責任,對該部分租金陳水英多得的部分可由從某思另行以不當?shù)美麨橛上虻谌岁愃⒅鲝垯嗬?。對三原告提出違約金的訴訟請求,因被告并無惡意違約行為,故不予支持。本案經(jīng)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第六十條 ?、第七十九條 ?、第一百零七條 ?、第二百二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由被告陳某某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給付原告闞某某、阮鵬程、徐立新租金3萬元。
二、駁回原告闞某某、阮鵬程、徐立新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1609元,由被告陳某某負擔805元,三原告共同負擔804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審判長:阮洋溢
審判員:何衛(wèi)
審判員:黃有美
書記員:鄭芬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