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閆某某(又名閆文釗),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平山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利勇,河北張利勇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閆文革,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平山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文學,河北英匯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盧雪霞,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平山縣。
原審第三人:平山縣大吾鄉(xiāng)西榮村村民委員會,住所地平山縣大吾鄉(xiāng)西榮村。
法定代表人:閆國平,該村主任。
上訴人閆某某(又名閆文釗)因與被上訴人閆文革、原審第三人平山縣大吾鄉(xiāng)西榮村村民委員會不當得利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平山縣人民法院(2018)冀0131民初214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1月2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我國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權利。土地承包應當簽訂承包合同,承包方依據承包合同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及土地收益。上訴人閆某某主張與被上訴人閆文革在1995年左右已分家,父親去世后戶主改為上訴人,分家時一并將承包地與被上訴人分開管理、耕種。庭審中,上訴人就其與被上訴人分家的經過未提供任何分單或其他憑證等直接證據予以證實,其提供的戶口簿、糧補領取表、訂購交收證以及退地手續(xù)照片等證據均不足以證明與被上訴人已分家分地,且被上訴人對此亦不認可,故上訴人的主張理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另,二審中,被上訴人提交了1999年平山縣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書復印件,合同中發(fā)包方為西榮村民委員會(甲方),承包方為閆某某、閆文革(乙方),合同落款有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的共同簽名,日期為99年1月1日。上訴人閆某某庭審中亦認可合同上簽的是兄弟兩個人的名字,其當庭陳述已構成法律上的自認。故上訴人關于承包地與被上訴人已經進行了分割的主張亦不能成立。應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為本案所涉承包地的共同承包人,共同享受承包經營權。原審判令上訴人閆某某將1.67畝土地的征地補償款的二分之一返還給被上訴人閆文革并無不妥。最后,本案雙方主要爭議焦點為承包地征收補償費用分配問題,即財產性利益爭議。上訴人已取得征地補償款,被上訴人認為上訴人的行為沒有合法依據且因上訴人的行為其未獲得應有的補償,本案訴求已符合不當得利構成要件,原審法院將案由定為不當得利符合法律規(guī)定。綜上所述,上訴人閆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褚玉華
審判員 楊根山
審判員 盧亮
書記員: 馬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