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白雙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蒙古族,個體工商戶。
委托代理人朱永利,內(nèi)蒙古通宇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錫林浩特市冀東霸龍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第三電廠對過)
法定代表人呂楊,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陳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該公司職員。
委托代理人師春潮,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該公司職員。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包金霞,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蒙古族。
上訴人白雙某因分期付款買賣汽車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灤縣人民法院(2011)灤民初字第201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經(jīng)審理查明,2010年6月1日,被上訴人(出賣方)錫林浩特市冀東霸龍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甲方)、上訴人(買受人)白雙某(乙方)、擔保方包金霞(丙方)簽訂了《分期付款買賣汽車合同》。約定:甲方將乘龍汽車(底盤號:LGGX4DD38AL520318、LGGX4DD35AL520034、LGGX4DD36AL521564、LGGX4DD30AL520300、LGGX4DD31AL521004,發(fā)動機號:1610D093016、1610D093713、1610D092313、1610D093697、1610D096504)五輛賣給乙方,車價款1816920元,乙方在簽訂合同時,向甲方首付款240000元,其余車款1576920元,乙方分24個月付清,付款期限自2010年7月10日起至2012年6月10日止,每月10日前結(jié)算。乙方必須按雙方簽訂的合同按時交款,如乙方違約,乙方承擔欠款額30%的違約金。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從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止,白雙某應向錫林浩特市冀東霸龍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交車款1111920元。在此期間被告只交車款513300元,拖欠到期車款598620元,欠未到期車款465000元,合計欠車款1063620元。另查明,2010年12月29日,甲乙雙方簽訂了《分期付款買賣汽車合同補充協(xié)議》,但沒有實際履行,故錫林浩特市冀東霸龍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訴至法院。
原審法院認為,原、被告雙方所簽《分期付款買賣汽車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該合同合法有效。雙方理應按照合同約定自覺履行。因被告白雙某未支付到期價款的金額已超過全部價款的五分之一,因此原告要求被告白雙某給付所欠全部車款并承擔違約責任的請求本院應予支持。但違約金應當參照民間借貸的利率計算。被告包金霞承擔連帶責任。遂判決:一、由被告白雙某給付原告錫林浩特市冀東霸龍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車款1063620元。二、由被告白雙某給付原告違約金,按欠款金額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上述一、二項均在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付清。被告包金霞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責任。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案案件受理費7186元,財產(chǎn)保全費2500元,合計9686元,由被告白雙某負擔,在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交納。
本院認為,上訴人白雙某、擔保人包金霞與被上訴人錫林浩特市冀東霸龍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簽訂了《分期付款買賣汽車合同》,該合同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應認定合法有效,雙方理應依約履行相應義務。合同履行過程中,被上訴人為上訴人提供了所購買車輛,上訴人也依約履行了部分分期付款義務,但上訴人主張車輛存在一定質(zhì)量問題因而拒絕支付所欠車款的理據(jù)不足,一審法院將約定30%違約金下調(diào)為按欠款金額同期貸款利率四倍計算并無不妥,上訴人其他上訴理據(jù)亦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因此,一審法院判令上訴人白雙某給付被上訴人錫林浩特市冀東霸龍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所欠相應車款并無不妥。上訴人因車質(zhì)量問題造成的損失可另行解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4372元,由上訴人白雙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建波 代理審判員 王國聚 代理審判員 許永委
書記員:李樹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