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金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愛君,上海市民生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周某1,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告:周某2,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周某3,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告:邵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告:姚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丁秀華(系被告姚某某女兒),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告:邵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告:邵某3,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原告金某某與被告周某1、周某2、周某3、邵某1、姚某某、邵某2、邵某3遺囑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1月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次月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金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愛君、被告周某1、周某2、周某3、姚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丁秀華、邵某3均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邵某1、邵某2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也未向本院提出不到庭的正當(dāng)理由,故本院依法進行了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金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對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惠南鎮(zhèn)聽悅路XXX弄XXX號XXX室和1101弄40號503室房屋(以下至判決主文前簡稱系爭房屋)進行繼承分割。事實和理由:被繼承人馮金仙于2013年3月9日死亡,未留遺囑;生前與前夫周杏仟育有子女周某1、周連興、周連汀和姚某某;姚某某于3歲左右被送給他人養(yǎng)育;周連興先于馮金仙死亡,生前育有子女周某2、周某3。周杏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失蹤后,馮金仙與邵新根再婚,兩人生育子女邵某3,婚前邵新根已有子女邵某1和邵某2,邵新根已于1976年9月2日死亡。2011年1月4日,周連汀訂立遺囑,聲明永安村八組的平房中的份額如果遇動拆遷,得到的安置房或者現(xiàn)金補償?shù)葯?quán)益歸原告所有。2011年3月14日,周連汀、馮金仙與浦東新區(qū)土地資源儲備中心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獲得2套系爭房屋。2014年2月18日周連汀死亡,原告于同月26日通過公證聲明接受周連汀的遺贈。2014年10月10日,上海兩港房屋拆遷有限公司發(fā)出交房通知,系爭房屋可以辦理交房手續(xù)。故原告訴請繼承分割系爭房屋。
被告周某1辯稱,母親生病由其及家人照顧,去世后的后事也是由其操辦,請求法庭公正處理。
被告周某2辯稱,被拆遷的房屋是其父親所購買的,2000年左右其父母親將房屋重新修繕,之后一直是其父親和周連汀照顧祖母馮金仙。拆遷后子女協(xié)商共同贍養(yǎng)馮金仙,先住到周某1家中,但他們不給好臉色;馮金仙去世他們也不通知。
被告周某3辯稱,同被告周某2辯稱意見。
被告姚某某辯稱,拆遷前馮金仙生病都是大家一起照顧的,拆遷后就被周某1一家圈起來不讓我們接觸,生病也沒有人通知,去世也是外甥臨時通知的。其他意見同被告周某2辯稱意見。
被告邵某3辯稱,馮金仙去世前其有贍養(yǎng)且三兩天就去看望她,關(guān)于如何分割由法院判決。
被告邵某1、邵某2均未作答辯。
對于當(dāng)事人各方?jīng)]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被繼承人馮金仙生前與前夫周杏仟育有子女4人,即被告周某1、周連興、被繼承人周連汀和被告姚某某;周杏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失蹤后,馮金仙與邵新根再婚,兩人生育了被告邵某3,結(jié)婚后馮金仙對邵新根已有未成年子女即被告邵某1和邵某2有撫養(yǎng)關(guān)系,邵新根已于1976年9月2日死亡。姚某某于3歲左右被送養(yǎng)他人,但未和馮金仙解除母女關(guān)系。周連興于2009年6月死亡,生前育有子女即被告周某2和周某3。2011年1月4日,周連汀立公證遺贈書,將其在本區(qū)惠南鎮(zhèn)永安村八組的平房中屬于其所有的份額,遺贈給外甥即原告,并明確若遇動拆遷則得到的安置房或現(xiàn)金補償或其他利益均遺贈給原告?zhèn)€人,原告應(yīng)履行對其養(yǎng)老送終的義務(wù)。遺贈書中的本區(qū)惠南鎮(zhèn)永安村八組的平房系農(nóng)村宅基地房屋,戶主為周連汀,核定人員為周連汀、馮金仙和周連興3人。2011年3月12日,周連汀和周連興的妻子萬鳳蘭經(jīng)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惠南鎮(zhèn)永樂村人民調(diào)解委員會調(diào)解,簽訂人民調(diào)解協(xié)議書,該協(xié)議書載明:“……周連汀和萬鳳蘭因動遷一事發(fā)生糾紛?,F(xiàn)有房屋的戶主是周連汀其中有周連興(弟弟)馮金仙(母親)……自愿達成如下協(xié)議:1、搬遷前周連汀一次性付清萬鳳蘭15萬人民幣。2、母親馮金仙今后由周連汀負責(zé)撫養(yǎng)。3、其它動遷補償全有(由)周連汀享受,與萬鳳蘭無關(guān)……”;調(diào)解時通知了周某2和周某3,周某3未到場,事后也未提出過異議,周某2在場并代萬鳳蘭簽字;該協(xié)議書已履行。2011年3月14日,周連汀作為戶主和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土地儲備中心簽訂上海市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該協(xié)議和動遷安置、購房方案(草)以及房屋拆遷、安置、補償結(jié)算單載明了被拆遷人為周連汀和馮金仙,周連汀為大齡安置152㎡、馮金仙1人安置38㎡,合計應(yīng)安置面積190㎡;約定安置2套系爭房屋,其中601室房屋暫測面積102.93㎡、單價2,850元/㎡,503室房屋暫測面積80.72㎡、單價2,750元/㎡,2套系爭房屋暫測面積合計183.65㎡;回購6.35㎡,計19,050元;補償總金額540,452.70元扣除安置房價款515,330.50元后,周連汀戶尚得拆遷補償價款25,122.20元。2013年3月9日,馮金仙死亡,未留遺囑。2014年2月18日周連汀死亡,原告于同月26日通過公證聲明接受周連汀的遺贈。2014年10月10日,房屋拆遷實施單位上海兩港房屋拆遷有限公司發(fā)出交房通知書,告知系爭房屋可以辦理交房回遷手續(xù)。原告隨即拿到了2套系爭房屋的鑰匙,其中601室房屋實際面積106.01㎡,原告用于出租,并自認至2019年11月底共收到租金52,500元;503室房屋實際面積83.18㎡,空關(guān)至今;該2套系爭房屋所在的樓層總層數(shù)均為13層。
本院認為,2套系爭房屋乃位于本區(qū)惠南鎮(zhèn)永安村八組的農(nóng)村宅基地房屋被拆遷安置所得,該農(nóng)村宅基地房屋的權(quán)利人為被繼承人周連汀、馮金仙和周連興3人。鑒于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簽訂前周連汀和萬鳳蘭達成了人民調(diào)解協(xié)議,周連興生前在該房屋中的權(quán)利份額已由周連汀一次性買斷,結(jié)合被拆遷人為周連汀和馮金仙以及2人不同的安置面積比例,再考量2套系爭房屋不同的層次和單價等因素,本院酌情確定2套系爭房屋中601室歸周連汀1人所有,503室馮金仙占63%、周連汀占37%。馮金仙生前未留遺囑,故503室房屋中馮金仙的63%份額應(yīng)按法定繼承,由7個子女包括繼子女邵某1、邵某2每人各得9%;周連興先于馮金仙死亡,故由其子女即被告周某2、周某3代位繼承,每人各得4.5%。周連汀在該2套系爭房屋中的權(quán)利份額包括繼承馮金仙的份額,均按其生前所立遺贈書,由原告1人繼承。被告邵某1、邵某2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不到庭,本院可以缺席判決。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第十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第一款、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三款、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第二十九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惠南鎮(zhèn)聽悅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歸原告金某某1人所有;
二、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惠南鎮(zhèn)聽悅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歸原告金某某、被告周某1、周某2、周某3、邵某1、姚某某、邵某2、邵某38人按份共有;其中原告金某某占46%,被告周某1、邵某1、姚某某、邵某2、邵某3各占9%,被告周某2、周某3各占4.5%。
案件受理費42,960元,減半收取計21,480元(原告已預(yù)交21,480元),由原告金某某負擔(dān)16,380元,被告周某1、邵某1、姚某某、邵某2、邵某3各負擔(dān)850元,被告周某2、周某3各負擔(dān)425元;被告周某1、周某2、周某3、邵某1、姚某某、邵某2、邵某3負擔(dān)部分均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nèi)交納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dāng)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王??睿
書記員:沈怡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