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武某甲,農(nóng)民。
委托代理人李峰,河北盛譽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趙寶敏,河北盛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金某,農(nóng)民。
委托代理人楊喜勇,滿城縣方順橋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武某甲因同居關系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滿城縣人民法院(2015)滿民初字第50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武某甲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峰、趙寶敏,被上訴人金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楊喜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金某、武某甲于2012年農(nóng)歷九月二十一日舉行結婚儀式后以夫妻名義同居在武某甲家生活。至今未辦理結婚登記。xxxx年xx月xx日出生女孩武某乙、××××年××月××日生一男孩(未取名),現(xiàn)均隨金某生活。2015年1月,金某回娘家居住。金某主張的個人財產(chǎn)情況,現(xiàn)代轎車一輛、海爾空調(diào)(掛式、立式)各一臺、海爾冰箱一臺、海爾洗衣機一臺、組裝電腦一臺、電磁爐一個、吸塵器一個、電動自行車一輛、被子兩床。在武某甲家。武某甲認可,稱金某另有一臺46寸海爾電視機、一個照相機連同電腦被盜,已報警。金某認可,稱破案后仍歸自己所有。關于債務,金某稱武某甲借金某父母8000元,用于治病住院。武某甲否認,稱沒有借款,是從金某銀行卡支的結婚時的拜錢。金某認可是從銀行卡支的,稱武某甲答應過還10000元。武某甲否認,稱沒有答應。金某承認收武某甲彩禮款56000元,訂婚禮款5800元,戒指一枚(1800元),同意返還武某甲。
原審法院認為,金某、武某甲系同居關系。金某、武某甲對非婚生子女有撫養(yǎng)義務,因二子女均未滿兩周歲,依法律規(guī)定,以隨母生活為宜,武某甲應依法負擔撫育費。子女逾兩周歲后,當事人可申請變更撫養(yǎng)關系及調(diào)整撫育費的給付。金某與武某甲同居時所帶物品系其個人財產(chǎn),準予取走,武某甲應協(xié)助交付。金某同意返還武某甲彩禮款、訂婚禮款、戒指,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金某所訴8000元款項不能認定為共同債務,其要求武某甲負擔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yǎng)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7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原、被告非婚生女武某乙、子(未取名)均隨原告金某生活。被告武某甲給付撫育費117135元。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付清。二、原告金某個人財產(chǎn)現(xiàn)代轎車一輛、海爾(掛式、立式)空調(diào)各一臺、海爾電冰箱一臺、海爾洗衣機一臺、電磁爐一臺、吸塵器一個、電動自行車一輛、被子兩床,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取走,被告武某甲協(xié)助交付。被盜的電視機、電腦、照相機破案追回后歸原告金某所有。三、原告金某返還被告武某甲彩禮款56000元、訂婚禮款5800元、戒指一枚(價值1800元)、雙人木床一張、電冰箱一臺、希望牌柴油三輪車一輛。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返還。案件受理費150元。原告金某、被告武某甲各負擔75元,限判決生效后七日內(nèi)交納。
本院認為,子女撫養(yǎng)問題應根據(jù)子女的利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非婚生女武某乙于一審法庭辯論終結時尚未滿兩周歲,非婚生子現(xiàn)仍處于哺乳期,且二子女自出生后主要隨金某生活,金某亦有一定收入,故原審法院判令二子女由金某撫養(yǎng),武某甲支付撫育費,并無不當。關于撫育費的給付方式,有條件的可以一次性給付。武某甲具有固定收入,且原審法院另判令金某返還武某甲彩禮款及訂婚款共計61800元,并返還相關財產(chǎn),故原審法院判令武某甲一次性支付撫育費117135元,并無不妥。武某甲主張一次性支付撫育費會損害子女權益,但關于子女撫育費的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判決原定數(shù)額的合理要求。當子女具有正當理由時,有權利要求增加撫育費,武某甲亦可自行增加撫育費用,故本院對其該項主張不予支持。探望子女屬于不直接撫養(yǎng)子女一方的法定權利,另一方有協(xié)助的義務。因武某甲一審時并未就探望問題提出主張,雙方當事人可自行協(xié)商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協(xié)商不成時,可另行提起訴訟。武某甲主張重新分割財產(chǎn),但未提交證據(jù)證實雙方的共有財產(chǎn)情況,本院對其該項主張不予支持。金某主張彩禮款、訂婚禮款不應返還,但并未對原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對其主張亦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00元,由上訴人武某甲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曉靜 代理審判員 張亞男 代理審判員 安晨曦
書記員:何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