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金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土家族,中專文化,湖北省鶴峰縣村民,住該組,委托代理人(一般代理):唐志軍,湖北松淵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田建國,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土家族,初中文化,湖北省鶴峰縣村民,住該組,
原告金某與被告田建國排除妨害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2月7日立案后,依法由審判員熊斌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3月2日、1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金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唐志軍、被告田建國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原告金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決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害;2、判決被告賠償原告水泥損失800元。事實與理由:2015年1月16日鶴峰縣容美鎮(zhèn)容美村四組村民金德武與田海燕、向秀英、田國建簽訂了《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協(xié)議書》,田海燕、向秀英、田國建將鶴峰縣容美鎮(zhèn)容美村四組四至范圍為“東至李桂林屋檐,西至徐春桃屋東邊外溝邊,南至金德武土地界址,北至鴉來線人行道外邊線,面積約100平方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金德武,當日,容美鎮(zhèn)容美村村民委員會同意轉讓,并加蓋公章。金德武之子金某因農村個人建房所需,將上述土地及金德武的部分承包地申請建房,2017年4月25日獲得鶴峰縣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局《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建字第R規(guī)2017-10號)、《建設用地批準書》(鶴集建2017第044號),建房過程中,本村村民田建國以其于2007年11月從李桂林手中購買了上述土地為由,對金某建房施工進行阻止,造成施工無法進行,經派出所多次調解不能解決糾紛,導致原告購買的兩噸水泥長期堆放施工工地而硬化不能使用。根據(jù)《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采取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經發(fā)包方同意”的規(guī)定,金德武通過轉讓方式合法流轉取得前述土地承包經營權,原告在該土地上修建房屋,依法辦理了相關手續(xù),應當受到保護。被告無理阻礙原告施工,嚴重損害原告合法權益,現(xiàn)原告根據(jù)《物權法》第三十五條“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的規(guī)定,原告依法向法院起訴。被告田建國辯稱:這塊土地本來就是我的。我于2007年11月22日幫田國建從李桂林手上收回這塊土地,當時田國建承諾這塊地的使用權歸我所有,并簽字畫押。從2007年這塊地就歸我耕種使用。金德武他們知道這塊土地是我的,還在我不知情、也沒有經過我同意的情況下,于2015年1月16日向田海燕、向秀英、田國建三人購買這塊土地。請問這塊我耕種的土地的使用權,是我說了算還是別人說了算。原告在沒有經過我同意的情況下,以欺騙的手段辦理了土地使用權證是不合法的。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鶴峰縣容美鎮(zhèn)容美村四組村民田國建(系被告田建國之兄)于2007年初先將本案爭議所涉的承包地以10000元的價格轉讓給同組村民李桂林。2007年11月22日,被告田建國以10800元的價格幫田國建從李桂林手中收回該塊承包地,田國建當日以書面申明的形式表示這塊土地的使用權歸田建國。2008年1月30日,田國建與同組村民金德武(原告金某之父)達成該塊土地轉讓協(xié)議,因被告田建國阻止,該協(xié)議未實際履行。2010年6月,田國建因田建國欠其債務未清償完畢向本院起訴,在本院對該案調解過程中,田國建將田建國為幫其購回土地支付的10800元計入被告田建國已償還的債務數(shù)額中,被告田建國對此無異議。2015年1月16日田國建及其家庭成員向秀英、田海燕與金德武簽訂《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協(xié)議書》,將該塊土地轉讓給金德武,發(fā)包方鶴峰縣容美鎮(zhèn)容美村委會簽字蓋章同意轉讓。原告金某申請建房,選址包括該塊土地,于2017年3月30日取得建設用地批準書,2017年4月25日取得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原告金某在施工過程中,被告田建國在施工現(xiàn)場阻止施工,經容美派出所多次調解無果,原告金某施工無法繼續(xù)進行,購置的水泥等建筑材料堆置于爭議地點。
本院認為,原告金某因個人建房需要使用本案爭議所涉土地,經鶴峰縣人民政府批準于2017年3月30日取得建設用地批準書,依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其有權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且其在2017年4月25日取得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故原告的建設行為符合法律規(guī)定。被告田建國認為原告取得用地批準是不合法的,實質就是認為鶴峰縣人民政府的行政許可行為違法,被告可以另案處理,但在沒有依法撤銷鶴峰縣人民政府的行政許可前,其阻止原告施工沒有法律依據(jù),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系對原告物權的妨害,應予排除,對原告請求排除妨害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原告請求被告賠償水泥損失,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損失的具體情況,同時在被告阻止原告施工后,原告將水泥堆置于爭議地點,沒有妥善保管水泥,即使有損失亦是原告未妥善保管而擴大的損失,應由原告自己承擔責任,對原告的該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五條、第一百五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田建國不得妨害原告金某施工;二、駁回原告金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80元,減半收取40元(原告已預交),由被告田建國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應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80元,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恩施開發(fā)區(qū)支行,帳號:17×××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lián)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