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一審原告):重慶人和米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重慶市沙坪壩區(qū)華巖一村51號。
法定代表人:金浩,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趙志民,重慶奇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重慶市萬州區(qū)楊某航運有限公司。住所地:重慶市萬州區(qū)王牌路498號1-7。
法定代表人:張小毛,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張劍豪,湖北瑞通天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方武兵,湖北瑞通天元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荊州市匯洋物流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qū)臨江路10號。
法定代表人:袁開義,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代理人:佘熙良,湖北思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韓永寧。
委托代理人:張劍豪,湖北瑞通天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重慶人和米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人和公司)因與重慶市萬州區(qū)楊某航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楊某公司)、荊州市匯洋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洋公司)、韓永寧水路貨物運輸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武漢海事法院(2012)武海法商字第0084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5年5月7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6月11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人和公司委托代理人趙志民,被上訴人楊某公司委托代理人張劍豪、方武兵,被上訴人匯洋公司法定代表人袁開義、委托代理人佘熙良,被上訴人韓永寧的委托代理人張劍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人和公司一審訴請法院判令:1、楊某公司、匯洋公司、韓永寧連帶賠償人和公司損害賠償金共計人民幣(以下均為人民幣)1689012.80元;2、由楊某公司、匯洋公司、韓永寧負擔本案訴訟費用。
楊某公司辯稱:1、人和公司與楊某公司沒有合同關系,本案訟爭貨物的托運人并非人和公司,而是匯洋公司,人和公司無權對楊某公司提起訴訟;2、楊某公司沒有參與貨物運輸,沒有在運單上簽字,對“萬港機301”輪發(fā)生事故造成的貨物損失不應承擔賠償責任;3、事故發(fā)生至今已有2年多,人和公司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4、人和公司濫用訴權,對同一事故重復起訴。綜上,請求判決駁回人和公司的訴訟請求。
匯洋公司辯稱:1、匯洋公司與案外人荊州市金隆米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隆公司)建立運輸合同關系,而未與人和公司建立水路運輸合同關系;2、人和公司以保險合同、買賣合同糾紛先后起訴了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州分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荊州分公司)、金隆公司,現(xiàn)在又以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提起訴訟,屬于一案三訴,本案應以人和公司起訴金隆公司的買賣合同糾紛結果為依據(jù),而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尚未審結,故本案應中止訴訟;3、匯洋公司與金隆公司為代理關系,在本案中,匯洋公司無過錯,也不是事故的責任人,不但未獲利,相反蒙受了損失,多支出了3000多元,人和公司尚欠運費及船舶延期費3萬多元;4、韓永寧是本案事故的責任人,應當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5、本次海損事故直接原因系嘉陵江水域情況突發(fā)變化,屬不可抗力。綜上,匯洋公司不應承擔本案的賠償責任。
韓永寧辯稱:1、其不否認事故的發(fā)生,但由于山洪暴發(fā)這一不可抗力因素,對貨物造成一定影響,事故發(fā)生后其積極處理,并支付相關費用,即使貨物發(fā)生損失,也不應為全損,貨物經(jīng)過處理不影響其功效;2、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的規(guī)定,本案訴訟時效應為一年,在規(guī)定時效期間內,人和公司從未向韓永寧提出貨物損失賠償問題,其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3、人和公司已就該貨物向人保荊州分公司提起訴訟,其權益已得到保護。故請求駁回人和公司的訴訟請求。
一審法院查明:人和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原名為重慶糧油集團人和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2月,經(jīng)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變更為重慶人和米業(yè)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5月中旬,人和公司安排其職工邱峰在金隆公司購買稻谷643.61噸,單價2050元/噸,計1319400.50元;中雜米90噸,單價2900元/噸,計261000元;優(yōu)質米52.5噸,單價3300元/噸,計173250元,共計1753650.50元,金隆公司于同年5月26日就上述貨物向人和公司出具了工業(yè)企業(yè)統(tǒng)一發(fā)票。因所購買稻谷、大米要裝運至重慶市上橋糧食中轉庫,邱峰委托金隆公司辦理所購稻谷、大米的運輸事項,同年5月19日,金隆公司(甲方)與匯洋公司(乙方)簽訂了《運輸合同》,合同約定,甲方有一批糧食從荊州裝船運至重慶,甲方委托乙方運輸貨物和在乙方碼頭裝船事宜,貨物名稱稻谷、大米,數(shù)量1300噸;裝船運輸包干價72元/噸,其中含裝船費、運費和保險費,此外合同還對其他事項進行了約定。同日,邱峰作為重慶市上橋糧食中轉庫(甲方)代表與匯洋公司(乙方)簽訂了一份內容相同的《運輸合同》。合同簽訂后,匯洋公司將貨物交韓永寧所有的“萬港機301”輪承運,并與邱峰一起監(jiān)督貨物上船。5月25日,韓永寧向匯洋公司簽發(fā)了運單,該運單為打印好的格式運單,運單右上角印刷字體記載:本運單經(jīng)承托雙方簽認后,具有合同效力,承運人和托運人、收貨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和責任界限均按《水路貨物運輸規(guī)則》及運雜費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運單手寫部分載明:船名“萬港機301”,起運港荊州港,到達港重慶港,托運人、收貨人人和公司邱峰,貨名大米142.5噸,稻谷643.61噸,合計重量786.11噸,5700件;特約事項載明:1、確保航行安全,貨物安全,防止雨濕、浪濕;2、大米按件交接,稻谷破包多,按封條交接;3、裝4卸3天(自然因素除外),如延期則按每噸每天1元付費;4、預付50%運費,交接清楚無誤,憑交接單付費。匯洋公司在托運人處加蓋了財務專用章,韓永寧在承運船舶章處簽名。
5月27日20時許,“萬港機301”輪裝載稻谷和大米共計786.11噸,從湖北省沙市港開航駛往重慶嘉陵江石門碼頭。6月1日15時30分許,“萬港機301”輪經(jīng)過重慶嘉華大橋后由韓永寧駕駛繼續(xù)上行,當行駛至嘉陵江菀蔸磧水域的長石盤暗礁處時,船體觸礁劃艙,左舷第二艙進水,雖經(jīng)施救,由于當日嘉陵江水位漲幅較大,船艙進水后導致貨物大量吸水增加重量,次日3時20分,“萬港機301”輪及所載貨物沉入江中。重慶市交通行政執(zhí)法總隊直屬支隊作出渝交執(zhí)直水內安結字(2010)第02號《內河交通事故調查結論書》,認定此次事故是單船責任事故,“萬港機301”輪船長韓永寧是此次事故的直接責任人,應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
事故發(fā)生后,人保荊州分公司委托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代勘和處理殘值。經(jīng)勘查,貨物損失情況為:稻谷643.61噸,單價2050元/噸,金額1319400.50元;中雜米90噸,單價2900元/噸,金額261000元;優(yōu)質米52.5噸,單價3300元/噸,金額173250元,共計1753650.50元。經(jīng)現(xiàn)場打撈施救,共打撈貨物3小船。打撈的貨物變賣后獲殘值60987.20元由人和公司收取。
同時查明,5月26日,匯洋公司受人和公司委托,為“萬港機301”輪承運的142.5噸大米在人保荊州分公司辦理了保險手續(xù),人保荊州分公司出具了編號為PYDSxxxx的保險單,保險單載明:投保人匯洋公司,起運港湖北荊州,目的港重慶,船名“萬港機301”輪,起運日期2010年5月27日,聯(lián)運方式水運,貨物名稱大米,重量142.5噸,保險金額175萬元,主險費率基本險0.7‰,保險費1225元,特別約定每次事故絕對免賠實際損失的20%。6月2日,經(jīng)人和公司要求,匯洋公司書面向人保荊州分公司出具證明,要求將被保險人由匯洋公司批改為人和公司。當日人保荊州分公司出具了編號為EYDSxxxx的批單。批單載明,茲經(jīng)被保險人申請,本公司同意自2010年6月3日零時起,對原保險單作如下批改:將被保險人匯洋公司批改為人和公司。
本院認為,由于人和公司、楊某公司、韓永寧未對匯洋公司提交的兩份民事判決的真實性提出異議,故對該兩份判決的真實性予以確認,該兩份判決表明人和公司曾對金隆公司提起訴訟及一審、二審的裁判結果,但與本案無直接關聯(lián),不能證明人和公司提起本案訴訟超過訴訟時效,故對該兩份民事判決不予采信。
一審查明的事實屬實,有相關證據(jù)予以佐證,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關于人和公司提起本案訴訟是否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沿海、內河貨物運輸賠償請求權時效期間問題的批復》,托運人就內河貨物運輸合同向承運人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鄷r效期間為一年,自承運人交付或者應當交付貨物之日起計算。涉案事故發(fā)生后,人和公司參加了貨物打撈施救,并于2010年6月20日收取了貨物殘值,因此,一審認定人和公司作為托運人,向承運人索賠的時效期間從該日起計至2011年6月19日止并無不當。一審已查明,人和公司于2010年12月13日提起訴訟,向人保荊州分公司主張保險賠償。本院認為,人和公司與人保荊州分公司之間是水路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關系,人和公司起訴依據(jù)保險合同,而人和公司提起本案訴訟依據(jù)運輸合同;人和公司在兩案中主張債權的依據(jù)不同,債務人不同,所主張債權的性質也不相同,即使人和公司在本案主張的債權數(shù)額為人保荊州分公司不予賠償?shù)牟糠?,兩者亦不屬于同一債權,故人和公司起訴人保荊州分公司產生的訴訟時效中斷效力不及于其在本案主張的債權。由于人和公司在上述一年期間內沒有依據(jù)案涉運輸合同提起訴訟主張貨損賠償,且本案沒有出現(xiàn)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其他法定情形,因此,人和公司于2012年7月31日向一審法院提起本案訴訟,主張其在案涉運輸合同項下的貨損賠償權利已超過了一年的訴訟時效期間。人和公司上訴認為一審認定錯誤,其請求沒有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關于楊某公司是否應與韓永寧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問題,一審已查明,匯洋公司將涉案貨物交“萬港機301”輪承運,雙方?jīng)]有簽訂運輸合同,運單上承運船舶章處由韓永寧簽名;因此,盡管楊某公司是“萬港機301”輪登記經(jīng)營人,但韓永寧并未以公司名義簽訂涉案運輸合同,楊某公司也未在涉案運單上簽章確認,故應當認定韓永寧為涉案運輸合同的實際承運人,承擔相應合同責任,楊某公司不承擔責任。人和公司上訴認為一審認定錯誤,楊某公司應與韓永寧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綜上,一審判決查明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人和公司的上訴理由均不成立。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0000元,由重慶人和米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郭載宇 審 判 員 陳 茁 代理審判員 余 俊
書記員:程建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