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郭某某,女,1985年3月出生,漢族,湖北省紅安縣人。
委托代理人吳永勝,紅安縣司法局高橋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姚某某,男,1989年5月出生,漢族,湖北省紅安縣人。
委托代理人江長新,紅安縣司法局八里灣法律服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姚自連,系姚某某之父。
第三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黃岡中心支公司。
法定代表人詹敦輝,任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王金科,湖北德銘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郭某某與被告姚某某、第三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黃岡中心支公司運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郭某某及委托代理人吳永勝,被告姚某某的委托代理人江長新、姚自連,第三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黃岡中心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金科,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郭某某訴稱,2012年11月12日8時30分左右,原告乘座被告姚某某駕駛的營運鄂JK0256小型客車,由東往西行駛至杏花大道新村路口路段時,與另一無牌四輪農用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原告受傷。被告除支付2萬元醫(yī)療費外,對原告其他損失未作出賠償。被告與第三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黃岡中心支公司簽訂了一份《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合同,原告受傷,第三人亦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請求依法判令被告和第三人賠償原告人身傷害損失67564.16元。
被告姚某某辯稱,對事故發(fā)生經過的事實無異議。原告訴訟請求中賠償數(shù)額過高,被告在第三人處購買了保險,應由保險公司賠償。
第三人辯稱,1、承保責任險屬實,每座限額15萬,其中傷殘10.5萬,醫(yī)療限額4.5萬;2、保險人不是侵權人,不承擔訴訟費用和鑒定費,依保險條款約定不承擔精神撫慰金;3、原告醫(yī)療費中非醫(yī)保用藥應扣除,建議扣除20%;4、依保險條款,被告超載,只按投保坐位數(shù)與實載人數(shù)比例承擔賠償責任;5、因本是兩車相撞,原告是我車人員,在賠償中應減去交強險12萬元,再按50%的比例劃分。
原告郭某某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
一、郭某某身份證、常住人口登記卡復印件各一份,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北京勁松離職干部休養(yǎng)所證明傳真件一份,北京青山獎牌工藝品制作中心證明傳真件一份,擬證明原告原籍為紅安縣杏花鄉(xiāng)紅花沖村,結婚后戶籍遷往羅田縣勝利鎮(zhèn)飛鐘山村9組,原告受傷前的工作單位,原告受傷前在城市居住。
被告對上述證據中的身份證、常住人口登記卡無異議,對北京部隊證明有異議,無法證實原告長期在北京居住。
第三人認為上述證據均不是原件,也無繳納社保證明,傷殘賠償金只按農業(yè)人員計算。
本院認為,上述證據內容真實,具有客觀性、關聯(lián)性,本院予以認定。被告及第三人對上述證據有異議,但未提供相應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不予采信。原告受傷前在城市居住,且主要收入來源城市,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關于經常居住地在城鎮(zhèn)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如何計算賠償費用的復函》((2005)民他字第25號)的規(guī)定,原告因交通事故受傷后有關損害賠償費用應當根據當?shù)爻擎?zhèn)居民的相關標準計算。
二、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復印件一份,擬證明原告是被告駕駛的小客車乘客的一員,此事故中原告無責任。
被告、第三人對上述證據無異議。
本院認為,上述證據內容真實,具有客觀性、關聯(lián)性,雙方當事人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
三、紅安縣人民醫(yī)院出院記錄兩份、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病人出院記錄單一份,擬證明原告入出院的傷情診治概況和在醫(yī)院治療的時間與本次原告受傷相吻合。
被告、第三人對上述證據有異議,認為原告住院記錄不全。
本院認為,上述證據內容真實,具有客觀性、關聯(lián)性,本院予以認定。
四、紅安科正法醫(yī)司法鑒定所紅科司鑒所(2013)法鑒字第048號司法鑒定意見書一份,擬證明原告受傷系交通事故所致,傷殘等級為十級,后期醫(yī)療費2000元,全休息時間210日,護理時間100日。
被告認為上述法醫(yī)鑒定結論過高。
第三人認為上述法醫(yī)鑒定中傷殘等級過高,于2013年12月5日申請重新鑒定傷殘等級、后期治療費、護理時間、全休時間。本院認為,作出該鑒定的鑒定機構、鑒定人員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鑒定內容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第三人雖對鑒定結論有異議,但并未提供足以反駁的相關證據,故于2013年12月11日通知對第三人要求重新鑒定的請求不予支持。
五、湖北省國家稅務局通用機打發(fā)票一張,擬證明原告花費鑒定費1500元。
被告認為法醫(yī)鑒定結論過高,故不認可該鑒定費。
第三人認為法醫(yī)鑒定費不屬保險范圍。
本院認為本院認為,上述證據內容真實,具有客觀性、關聯(lián)性,本院予以認定。
六、湖北省醫(yī)療單位門診醫(yī)療收費收據三張,擬證明原告花費醫(yī)療費20607.14元及住院時間。
被告認為上述醫(yī)療費票據有重復,不可能在兩個醫(yī)院住院,住院天數(shù)有誤。
第三人對上述證據的質證意見與被告一致。
原告在庭審中陳述,受傷后被送往紅安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2012年11月17日被轉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住院治療,因轉院時間緊急,未辦理紅安縣人民醫(yī)院出院手續(xù),直到2012年11月21日才補辦出院手續(xù)。2013年11月26日,原告又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轉院至紅安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至2012年12月18日出院。
本院認為本院認為,上述證據內容真實,具有客觀性、關聯(lián)性,本院予以認定。依據原告提交的入出院記錄,結合當事人的陳述,本院依法認定原告受傷后住院天數(shù)為36天。
七、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CBAH1100141165)復印件一份,擬證明1、被告對乘客保險是依座位而投保的,即被告的小客車乘客座為7座,每座人身賠償額為15萬元,共計7座為105萬元;2、保險時間為2011年12月28日0時至2012年12月27日24時,即本次事故在保險期間內。
被告對上述證據無異議。
第三人對上述證據無異議,但認為被告投保只有7座且超載,按坐位數(shù)與承擔比例計算。
本院認為本院認為,上述證據內容真實,具有客觀性、關聯(lián)性,本院予以認定。
被告為反駁原告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
一、姚某某身份證,行駛證,營運證,擬證明被告的身份,具有合法營運資格和駕駛資格。
原告對上述證據無異議。
第三人對上述證據真實性無異議。
本院認為本院認為,上述證據內容真實,具有客觀性、關聯(lián)性,本院予以認定。
二、原告出具給被告的收條一組以及救護車費用收據,擬證明被告已支付給原告賠償款17916元,并因原告兩次轉院花費交通費1800元。
原告對其出具的收條無異議,認為救護車費用數(shù)目不確切,有這回事,但具體被告付了多少錢其不清楚。
被告對其中車費收據有異議,認為沒有正式發(fā)票。
本院認為,被告提供的交通費票據雖不是正式發(fā)票,但與原告兩次轉院的事實相互印證,且具體金額與一般市場價格相符,故本院對上述證據予以認定。
第三人在庭審中未向本院提交證據。
經庭審舉證、質證,并結合當事人的陳述,本院查明如下事實:
2011年11月20日上午,原告郭某某乘坐被告姚某某駕駛的營運小客車(鄂JK0256)前往紅安縣城。上午8時30時分,被告駕駛鄂JK0256小客車由東往西通過杏花大道新村路口時,與自北向南行駛至該路口的江忠海駕駛的無號牌時風四輪農用車相撞,致原告受傷。經紅安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認定,此次交通事故由江忠海承擔同等責任,被告姚某某承擔同等責任,郭某某等乘員無責任。
原告受傷后,被先后送往紅安縣人民醫(y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住院治療36天,共花費醫(yī)療費20607.16元。被告支付救護車費用1800元,并分多次給付原告賠償款17916元。
原告所愛傷經紅安科正法醫(yī)司法鑒定所鑒定,傷殘等級為十級,后期醫(yī)療費2000元,自受傷之日起計算,全休息時間210日,護理時間100日。原告為此花費鑒定費1500元。
2011年12月27日,被告在第三人處投保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一份,保險期限自2011年12月28日0時至2012年12月27日24時。
本院認為,原告郭某某乘坐被告駕駛的營運客車,雙方形成客運合同。原告在運輸過程中受傷,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條第一款“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規(guī)定,應由被告承擔損害責任,故對原告要求被告賠償人身損害損失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具體項目及數(shù)額由本院依法核定。被告所投保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的合同當事人為被告姚某某和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黃岡中心支公司,本案原告不是該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故對原告要求第三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黃岡中心支公司賠償人身損害損失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本院依法核定原告的損失有:醫(yī)療費20607.16元,后期醫(yī)療費2000元,殘疾賠償金41680元(20840元/年×20年×10%),誤工費13167元(22886元/年÷365天×210天),護理費6270元(22886元/年÷365天×100天),住院期間伙食補助1800元(50元/天×36天),營養(yǎng)費540元(15元/天×36天)元,交通費1800元,鑒定費1500元,共計89364.16元。其中被告已支付交通費1800元,給付原告賠償款17916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三百零二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姚某某賠償原告郭某某殘疾賠償金、醫(yī)療費、后期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期間伙食補助、營養(yǎng)費、鑒定費87564.16元,扣除被告已支付的17916元,余款69648.16元,限被告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一次性履行完畢;
二、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1489元,由被告姚某某負擔。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應預交上訴案件上訴費1489元,款匯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陳峰
書記員: 李麗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