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郭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臺灣省云林縣新北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波,上海萬宏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嚴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江蘇省。
原告郭某某與被告嚴某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1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同年3月9日、4月2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郭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波、被告嚴某到庭參加訴訟。后因案情復雜,本案依法轉(zhuǎn)為普通程序,并于同年7月23日再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波、被告嚴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解除原、被告之間于2016年3月20日就上海市閔行區(qū)金匯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租賃房屋)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解除之日為判決生效之日;2、判令被告立即搬離系爭租賃房屋并將系爭租賃房屋恢復原狀;3、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拖欠的自2017年6月19日起至被告實際搬離系爭租賃房屋之日止按照人民幣(以下幣種同)5,400元/月的標準計算的租金;4、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違約金5,400元。
事實和理由:2016年3月10日,原告與被告就系爭租賃房屋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合同約定:租金5,400元/月,3個月一付,于每年的3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12月19日前付清。合同簽訂后,原告按約向被告交付了系爭租賃房屋,被告卻未能按時支付租金,截止至本案起訴至日,被告已連續(xù)6個月未支付租金;且被告未經(jīng)原告同意,將系爭租賃房屋轉(zhuǎn)租給他人。原告認為,被告的行為已構成根本違約,嚴重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遂涉訟。
被告辯稱,對雙方的租賃關系不持異議,但合同約定租賃期限為10年,自2016年3月20日起至2026年3月19日止,租金5400元/月,付三押一;被告經(jīng)原告許可后,確實有將系爭房屋進行分割轉(zhuǎn)租;嗣后,原告想提前收回系爭租賃房屋,故被告自2017年6月19日起未向原告支付租金。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被告自2016年3月1日起通過微信溝通系爭租賃房屋的租賃事宜。經(jīng)過反復磋商,雙方于2016年3月8日在微信中就合同條款達成合意,并最終簽訂書面《房屋租賃合同》,合同約定:原告(甲方、出租方)將系爭房屋出租給被告(乙方、承租方)住家使用,租賃期為10年,自2016年3月20日起至2026年3月19日止;雙方議定租金為5,400元/月,每年調(diào)漲100元,并于第五年雙方將重新議定租金;乙方以人民幣匯款方式支付給甲方;租金支付方式為3個月一付,金額為16,200元,租金于每年的3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及12月19日前付清;如乙方逾期支付租金,則每逾期一日按應付租金的百分之一向甲方支付滯納金,如乙方逾期超過15日,除如數(shù)補交租金及滯納金外,在未經(jīng)甲方諒解的情況下視為乙方擅自中止合同,并按本合同第10.1條追究乙方的違約責任;保證金為5,400元,于簽約時先匯給甲方;除合同另有約定之外,甲方應于租賃關系消除且在乙方將房屋及附屬品完好地向甲方交割清楚并付清所有乙方應付費用后二天內(nèi)將保證金全額無息退還給乙方;未經(jīng)甲方同意,乙方不得以保證金抵付租金等任何費用;租賃期內(nèi)的水、電、煤、電信、物業(yè)等費用由乙方承擔,并按單如期繳納;乙方不得再承租房屋內(nèi)進行改裝危及房屋結(jié)構安全,及小區(qū)其他住戶之安全;乙方應按合同的規(guī)定,按時支付租金、保證金及其他各項應付費用;未經(jīng)甲方書面同意,乙方不得將承租的房屋轉(zhuǎn)租或分租給第三方;甲乙方在租賃期內(nèi),如需解租,應提前兩個月通知對方;本合同一經(jīng)雙方簽章后立即生效,未經(jīng)雙方書面同意,不得任意中止,如乙方擅自中止合同則視為違約,按合同第10.1條追究其違約責任;甲乙任何一方如未按本合同的條款履行,導致中途終止本合同,并且過錯方在未征得對方諒解的情況下,則視為違約,雙方同意違約金為5,400元。
合同簽訂后,原告依約向被告交付了系爭租賃房屋;被告已向原告交納保證金5,400元,并已付清2017年6月19日之前的租金。
合同履行過程中,被告將系爭房屋客廳隔出一半做房間,并在陽臺另做了衛(wèi)生間;同時,被告將系爭房屋部分轉(zhuǎn)租給他人并收取租金。原告于2017年4月17日微信告知被告:由于其親戚需要去上海工作,房子需要收回來自己住,故提前2個月告知被告提前解約;被告未同意提前解約。原告遂于2017年4月21日向被告發(fā)送解除租賃合同確認書,以被告違反合同約定將系爭租賃房屋部分轉(zhuǎn)租或分租給第三人為由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被告于2017年6月21日前搬出系爭租賃房屋;但仍未獲得被告同意。之后,被告未再向原告支付2017年6月20日之后的租金。
另查明,原告于2016年3月1日通過微信詢問被告“只有3個人入住吧”,被告回復“是的,我是小夫妻兩個,加我一個女同事”;2016年3月6日,被告稱“現(xiàn)在買東西等需要幾萬塊,我怕你哪天不租給我”,原告回復“我保障你5年內(nèi),但10年真的太長”;被告稱“大家退一步,簽8年”,原告回復“那寫10年,但5年后房租再談這樣行嗎?”,被告同意。
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交的房地產(chǎn)權證、微信聊天截屏、銀行匯款記錄、解除租賃合同確認書、系爭租賃房屋照片,被告提交的房屋租賃合同、微信聊天截屏、系爭房屋照片以及原、被告的當庭陳述予以佐證。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的微信聊天內(nèi)容反映,被告提交的《房屋租賃合同》除了尾部手寫內(nèi)容外,其余條款是雙方協(xié)商一致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約履行。雖然雙方在租賃合同中約定,“未經(jīng)甲方書面同意,乙方不得將承租的房屋轉(zhuǎn)租或分租給第三人”,但是雙方的微信聊天記錄顯示,原告于2016年3月1日即應知道,被告要將系爭租賃房屋轉(zhuǎn)租,但原告在此后長達一年的時間里并未提出異議。在合同實際履行過程中,原告按約向被告交付的系爭租賃房屋,被告亦按約向原告支付了租金。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城鎮(zhèn)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司法解釋的理解與使用》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出租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承租人轉(zhuǎn)租,但在6個月內(nèi)未提出異議,視為同意承租人轉(zhuǎn)租。然,2017年4月17日,雙方租賃關系尚在租賃期限內(nèi),原告通過微信告知被告想要提前解約以收回房屋,未獲被告同意;原告遂于2017年4月21日向被告發(fā)送《解除租賃合同確認書》,以被告違反合同約定將系爭租賃房屋部分轉(zhuǎn)租或分租給第三人為由要求解除合同。由此可見,顯屬原告違約在先。因原告的行為導致被告繼續(xù)承租房屋的權益處于不安狀態(tài),故被告據(jù)此而不按時向原告支付租金,屬正當合理。故被告不存在違約行為,雙方應當繼續(xù)履行租賃合同。故原告訴請解除雙方的租賃合同、要求被告返還系爭租賃房屋并支付違約金的訴訟請求,本院難以支持。但被告應繼續(xù)向原告履行支付租金的義務。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城鎮(zhèn)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嚴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郭某某支付自2017年6月20日起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以合同約定的租金標準計算的租金;
二、駁回原告郭某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095元,由被告嚴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立案庭)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董孟范
書記員:沈旺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