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福龍
吳淑華(黑龍江人和律師事務所)
劉某某
王占軍(黑龍江鶴崗法律援助中心)
上訴人(原審被告)鄭福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興安礦中掘一區(qū)工人。
委托代理人吳淑華,黑龍江人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
委托代理人王占軍,鶴崗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師。
上訴人鄭福龍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鶴崗市興安區(qū)人民法院(2015)興安民初字第8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3月7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鄭福龍及其委托代理人吳淑華,被上訴人劉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王占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二審期間,上訴人鄭福龍向本院提供如下證據(jù):
證據(jù)一、證人鄭福友出庭證言。其為鄭福龍的哥哥,一是證實被上訴人手術前大夫說用金屬鈦板內(nèi)固定可以終身不取,但是需要我們雙方協(xié)商,當時為了讓被上訴人少遭罪,雙方協(xié)商用金屬鈦板內(nèi)固定,以后不用二次手術。二是證實開庭前其與上訴人委托代理人到興安區(qū)興悅社區(qū),核實社區(qū)給被上訴人出具的介紹信的內(nèi)容是否屬實,社區(qū)主任說被上訴人多次去社區(qū)要求開具介紹信,說是法院讓給開的,當時是在沒有下去核實的情況下,根據(jù)被上訴人的口述給出具的介紹信,社區(qū)主任說被上訴人曾經(jīng)賣過水果,發(fā)生交通事故時賣不賣了她不知道。
上訴人鄭福龍對鄭福友的證言沒有異議。被上訴人劉某某質(zhì)證認為,證人證言不具有法律效力,一是該證人是上訴人的哥哥,雙方之間存在利害關系,在沒有其他確鑿證據(jù)的情況下不應采信;二是證人一審未出庭,在二審期間出庭不屬于新的證據(jù);三是證人證言模糊,對相關事實所述不清,不應采信。
證據(jù)二、證人鄭福蘭出庭證言。其為鄭福龍的姐姐,證實發(fā)生交通事故那天被上訴人的婆婆去世了,被上訴人住院后家里沒有人護理,晚上是其護理的。其在和被上訴人閑聊的過程中,聽被上訴人說水果攤在2013年11、12月份期間兌出去了,桔子是1.05元上的,1元錢兌出去的,大醬是0.85元上的,0.8元錢兌出去的。被上訴人在醫(yī)院護理她婆婆二十多天了,那天被上訴人回家換衣服時晚上八點多發(fā)生的交通事故。
上訴人鄭福龍對鄭福蘭的證言沒有異議。被上訴人劉某某質(zhì)證認為,證人證言不具有法律效力,一是該證人是上訴人的姐姐,雙方之間存在利害關系;二是證人一審未出庭,在二審期間不屬于新的證據(jù)。
本院認為,上訴人提供的證人鄭福友為上訴人的哥哥、鄭福蘭為上訴人的姐姐,兩位證人與上訴人之間均存在利害關系,對二證人的證言在無其他證據(jù)佐證的情況下無法確認其真實性,故對該兩份證人證言不予采信。
被上訴人沒有向本院提供新的證據(jù)。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一致。
另外,上訴人在二審審理期間對鶴崗市天正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鑒定意見書不服,要求對被上訴人傷情重新進行鑒定。
另查明,被上訴人傷后住院治療43天,其中有42天是上訴人的姐姐護理的,司法鑒定意見書對護理費的鑒定意見為:傷后需一人護理90日,二次手術需一人護理15日,一共是105天。原審判決所確定的護理費3,150.00元,是扣除了上訴人姐姐護理的42天之后,剩余63天按照每天50元的標準計算而來的。
本院認為,上訴人鄭福龍飲酒后駕駛無號牌摩托車將被上訴人劉某某撞傷,經(jīng)鶴崗市公安交巡警支隊事故處理大隊認定上訴人鄭福龍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因此,對于被上訴人劉某某所受的傷害,上訴人鄭福龍應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原審法院依據(jù)司法鑒定意見書,判決上訴人賠償被上訴人各項費用并無不當。對于司法鑒定結(jié)果,上訴人在原審時明確表示不要求重新鑒定,二審提出重新鑒定的理由也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 ?規(guī)定,故上訴人要求重新鑒定的申請不予準許;上訴人主張雙方當時協(xié)商不需要做二次手術,但并未提供相應證據(jù),關于上訴人提出二次手術費沒有實際發(fā)生,不應支持,由于二次手術是必然發(fā)生的費用,鑒定結(jié)論也明確了具體的數(shù)額,故上訴人提出不應支付二次手術及由二次手術產(chǎn)生的誤工費、護理費、營養(yǎng)費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被上訴人出院醫(yī)囑為隨診,故被上訴人出院后支出的1,429.40元醫(yī)療門診費用上訴人應該支付;根據(jù)司法鑒定意見書,被上訴人的護理期限一共是105天,在住院期間上訴人的姐姐護理了42天,原審判決的3,150.00元護理費是扣除了上訴人姐姐護理的42天剩余63天的護理費用,故上訴人主張的被上訴人住院期間,一直是由上訴人的家屬在護理,不應支付護理費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住院期間吃的、用的和營養(yǎng)品全部是由上訴人購買,不應支付伙食補助費及營養(yǎng)費,但未提供證據(jù)證實,故該上訴理由不能成立;被上訴人傷殘十級,且受傷當天其婆婆去世,因為本次事故導致被上訴人不能參加其婆婆的葬禮及料理其婆婆的后事,給被上訴人心靈上造成了痛苦,一審判決3,000.00元的精神撫慰金并無不當;原審時被上訴人提供了2015年5月4日興安區(qū)興悅社區(qū)為其開具的介紹信,雖然介紹信表述為“該人原在群樓9棟樓頭賣水果”,但并不排除2014年3月18日受傷時賣水果的可能性,上訴人提出被上訴人受傷前不是從事賣水果工作,但未提供充分證據(jù)反駁,原審法院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同等行業(yè)計算其誤工費并無不當;被上訴人雖未提供交通費票據(jù),但是交通費屬于合理性支出,一審結(jié)合本地實際按照每天三元的標準判決交通費并無不妥,由于被上訴人住院期間有42天是上訴人的姐姐護理的,被上訴人在本院于2016年4月6日對其詢問筆錄中表示42天即126.00元的交通費是代替護理人員主張的,將來同意將該筆費用給付護理人員鄭福蘭;關于手機損失費上訴人在原審時表示沒有異議,二審亦未提供證據(jù)加以反駁,故該上訴理由不予支持;公安機關鑒定費和復印費均因本次事故產(chǎn)生,屬于合理性支出,且上訴人在二審庭審中表示對復印費沒有意見,故上訴人不同意給付鑒定費和復印費的理由不能成立;關于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返還3,680.00元輸血費及多支付的470.00元醫(yī)療費,被上訴人在原審期間并未提出,現(xiàn)上訴人在二審提出,本院不予審理;被上訴人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即向交警部門報案,交警部門于2014年3月26日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于2014年11月27日對被上訴人的傷情作出了十級傷殘的鑒定文書,于2015年5月4日向被上訴人送達了鑒定文書,后被上訴人于2015年5月6日即向原審法院提起本案訴訟,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四條 ?、第十五條 ?的規(guī)定,本案在交警隊處理期間一直處于訴訟時效中斷狀態(tài),被上訴人提起訴訟時并未超過訴訟時效,故上訴人提出本案已經(jīng)過訴訟時效的理由不能成立。綜上,上訴人鄭福龍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原審判決結(jié)果正確,應予維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案件受理費2,457.00元,由上訴人鄭福龍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上訴人提供的證人鄭福友為上訴人的哥哥、鄭福蘭為上訴人的姐姐,兩位證人與上訴人之間均存在利害關系,對二證人的證言在無其他證據(jù)佐證的情況下無法確認其真實性,故對該兩份證人證言不予采信。
被上訴人沒有向本院提供新的證據(jù)。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一致。
另外,上訴人在二審審理期間對鶴崗市天正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鑒定意見書不服,要求對被上訴人傷情重新進行鑒定。
另查明,被上訴人傷后住院治療43天,其中有42天是上訴人的姐姐護理的,司法鑒定意見書對護理費的鑒定意見為:傷后需一人護理90日,二次手術需一人護理15日,一共是105天。原審判決所確定的護理費3,150.00元,是扣除了上訴人姐姐護理的42天之后,剩余63天按照每天50元的標準計算而來的。
本院認為,上訴人鄭福龍飲酒后駕駛無號牌摩托車將被上訴人劉某某撞傷,經(jīng)鶴崗市公安交巡警支隊事故處理大隊認定上訴人鄭福龍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因此,對于被上訴人劉某某所受的傷害,上訴人鄭福龍應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原審法院依據(jù)司法鑒定意見書,判決上訴人賠償被上訴人各項費用并無不當。對于司法鑒定結(jié)果,上訴人在原審時明確表示不要求重新鑒定,二審提出重新鑒定的理由也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 ?規(guī)定,故上訴人要求重新鑒定的申請不予準許;上訴人主張雙方當時協(xié)商不需要做二次手術,但并未提供相應證據(jù),關于上訴人提出二次手術費沒有實際發(fā)生,不應支持,由于二次手術是必然發(fā)生的費用,鑒定結(jié)論也明確了具體的數(shù)額,故上訴人提出不應支付二次手術及由二次手術產(chǎn)生的誤工費、護理費、營養(yǎng)費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被上訴人出院醫(yī)囑為隨診,故被上訴人出院后支出的1,429.40元醫(yī)療門診費用上訴人應該支付;根據(jù)司法鑒定意見書,被上訴人的護理期限一共是105天,在住院期間上訴人的姐姐護理了42天,原審判決的3,150.00元護理費是扣除了上訴人姐姐護理的42天剩余63天的護理費用,故上訴人主張的被上訴人住院期間,一直是由上訴人的家屬在護理,不應支付護理費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住院期間吃的、用的和營養(yǎng)品全部是由上訴人購買,不應支付伙食補助費及營養(yǎng)費,但未提供證據(jù)證實,故該上訴理由不能成立;被上訴人傷殘十級,且受傷當天其婆婆去世,因為本次事故導致被上訴人不能參加其婆婆的葬禮及料理其婆婆的后事,給被上訴人心靈上造成了痛苦,一審判決3,000.00元的精神撫慰金并無不當;原審時被上訴人提供了2015年5月4日興安區(qū)興悅社區(qū)為其開具的介紹信,雖然介紹信表述為“該人原在群樓9棟樓頭賣水果”,但并不排除2014年3月18日受傷時賣水果的可能性,上訴人提出被上訴人受傷前不是從事賣水果工作,但未提供充分證據(jù)反駁,原審法院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同等行業(yè)計算其誤工費并無不當;被上訴人雖未提供交通費票據(jù),但是交通費屬于合理性支出,一審結(jié)合本地實際按照每天三元的標準判決交通費并無不妥,由于被上訴人住院期間有42天是上訴人的姐姐護理的,被上訴人在本院于2016年4月6日對其詢問筆錄中表示42天即126.00元的交通費是代替護理人員主張的,將來同意將該筆費用給付護理人員鄭福蘭;關于手機損失費上訴人在原審時表示沒有異議,二審亦未提供證據(jù)加以反駁,故該上訴理由不予支持;公安機關鑒定費和復印費均因本次事故產(chǎn)生,屬于合理性支出,且上訴人在二審庭審中表示對復印費沒有意見,故上訴人不同意給付鑒定費和復印費的理由不能成立;關于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返還3,680.00元輸血費及多支付的470.00元醫(yī)療費,被上訴人在原審期間并未提出,現(xiàn)上訴人在二審提出,本院不予審理;被上訴人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即向交警部門報案,交警部門于2014年3月26日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于2014年11月27日對被上訴人的傷情作出了十級傷殘的鑒定文書,于2015年5月4日向被上訴人送達了鑒定文書,后被上訴人于2015年5月6日即向原審法院提起本案訴訟,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四條 ?、第十五條 ?的規(guī)定,本案在交警隊處理期間一直處于訴訟時效中斷狀態(tài),被上訴人提起訴訟時并未超過訴訟時效,故上訴人提出本案已經(jīng)過訴訟時效的理由不能成立。綜上,上訴人鄭福龍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原審判決結(jié)果正確,應予維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案件受理費2,457.00元,由上訴人鄭福龍負擔。
審判長:高紅娟
審判員:張博
審判員:趙桂娟
書記員:馮露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