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某某
李孝勇(湖北正典律師事務所)
鄭某某
譚某某
譚秋蓉
涂新娣
張華(湖北震邦華廣律師事務所)
楊嬌(湖北震邦華廣律師事務所)
劉幫成
劉華
上訴人(原審被告)譚某某,農民。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李孝勇,湖北正典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鄭某某,農民。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譚某某,農民。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譚秋蓉,學生。
法定代理人鄭某某,系譚秋蓉之母。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涂新娣,農民。
四
被上訴人的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張華、楊嬌,湖北震邦華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劉幫成,又名劉邦成,農民。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劉華,男,生于1976年10月17日,漢族。系劉幫成之子。
上訴人譚某某為與被上訴人鄭某某、譚某某、譚秋蓉、涂新娣、劉幫成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宣恩縣人民法院于2013年3月11日作出(2013)鄂宣恩民初字第00120號民事判決,劉幫成不服提起上訴,本院于2013年7月17日以(2013)鄂恩施中民終字第00315號民事裁定書,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宣恩縣人民法院重審。發(fā)回重審后,宣恩縣人民法院于2013年12月16日作出(2013)鄂宣恩民初字第00941號民事判決書,譚某某不服該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4年1月1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二審期間,上訴人譚某某提交了證人李某甲、田某、陳某、涂某、李某乙、崔某等人的書面證明材料(均系復印件)及宣恩縣萬寨鄉(xiāng)千師營村民委員會的證明,其證明目的是為證實,譚某某與死者及其他施工人員之間不存在雇傭關系,譚某某只是勞務聯系人,勞動報酬的分配方式也是“同工同酬”,就該證據,劉幫成及四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張華均不予以質證,也不認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以上證據均不屬新的證據,本院不予采信。上訴人劉原成、鄭某某、譚某某、譚秋蓉、涂新娣均未提交新的證據。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死者譚發(fā)清是否與譚某某之間形成雇傭關系。2012年2月,劉幫成為建房,將該房屋修建工程以包工不包料的形式按120元/m2的價格發(fā)包給譚某某,譚某某接此修建工程后,便邀約了死者譚發(fā)清等人,這有被上訴人等人的陳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調查筆錄和參與修建房屋的證人崔某的當庭證言佐證,應予以認定。雖然譚某某在支付報酬時沒有提成,但這只是其內部之間利益的一個分配問題,并不能因此而否認譚某某與死者譚發(fā)清之間未形成雇傭關系。譚某某訴稱其與死者譚發(fā)清等人系“同工同酬的合伙關系”,無證據證實,本院不予認定。譚發(fā)清受傷后即到湖北民族學院附屬民大醫(yī)院住院治療至2012年9月3日,經家屬辦理出院手續(xù),次日又因病情加重再次入住該院,后因無錢醫(yī)治而出院,在此期間除劉幫成支付30000.00元醫(yī)療費外,其余均由自身承擔,現譚某某訴稱譚發(fā)清的死亡原因不明,是否系做工摔傷引起,沒有經過法醫(yī)鑒定不能承擔賠償責任的理由,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的規(guī)定,上訴人譚某某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本案中的被扶養(yǎng)人有數人,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被扶養(yǎng)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一審法院在計算上雖然存在錯誤,但譚某某并未對此提出異議,本院不予變更。經合議庭評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第一百七十五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490.00元,由上訴人譚某某負擔2490.0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死者譚發(fā)清是否與譚某某之間形成雇傭關系。2012年2月,劉幫成為建房,將該房屋修建工程以包工不包料的形式按120元/m2的價格發(fā)包給譚某某,譚某某接此修建工程后,便邀約了死者譚發(fā)清等人,這有被上訴人等人的陳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調查筆錄和參與修建房屋的證人崔某的當庭證言佐證,應予以認定。雖然譚某某在支付報酬時沒有提成,但這只是其內部之間利益的一個分配問題,并不能因此而否認譚某某與死者譚發(fā)清之間未形成雇傭關系。譚某某訴稱其與死者譚發(fā)清等人系“同工同酬的合伙關系”,無證據證實,本院不予認定。譚發(fā)清受傷后即到湖北民族學院附屬民大醫(yī)院住院治療至2012年9月3日,經家屬辦理出院手續(xù),次日又因病情加重再次入住該院,后因無錢醫(yī)治而出院,在此期間除劉幫成支付30000.00元醫(yī)療費外,其余均由自身承擔,現譚某某訴稱譚發(fā)清的死亡原因不明,是否系做工摔傷引起,沒有經過法醫(yī)鑒定不能承擔賠償責任的理由,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的規(guī)定,上訴人譚某某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本案中的被扶養(yǎng)人有數人,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被扶養(yǎng)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一審法院在計算上雖然存在錯誤,但譚某某并未對此提出異議,本院不予變更。經合議庭評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第一百七十五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490.00元,由上訴人譚某某負擔2490.00元。
審判長:劉開平
審判員:吳衛(wèi)
審判員:李莉
書記員:劉繼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