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鄒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崇陽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黎瓊樓,湖北海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仲衡,湖北海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咸寧市長田液壓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咸寧市溫泉萬年路43號。
法定代表人:秦永剛,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盧志宏,湖北寧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黎霞,湖北寧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鄒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咸寧市長田液壓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田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1202民初243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4月13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鄒某某上訴請求: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審判決第二項,依法改判被上訴人支付上訴人各項工傷保險待遇963934元,并由被上訴人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1.上訴人的傷殘津貼應該得到支持。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guī)定,因被上訴人未替上訴人繳納工傷保險,且上訴人要求解除勞動關系,故該傷殘津貼應由被上訴人一次性支付給上訴人;2.上訴人停工留薪期14個月、護理期限14個月,均應予以支持,一審判決未全部予以支持于法無據;3.一審判決計算上訴人的各項工傷保險待遇賠償標準有誤,請求二審法院予以改判。
長田公司辯稱,1.上訴人對《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理解錯誤,其請求被上訴人既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又支付傷殘津貼的請求不應得到支持;2.上訴人提出護理期限為14個月沒有法律依據,且存在重復計算,不應得到支持;3.一審判決計算上訴人的各項工傷保險待遇賠償標準正確,且事故發(fā)生后被上訴人已經支付給了上訴人工資、護理費、伙食補助,應在賠償總額中予以扣減;4.上訴人訴求的交通費3000元過高,不應得到支持。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予以維持。
鄒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解除鄒某某與長田公司的勞動關系;2.長田公司支付鄒某某各項工傷保險待遇958894元;3.案件受理費由長田公司負擔。
一審法院查明:鄒某某于2014年8月進入長田公司工作,從事車工一職,雙方約定鄒某某的月工資為3500元。2014年11月24日,鄒某某在長田公司的廠房操作機械時,左手手臂被卷入機械中,導致其受傷。受傷后住院治療74天。2015年4月3日至2015年5月6日,鄒某某又因此事故在咸寧市中心醫(yī)院住院治療33天。鄒某某受傷后,長田公司向鄒某某支付了生活費2000元、護理費10000元,并向鄒某某發(fā)放了從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期間的全額工資,此期間鄒某某并未在長田公司處上班。2015年10月9日,鄒某某此次受到的傷害被咸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2016年1月15日,鄒某某此事故經由咸寧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五級傷殘,停工留薪期為二個月,需要康復性治療,不需要配置輔助器具,部分生活自理障礙”。2016年3月13日,鄒某某向長田公司提出書面離職申請,長田公司同意鄒某某與其解除勞動關系。2016年4月14日,鄒某某向湖北省咸寧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該委于同年4月14日受理,但未在法定期限內作出仲裁決定。為此鄒某某訴至一審法院,請求依法處理。
同時查明,雙方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長田公司一直未為鄒某某繳納社會保險費。另查明,2013年度統(tǒng)籌地區(qū)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420元。2014年度湖北省制造業(yè)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收入35750元。
一審法院認為,用人單位有依法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本案中,長田公司沒有為鄒某某繳納社會保險費是客觀事實,故對鄒某某要求與長田公司解除勞動關系的訴請,一審法院予以支持。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待遇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勞動者在因公傷殘時應當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本案中,鄒某某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傷致殘,已經咸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長田公司亦認可。經咸寧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鄒某某的傷殘等級程度為五級,應按傷殘程度五級享受《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為本單位全體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因工傷受到人身損害的職工有權獲得工傷保險賠償、享受工傷待遇。因長田公司未為鄒某某繳納社會保險,鄒某某依法應享受的由社會保險機構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應由長田公司向鄒某某支付,故對鄒某某要求長田公司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訴求予以支持。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第六十四條、《湖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六條的規(guī)定,具體標準如下: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為22個月×2420元=5324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為34個月×2420元=82280元;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18個月×3500元=63000元;關于傷殘津貼,《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傷殘津貼只在勞動者保留與用人單位勞動關系時享有,本案中鄒某某已經提出與長田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故對鄒某某的該訴請不予支持。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或患職業(yè)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y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的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本案中,鄒某某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定的停工留薪期為二個月,但長田公司在鄒某某受傷及休養(yǎng)未上班期間仍然向鄒某某發(fā)放了全額工資,故對該訴請,不予支持;關于鄒某某主張的護理費。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三款規(guī)定,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本案中,鄒某某在停工留薪期間護理費計算標準為2420元×30%×2個月=1452元;關于鄒某某主張的住院伙食補助費。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四款規(guī)定,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y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tǒng)籌地區(qū)以外就醫(y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住院伙食補助費標準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關于伙食補助費的有關規(guī)定計算,鄒某某實際住院107天,按每天50元×107天=5350元。關于鄒某某主張的交通費系鄒某某在住院期間實際發(fā)生的費用,酌情認定2000元。為了維護正常的勞動制度、平等保護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款、《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六條第二款、參照《湖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四條、第三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解除鄒某某、咸寧市長田液壓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之間的勞動關系;二、咸寧市長田液壓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一次性支付鄒某某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5324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82280元,一次性傷殘補助金63000元,停工留薪期護理費1452元,住院伙食補助費5350元,交通費2000元;上列合計207322元,減去咸寧市長田液壓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已經給付的2000元伙食費,尚需給付205322元;三、駁回鄒某某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本案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5元,由咸寧市長田液壓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未提交新證據。
本院審理查明: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除“2016年3月13日,鄒某某向長田公司提出書面離職申請,長田公司同意鄒某某與其解除勞動關系”有誤外,其他事實與二審查明的相符,本院予以確認。另查明: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長田公司共支付鄒某某2014年年終獎及工資收入共計53700元。2015年咸寧市在崗職工人均工資為36853元,月人均工資為3070元。
本院認為,一、鄒某某與長田公司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15年10月9日,鄒某某因本次傷害被咸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2016年1月15日,鄒某某的傷殘程度被咸寧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五級傷殘。2016年4月14日,鄒某某向湖北省咸寧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時,即提出了解除其與長田公司之間勞動關系及賠償工傷保險待遇的請求,并書寫了一份落款時間為2016年3月13日的《離職申請書》。2016年4月18日,長田公司收到咸寧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出具的應訴通知書。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二)項“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guī)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的規(guī)定,鄒某某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傷殘后,其享有解除其與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權利,該勞動合同關系的解除權基于鄒某某的意思自治,僅憑鄒某某一方的意思表達,鄒某某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意思表達一經到達對方長田公司即為生效,不需要長田公司作出某種輔助行為或共同行為。結合到本案,鄒某某與長田公司的勞動合同關系已于2016年4月18日解除。
二、鄒某某因解除勞動關系后可以獲得的經濟補償。
1.關于傷殘津貼。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的規(guī)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fā)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guī)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規(guī)定”。職工保留與用人單位勞動關系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fā)給傷殘津貼;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湖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七條的規(guī)定,“工傷職工領取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后,不再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規(guī)定,在鄒某某提出請求長田公司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后,其不再享有請求長田公司支付傷殘津貼的權利,對鄒某某的該項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2.關于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計算標準?!逗笔」kU實施辦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以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因該兩項補助金系職工在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的主張,計算標準應按照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時的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鄒某某與長田公司的勞動合同關系于2016年4月18日解除,2015年咸寧市在崗職工月人均工資為3070元,則鄒某某的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數額為22個月×3070元/月=6754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數額為34個月×3070元/月=104380元。鄒某某提出該兩項補助金應以3070元/月標準計算的上訴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長田公司應支付鄒某某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6754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04380元,一次性傷殘補助金630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5350元,交通費2000元合計242270元,扣除長田公司已支付的伙食費2000元,還應由長田公司支付240270元。鄒某某的上訴理由部分成立,予以支持。原審判決按照2013年統(tǒng)籌地區(qū)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鄒某某的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有誤,本院予以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1202民初2434號民事判決;
二、鄒某某的各項工傷待遇賠償總額合計242270元,扣除咸寧市長田液壓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已支付的2000元,還應由咸寧市長田液壓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支付240270元,上述款項限賠償義務人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完畢;
三、駁回鄒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一審案件受理費5元,由咸寧市長田液壓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擔。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鄒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余 杰 審判員 湯兆光 審判員 李 偉
書記員:陳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