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鄒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偉,湖北豐年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朱某英(借款人張曉紅之母)。
被告:佘某某(借款人張曉紅之子)。
法定代理人:佘靜。
原告鄒某與被告朱某英、佘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7月2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偉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朱某英、被告佘某某及其法定代理人佘靜,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鄒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由二被告立即連帶清償原告借款30000元;2.由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事實和理由:2016年4月24日張曉紅以購房缺乏資金為由,向原告借款30000元并當場立下借條一份。嗣后,原告得知張曉紅突發(fā)疾病于2016年6月8日病逝。根據法律規(guī)定,二被告作為繼承人,應當在繼承的遺產范圍內清償張曉紅所欠債務。原告現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二被告在繼承遺產的范圍內清償原告借款本金30000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
被告朱某英在法定期間內既未答辯亦未舉證。
被告佘某某及其法定代理人佘靜書面答辯稱,張曉紅于2016年6月8日因病去世,張曉紅死亡后的遺產為坐落在松滋市新江口鎮(zhèn)云中麗景2號樓2單元1603號房屋。作為死者的合法繼承人,本人自愿放棄繼承權,所以對張曉紅生前的一切債務不承擔償還責任。
經審理查明,2016年4月24日,張曉紅以購房缺乏資金為由,向原告鄒某借款30000元,并于當日向原告鄒某出具內容為:“今借到鄒某人民幣叁萬元”的借據一份。同年6月8日,張曉紅不幸因病去世。張曉紅第一順序繼承人有其母朱某英、其子佘某某。原告鄒某為實現其債權,遂訴至法院。
審理中,被告佘某某書面聲明放棄繼承張曉紅遺產權利,同時對張曉紅生前所負一切債務也不承擔償還責任。2016年8月4日,本院在審理田露與朱某英、佘某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中,朱某英當庭表示放棄繼承張曉紅遺產權利,同時對張曉紅生前所負一切債務也不承擔償還責任。
另查明,張曉紅的遺產有坐落于松滋市新江口鎮(zhèn)民主路“云中麗景”2號樓2單元1603號房屋一套,不動產登記號為鄂(2016)松滋市不動產權第0000890號。
原告鄒某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原、被告身份信息、借據一張、民事調解書、死亡證明、民事審判筆錄、不動產權證等證據。經庭審審查,原告提交的證據形式合法,證明內容真實,與本案具有關聯性,均屬有效證據,予以采信。
本院認為,原告鄒某與張曉紅之間的民間借貸法律關系合法有效,依法應予保護。借期內張曉紅死亡,應由其遺產繼承人承擔償還原告鄒某借款的義務。《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6條規(guī)定,“繼承人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被告朱某英、佘某某放棄遺產繼承權,導致其不能履行被繼承人張曉紅應承擔的償債義務,其放棄行為無效。二被告應以張曉紅的遺產為限承擔向原告還款的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6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由被告朱某英、佘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以張曉紅的遺產(松滋市新江口鎮(zhèn)云中麗景2號樓2單元1603房屋)價值為限承擔償還原告鄒某30000元借款的義務。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75元,減半收取138元,由被告朱某英、佘某某負擔。
審判員 李成鋼
書記員:倪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