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江西藥都仁某制藥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西省樟樹市藥都路29號。
法定代表人:康志華,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陳義平,該公司員工。
委托代理人:劉帝,該公司員工。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邯鄲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稱邯鄲摩羅丹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邯鄲市邯鄲工業(yè)園區(qū)309國道18號。
法定代表人:陳致慜,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王文鈺,該公司員工。
委托代理人:連金英,北京市遠東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邯鄲市仁某醫(yī)藥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qū)復興路112號。
法定代表人:盧勇,該公司董事長。
上訴人江西藥都仁某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某制藥)因與被上訴人邯鄲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稱邯鄲摩羅丹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邯鄲制藥)、原審被告邯鄲市仁某醫(y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邯鄲仁某)侵犯商業(yè)秘密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2012)邯市民四初字第4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經征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仁某制藥的委托代理人陳義平、劉帝,被上訴人邯鄲制藥的委托代理人王文鈺、連金英到庭參加訴訟。邯鄲仁某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邯鄲制藥(當時名稱為邯鄲摩羅丹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11月6日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稱:1986年、1987年,原告購得“小兒風熱清”配方、生產工藝等全部技術成果,并對內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對外從未授權在任何媒介上公布過“小兒風熱清”的配方、生產工藝等信息。2012年原告在邯鄲市場上發(fā)現被告邯鄲仁某銷售由被告仁某制藥生產的“小兒風熱清顆?!?,其品名、成份、配方、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均與原告獨家產品“小兒風熱清口服液”和“小兒風熱清合劑”一致。原告的“小兒風熱清”藥方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商業(yè)秘密,被告未經原告許可非法生產銷售“小兒風熱清顆粒”的行為,嚴重侵害了原告的商業(yè)秘密,給原告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故請求法院依法判令:1、被告仁某制藥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小兒風熱清顆?!?;2、被告仁某制藥在各大網站及省級以上報刊上向原告賠禮道歉,刊登內容須經原告同意;3、被告仁某制藥賠償原告經濟損失800萬元;4、被告邯鄲仁某立即停止銷售“小兒風熱清顆?!?。由被告仁某制藥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被告仁某制藥在原審時答辯稱:第一、原告“小兒風熱清口服液”的處方、制法等信息,已記錄在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以下簡稱國家藥監(jiān)局藥審中心)等單位出售的《國家新藥注冊數據(1985-2000)》光盤中(以下簡稱涉案光盤)。涉案光盤是通過公開、正當途徑購買。第二、原告沒有證據證明被告仁某制藥的“小兒風熱清顆粒”在配方等方面與原告的“小兒風熱清口服液”一致。第三、被告仁某制藥的“小兒風熱清顆?!毕嚓P技術是2003年通過技術轉讓方式取得,技術來源正當合法,并且是在原告有關信息公開后取得的。第四、本案不適用賠禮道歉,賠償金額800萬元沒有依據。第五、本案已超過兩年訴訟時效。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審法院查明:原告系國企邯鄲制藥廠改制后公司,其生產、銷售的“小兒風熱清”口服液、合劑的配方及生產工藝等,系于1986年、1987年分別與石家莊市第一醫(yī)院和發(fā)明人鄭忠興簽訂《“小兒速效口服液”技術轉讓合同》獨家購買所得,并支付了相關費用。2012年6月13日在石家莊市國信公證處公證下,鄭忠興證明:原告享有“小兒風熱清”的配方及制作工藝,是唯一的生產廠家,其他單位和個人無權使用。原告購買“小兒風熱清口服液”配方及生產工藝后,即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對該藥品進行藥理、藥毒試驗、臨床試驗,對生產工藝及質量標準進行研究,于1995年取得“小兒風熱清口服液”的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9950051;1999年取得“小兒風熱清合劑”的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9990012。為保證“小兒風熱清”的技術秘密不被泄露,原告與涉密員工簽訂了保密協議,其配方及生產工藝等在社會上未公開。
2005年8月22日,被告仁某制藥獲得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jiān)局)頒發(fā)的“小兒風熱清顆粒”《新藥證書》(國藥證字Z20050485)及《生產注冊批件》(國藥準字Z20050473),并通過網絡及藥品零售商面向市場銷售。
2012年3月21日,原告在被告邯鄲仁某藥店內發(fā)現并購買了被告仁某制藥生產的“小兒風熱清顆?!币缓校ㄉa日期為2011年8月7日,生產批號為110801),該藥品與原告生產、銷售的“小兒風熱清口服液”處方一致。原告以被告邯鄲制藥、邯鄲仁某共同侵犯其“小兒風熱清”商業(yè)秘密為由,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
另查明,原告為取得該藥品處方等支付了相應費用,對該藥品進行藥理毒理等實驗,也投入了一定費用,其為制止被告侵權支付了相關費用,自1995年至今仍在銷售該藥品。
被告仁某制藥生產、銷售的“小兒風熱清顆粒”是由原告“小兒風熱清口服液”改劑而得。
原審法院認為:原告生產、銷售的“小兒風熱清”口服液及合劑的配方及生產工藝等,系經石家莊市第一醫(yī)院和發(fā)明人鄭忠興授權合法轉讓取得,并取得了相關批準文號。因此,原告對該藥品享有技術成果權。原告取得該藥品配方等技術成果權后,第一、對涉案藥品處方采取了保密措施;第二、對該藥品配方、生產工藝等未向社會公眾公開;第三、該藥品給其帶來了經濟利益。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三款第(五)項關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在正常情況下足以防止涉密信息泄漏的,應當認定權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五)簽訂保密協議;”之規(guī)定,應當認定原告對“小兒風熱清口服液”處方等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以下簡稱《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第三款關于“本條所稱的商業(yè)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之規(guī)定,按照“小兒風熱清口服液”處方及制作工藝制作的藥品作為在市場中流通的商品具有實用性、價值性,其處方及制作工藝等具有秘密性以及保密性的技術信息,應認定涉案藥品配方及其制作工藝等屬于原告的商業(yè)秘密。
關于涉案藥品的處方及制作工藝是否已公開的問題。原審法院認為,涉案藥品處方及制作工藝,原告并未向社會公眾公開,而是一直采取保密措施。被告仁某制藥當庭提交并演示獲取涉案藥品處方及制作工藝的光盤,從購買票據和鏈接方式上判研,難以認定光盤的合法性,不能基于光盤而認定涉案藥品的處方及制作工藝由此已向社會公眾公開。如果據此認定涉案藥品的處方及制作工藝已經向社會公開,則等于喪失藥品智力成果保護,會阻礙藥品科技創(chuàng)新,也會最終損害藥品消費者的利益,從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被告仁某制藥的該抗辯理由,原審法院不予采納。
關于被告仁某制藥提出的原告沒有證據證明被告仁某制藥的“小兒風熱清顆?!痹谂浞降确矫媾c其“小兒風熱清口服液”一致問題。從原審法院向國家藥監(jiān)局調取的被告仁某制藥申報藥品檔案材料中顯示:第一、“小兒風熱清顆?!庇伞靶猴L熱清口服液”改顆粒劑而得,取原方名+劑型名而得“小兒風熱清顆?!?;第二、在國家藥監(jiān)局給原告的“小兒風熱清合劑”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及《藥品生產企業(yè)填報項目》中,將“小兒風熱清合劑”的20味中藥成分完整列出,與被告仁某制藥銷售的“小兒風熱清顆?!卑b盒上的處方進行比對,其處方完全一致。故原審法院認為,“小兒風熱清顆?!毕怠靶猴L熱清口服液”改劑而得,兩者系同一處方,被告仁某制藥該抗辯理由,原審法院不予采納。
關于被告仁某制藥提出的“小兒風熱清顆?!毕低ㄟ^技術轉讓所得,原告沒有證據證明被告仁某制藥采取了不正當手段的事實,因而依法不能認定被告仁某制藥有侵犯原告商業(yè)秘密行為的問題。經查,被告仁某制藥生產、銷售的“小兒風熱清顆?!痹趪宜幈O(jiān)局檔案記載,其處方來源于原告的“小兒風熱清口服液”。被告仁某制藥并沒有證據證明“小兒風熱清顆?!钡奶幏郊爸谱鞴に囅狄婪ㄗ栽娅@取,其生產、銷售“小兒風熱清顆粒”的行為,本身已構成了侵犯商業(yè)秘密所有者權利的行為,其他獲取涉案藥品處方及制作工藝的渠道,不影響被告仁某制藥侵權行為的成立。據此,被告仁某制藥的該抗辯理由,原審法院不予采納。
關于被告仁某制藥辯稱其“小兒風熱清顆粒”研制成果獲得了國家相關部門的認可問題。經查,被告仁某制藥向國家藥監(jiān)局申報該藥品時承諾“如果本品種存在任何專利及知識產權糾紛,由此引起的責任由我公司全部承擔”。據此,原審法院認為,被告仁某制藥生產、銷售的“小兒風熱清顆粒”,雖然經過了國家相關部門批準,但并不影響被告仁某制藥承擔侵犯他人商業(yè)秘密的責任,該抗辯理由原審法院不予采納。
關于本案是否超過訴訟時效問題。被告仁某制藥提出其涉案藥品于2005年獲得生產批件,距今已經8年之久,原告的起訴已經超過訴訟時效。對此,原告提出被告仁某制藥獲得涉案藥品的生產批件其并不知情,2012年8月才知道被告仁某制藥生產、銷售“小兒風熱清顆?!保闯V訟時效。原審法院認為,訴訟時效從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侵害時起算,本案原告2012年知道被告仁某制藥銷售涉案藥品后向法院提起訴訟,該案并未超過訴訟時效。
關于賠償數額問題。原告并未提供由于被告仁某制藥侵權使自己遭受經濟損失的數額,及被告仁某制藥因侵權而獲利的數額??紤]到原告為取得該藥品處方,投入的藥理、藥毒、臨床試驗及為制止侵權等支付的相關費用;考慮到原告自1987年至1995年研發(fā)“小兒風熱清口服液”投入的時間成本,原告及被告仁某制藥兩企業(yè)的知名度、生產規(guī)模;被告仁某制藥在長達8年的時間里,僅2013年通過11個省市的藥店,在網絡上向全國進行大范圍的銷售等因素,原審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十五條之規(guī)定,酌情判決被告仁某制藥賠償原告的經濟損失。
原告要求被告仁某制藥在各大網站及省級以上報刊上向其賠禮道歉等請求,因本案未涉及人身權利,該項請求原審法院不予支持,被告仁某制藥的該抗辯理由,原審法院予以采納。
關于原告要求被告邯鄲仁某立即停止銷售“小兒風熱清顆?!钡恼埱螅瓕彿ㄔ赫J為,雖然邯鄲仁某銷售了“小兒風熱清顆?!?,也侵犯了原告的權益,但原告在本案審理期間,并未提供被告邯鄲仁某仍然在銷售該藥品的相關證據。原告的該項請求,原審法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原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八條、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一百三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江西藥都仁某制藥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生產、銷售藥品“小兒風熱清顆?!保欢?、被告江西藥都仁某制藥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十日內,賠償原告邯鄲摩羅丹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經濟損失990000元;三、駁回原告邯鄲摩羅丹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67800元,由被告江西藥都仁某制藥有限公司全部承擔。
本院經審理查明:原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另查明:原審原告邯鄲摩羅丹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在本案訴訟中于2014年4月11日變更名稱為邯鄲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在本院庭審時,上訴人仁某制藥當庭出示了福建省廈門市鷺江公證處于2014年8月6日出具的(2014)廈鷺證內字第17222號公證書。該公證書記載了如下內容:2014年7月31日,大連天山藥業(yè)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與公證員到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調取了該院(2006)廈民初字第232號案卷宗(卷中附有《國家新藥注冊數據(1985-2000)》光盤)查閱。申請人的委托代理人將該光盤放入筆記本電腦操作,經過點擊“我的電腦”,點擊“國藥新藥注冊數據”光盤,點擊“setup”文件夾,點擊“setup”驅動程序,安裝“國藥新藥注冊數據”至計算機系統(tǒng)等步驟,在顯示的對話框中輸入數據庫密碼(密碼由申請人的委托代理人提供),打開《國家新藥注冊數據(1985-2000)》光盤,查詢到“小兒風熱清口服液”配方及制作工藝內容。被上訴人邯鄲制藥稱廈門市鷺江公證處公證書中光盤的打開程序,與國家藥監(jiān)局發(fā)布的光盤使用程序完全相悖,對上述證據不予認可。本院再次庭審時,邯鄲制藥當庭出示了福建省廈門市鷺江公證處2015年7月13日出具的廈鷺復查字(2015)第02號《關于部分撤銷(2014)廈鷺證內字第17222號公證書的決定》,該決定書撤銷了(2014)廈鷺證內字第17222號公證書中對操作“國家新藥注冊數據”光盤、查看及截屏“小兒風熱清口服液”相關信息的證明內容及附件文件。
本院審理中,先后兩次向國家藥監(jiān)局藥審中心、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出協助調查函,要求查詢該局是否出版過《國家新藥注冊數據(1985-2000)》光盤、該光盤中是否含有“小兒風熱清口服液”配方及制作工藝信息、仁某制藥提交的國家藥監(jiān)局藥審中心開具的購買光盤發(fā)票(復印件)是否真實等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以“食藥監(jiān)辦藥化管函(2015)396號”《關于協助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調查情況的復函》(以下簡稱國家藥監(jiān)局復函)向本院作出答復。該函的主要內容為:為了滿足當時藥品注冊管理和藥品審評的需要,原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在原衛(wèi)生部藥政局編寫的《新藥資料匯編》基礎上,開始對之前審批的新藥信息進行整理和電子化,制作了《國家新藥注冊數據(1985-2000)》光盤,主要收載了1985-2000年批準的中藥新藥相關信息。該光盤于2001年一次性制成,共5500張,正式出版號為ISBN7-900080-96-1,2001年以后未再制作、出版、發(fā)行。2001-2006年期間,藥審中心共發(fā)售650余套,發(fā)售對象主要為各省衛(wèi)生系統(tǒng)和相關從事藥品研發(fā)的機構。2006年根據國務院印發(fā)《全國整頓和規(guī)范藥品市場秩序專項行為方案》及有關要求,藥審中心停止了發(fā)售工作,并對剩余光盤進行了封存。因停止發(fā)售并封存光盤后,未再對相關系統(tǒng)更新,故藥審中心目前已無法查詢及核實光盤中的相關數據。雙方當事人對國家藥監(jiān)局復函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無異議。
本院認為,根據訴辯雙方的陳述及答辯,本案二審爭議的主要焦點問題為:一、本案是否己超過訴訟時效?二、本案中邯鄲制藥的“小兒風熱清口服液”配方及制作工藝是否屬于商業(yè)秘密?雙方當事人對此無異議。
一、關于本案是否己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
從國家藥監(jiān)局給仁某制藥頒發(fā)的“小兒風熱清顆?!薄缎滤幾C書》及《藥品注冊證》的內容看,并沒有標注該藥品的配方及制作工藝信息,邯鄲制藥不能據此知道仁某制藥使用了“小兒風熱清口服液”的配方及工藝。因此,《新藥證書》及《藥品注冊證》不具有起算訴訟時效的效力,仁某制藥也無證據證明邯鄲制藥早已知曉其生產銷售“小兒風熱清顆?!碑a品。邯鄲制藥2012年3月從邯鄲仁某購得仁某制藥生產、銷售的“小兒風熱清顆粒”,此時才知道仁某制藥生產、銷售“小兒風熱清顆?!钡氖聦?,至邯鄲制藥2012年11月提起本案訴訟,并未超過兩年的訴訟時效。
二、關于邯鄲制藥的“小兒風熱清口服液”配方及制作工藝是否屬于商業(yè)秘密的問題。
邯鄲制藥與涉密員工簽訂保密協議,在正常情況下足以防止涉密信息泄露,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的規(guī)定,應認定權利人邯鄲制藥采取了保密措施。仁某制藥主張邯鄲制藥的“小兒風熱清口服液”配方及制作工藝已被《國家新藥注冊數據(1985-2000)》光盤公開披露,不構成“不為公眾所知悉”,不應認定為邯鄲制藥的商業(yè)秘密。對其該主張,仁某制藥負有舉證責任。仁某制藥雖提交了福建省廈門市鷺江公證處(2014)廈鷺證內字第17222號公證書以證明其主張,但邯鄲制藥隨后提交了福建省廈門市鷺江公證處廈鷺復查字(2015)第02號《關于部分撤銷(2014)廈鷺證內字第17222號公證書的決定》,撤銷了其作出的(2014)廈鷺證內字第17222號公證書的相關內容。因此,仁某制藥提交的上述公證書,不足以作為認定相關事實的依據。為查明仁某制藥提交的《國家新藥注冊數據(1985-2000)》光盤的真實性、關聯性等問題,本院先后分別向國家藥監(jiān)局藥審中心、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進行了調查核實。根據國家藥監(jiān)局復函,國家藥監(jiān)局藥審中心等單位雖出版過《國家新藥注冊數據(1985-2000)》光盤,但該光盤中是否含有“小兒風熱清口服液”配方及制作工藝信息,因光盤已停止發(fā)售并封存,國家藥監(jiān)局藥審中心目前已無法查詢核實。對仁某制藥提交的購買光盤發(fā)票(復印件)及支付憑證的真實性問題,本院亦未得到肯定性答復。故仁某制藥所提交光盤的真實性、關聯性不足以認定。根據國家藥監(jiān)局復函,國家藥監(jiān)局藥審中心等單位出版的涉案光盤,也已于2006年根據《全國整頓和規(guī)范藥品市場秩序專項行為方案》及有關要求,停止了發(fā)售并對剩余光盤進行了封存。仁某制藥關于邯鄲制藥的“小兒風熱清口服液”配方及制作工藝等信息已被國家藥監(jiān)局藥審中心等出版的《國家新藥注冊數據(1985-2000)》光盤所披露,不屬于商業(yè)秘密的主張,依據不足,不足以認定。原審認定仁某制藥構成侵犯邯鄲制藥商業(yè)秘密,并無不當。
關于一審訴訟費用的負擔問題,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的規(guī)定,原判全部由仁某制藥負擔,確有不當,應予糾正。關于仁某制藥上訴提出的原審超審限問題,該問題確實存在,應予指出,但該問題并未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
綜上,原審認定事實基本清楚,適用法律適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67800元,由邯鄲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負擔59410元,江西藥都仁某制藥有限公司負擔839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3700元,由江西藥都仁某制藥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曉梅 審 判 員 張守軍 代理審判員 崔 普
書記員:祁立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