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鄔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武漢東湖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
委托代理人:陳大虎,湖北陽陽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鄔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武漢市江夏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鄔江,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武漢市洪山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鄔桂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武漢市人,住湖北省鐘祥市。
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鄔臘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武漢市洪山區(qū)。
上訴人鄔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鄔某某、鄔江、鄔桂珍、鄔臘珍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2015)鄂武東開民一初字第0056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上訴人鄔某某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駁回鄔某某的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一、本案被拆遷公房自1985年起就由鄔某某承租使用并繳納租金及水電費,承租租約在鄔某某名下。鄔某某在1981年前就在湖北京山結(jié)婚成家,其不是該房屋的共同承租人。二、鄔某某于2013年7月6日所作出的說明是在鄔某某及拆遷公司個別工作人員脅迫下所寫,還建房也沒有直接交付給鄔某某。即使有效也是贈與行為,鄔某某有權(quán)撤銷。三、所謂家庭會議,缺乏證據(jù)支持,不予采信。
經(jīng)審理查明: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原關(guān)山文化村××號房屋,后經(jīng)拆遷置換到洪山區(qū)××號由鄔學忠所在單位作為福利分配給其及其家人居住的,系公房承租權(quán)。后由母親張鳳蘭作出決定,將該公租房住房證登記姓名由鄔學忠變更為鄔某某、對原房屋擴建以及將部分公租房給予鄔某某居住。從本案實際情況看,鄔某某搬至該公租房居住使用至該房屋拆除,鄔某某在該房屋拆遷還建時亦向案外人拆遷公司出具《說明》,各證據(jù)之間相互佐證,形成證據(jù)鏈,證明家庭會議內(nèi)容真實,且按內(nèi)容實際履行。一審判決武漢東湖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新竹光谷青年城7棟323號房屋歸鄔某某所有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鄔某某上訴認為本案被拆遷公房自1985年起承租租約在鄔某某名下,鄔某某所作出的說明是受脅迫下所寫,主張駁回鄔某某的訴訟請求。住房證登記姓名的變更為了方便繳納租金,該房屋承租權(quán)并非鄔某某一人享有,應(yīng)系共同承租人的代表。鄔某某不認可家庭會議以及說明,其未提供充足證據(jù)加以證明,亦與本案事實不符。鄔某某的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及實體處理正確。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900元,由鄔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葉玉寶 審判員 余小喬 審判員 張 紅
書記員:張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