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邢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張家口市。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斌,北京市安博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張北縣林業(yè)局,住所地張北縣張北鎮(zhèn)興和東路,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722096348270H。法定代表人:趙晨云,該局局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勇,河北環(huán)北律師事務所律師。
邢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繼續(xù)履行《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書》;2、責令被告賠償625萬元(后減少為562.5萬元)欠款的利息損失3251866元;3、責令被告償付新增欠款本金1184863.28元及利息186716元;4、由被告承擔訴訟費用。訴訟中將第3項請求變更為:支付913524.09元及利息127897.25元。事實和理由:2011年,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了被告森林防火指揮中心的工程施工業(yè)務。該工程于2011年5月15日開始施工、2011年11月15日竣工。2012年11月1日,經張家口振垣建設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審計,工程總造價為9791716元?!督ㄔO工程施工合同》專用條款第65條約定:“工程竣工驗收后,支付中標價的80%,審計決算后,支付到審定價的95%,預留5%的工程質量保證金?!比欢桓鎱s沒有按此約定支付工程款,直到2012年7月底才支付了280萬元,欠6991716元未付。2012年8月28日,張北縣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專門研究了被告森林防火指揮中心的工程款的問題。會議決定,讓被告與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協(xié)商,用被告舊辦公樓折價625萬元抵頂工程款,另有74.16萬元欠款,被告答應用現(xiàn)金支付。被告舊辦公樓曾于2012年3月以拍賣價833.53萬元掛牌拍賣,結果流拍;2012年5月,被告又以694.61萬元拍賣價再次掛牌拍賣,再次流拍。當時,張北縣房地產形勢不好,被告的舊辦公樓根本不值625萬元這個價,但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迫于無奈,也只好同意接受。2012年10月18日,原告代表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簽訂《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該協(xié)議約定,被告用舊辦公樓、車庫、平房及全部附屬資產抵頂625萬元工程款。被告必須在簽訂協(xié)議之日起15日內將抵債資產交付給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在抵債資產交付后一個月,被告協(xié)助辦妥產權(土地、房產)過戶手續(xù)。由于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承包了被告森林防火指揮中心工程施工任務后,成立項目部,指派原告任項目部負責人,全面負責整個施工工作。施工開始后,原告?zhèn)€人通過民間借貸、賒購建材等途徑,解決了七百多萬資金把工程干完。對原告?zhèn)€人籌借資金施工一事,被告當時表示,會按施工合同約定付款,讓原告放心施工。后被告違約不按約定付款,根據(jù)政府常務會議決定,被告提出用舊辦公樓等固定資產抵頂欠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6991716元工程款中的625萬元,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也只能用這抵頂?shù)墓潭ㄙY產抵頂原告?zhèn)€人墊資。于是,三方同意發(fā)生債權轉移,由被告對原告直接履行債務,即把抵債的固定資產直接過戶到原告名下,剩余的74.17萬元欠款直接付給原告。從此,6991716元欠款與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再無關系。債權發(fā)生轉移以后,被告又提出74.17萬元欠款也不能全用現(xiàn)金償付,其中的45萬元要用一處房產十五年租金抵頂。無奈,原告也只得接受。于是,原告與被告于2012年12月18日簽訂了《房屋委托管理協(xié)議書》,對被告用一處房產十五年房租抵頂原告欠款45萬元一事有關事項做了約定。余款29.17萬元,被告用現(xiàn)金付給了原告。至此,債權轉移的內容已全部確定了下來?!豆潭ㄙY產抵債協(xié)議》簽訂,并且債權發(fā)生轉移后,被告就將抵債資產交給原告占有,而且雙方共同到土地局去給原告辦理土地過戶手續(xù),因需要走招投標交納土地出讓金而未果。2013年3月19日,張北縣財政支付中心將暫借的625萬元款轉到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轉到原告銀行卡上。銀行卡當即被被告收走,保管于被告處,準備在走假掛牌拍賣程序時交再交回縣財政。但自此之后長達幾年時間里,由于被告方面的種種原因,這個假掛牌拍賣的程序也沒實施。在這期間的2014年,被告將抵債資產價格下調到562.5萬元,多出的62.5萬元,被告用現(xiàn)金支付給了原告。2017年9月,被告突然告之原告不履行《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了,要全部用現(xiàn)金償還欠原告的工程款,并把那張保管于被告處上存562.5現(xiàn)金的銀行卡交給了原告。抵債資產實際交給原告后,從2012年10月至2015年11月間,原告對被告舊辦公樓進行了維修,并承擔了被告家屬樓的供熱和物業(yè)管理工作。根據(jù)雙方2012年11月1日所簽訂的《補充協(xié)議》的約定,所產生的費用應由被告負擔。被告于2015年12月委托河北四合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對上述工作量費用情況進行了審計,該所于同年12月30日出審計結果為861339.19元。此款被告一直未付。2015年11月以后,原告繼續(xù)為被告家屬樓提供物業(yè)服務工作,按被告已確認的門房兩人,每人每月工資1300元;物業(yè)管理1人,每月3200元工資,計算到2017年11底,24個月,共計139200元。2017年9月,原告又支付供熱公司集中供暖改造費、接口費122324.09元;室內暖氣改裝施工費33000元;自來水改造施工、材料費29000元。以上三項,被告新增欠原告款本金合計1184863.28元。1、責令被告繼續(xù)履行《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書》約定的義務。當初,被告以舊辦公樓抵頂債務,原告雖然是迫于無奈,但畢竟是接受了,雙方簽訂的《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書》意思表示真實,內容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是合法有效的。而且,協(xié)議書簽訂后,被告也將抵債的舊辦公樓等固定資產實際交付給原告占有,所差的只是給辦理房地產過戶手續(xù)這最后一步,協(xié)議書就能完全履行完畢。現(xiàn)在,被告要單方解除《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書》,是法律所不許的。根據(jù)《民法通則》第111條和《合同法》第107條的規(guī)定,原告請求人民法院責令被告繼續(xù)履行協(xié)議書約定的義務,將抵債房地產過戶到原告名下,過戶所產生的費用由被告承擔。2、責令被告賠償625萬元(后降為562.5萬元)欠款的利息損失3251866元。在森林防火指揮中心工程審計報告出來后,被告共欠原告工程款6991716??鄢桓嫱ㄟ^其他方式對原告支付的74.17萬元,被告仍欠原告625萬元(2014年10月9日后降為562.5萬元)。假設被告此時用現(xiàn)金償還了原告625萬元欠款,盡管被告仍屬違約延期付款,畢竟欠款時間不是很長,原告也不會主張欠款的損失賠償;假設被告能按原告無奈與之簽訂的《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書》正確、完全、適當履行義務,給原告辦理了過戶手續(xù),隨著張北房地產市場價格的大漲,原告的損失在抵消后還能獲利,當然也不會主張欠款的損失賠償。然而,被告一拖幾年未給原告辦理抵債房地產資產的過戶手續(xù),現(xiàn)在又要毀約,這就等于被告是一直拖欠原告625萬元(2014年10月9日后下降為562.5萬元)款未付,原告因此損失巨大,當然要主張損失賠償。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的規(guī)定,拖欠工程款,就應當支付利息;原告給墊資施工時,所墊資金基本是來自民間借貸。被告拖欠至今不付,原告為了償還墊資時的借款,只能又向民間借貸和向銀行貸款。原告的利息損失是實際發(fā)生的。原告主張按月9.425%的利率計算利息損失,是因為:A、原告的實際借款平均利率比月利率9.425%要高;B、原、被告雙方在2012年12月18日簽訂的《房屋委托管理協(xié)議書》第五條第1項,對被告違約承擔利息的利率有約定。約定是“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边@里的銀行當然是指商業(yè)銀行的商業(yè)貸款利率;C、《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欠付工程價款利息計付標準有約定的,按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息。”本案,一是雙方對利率標準有約定;二是,此條的規(guī)定用語與過去法律關于利率標準的規(guī)定用語不同。過去,在涉及利率問題時,法律的表述均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guī)定的利率標準”,沒有此條中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字樣。2004年,中國人民銀行下發(fā)的《關于調整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通知》(銀發(fā)【2004】251號)中規(guī)定,貸款利率包括基準利率和浮動利率兩部分。國家稅務總局在2011第3號公告中解釋:“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是指在貸款期限、貸款金額、貸款擔保以及企業(yè)信譽等條件基本相同下,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的利率?!备鶕?jù)上述三點理由,原告按農村信用社貸款月利率9.425%主張欠款利息利率是合理合法的。原告從工程審計報告出來之日開始計算欠款利息,2014年10月9日,被告償付原告62.5萬元,欠款降為562.5萬元。2017年9月9日,被告欲解除《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書》,付給原告562.5萬元,利息算到該日為止。這樣,按月利率9.425%計算利息為3251866元。3、責令被告償付原告為其墊付的新增費用本金1184863.28元及利息186716元?!豆潭ㄙY產抵債協(xié)議書》簽訂后,原告為被告墊資做了工程維修、改造和家屬樓供暖、物業(yè)管理工作。2015年12月30日,被告委托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審計結果,截止到2015年11月,費用為861339.19元。從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又增加物業(yè)管理費用139200元;2017年9月,原告又為被告集中供暖和自來水設施改造墊資184324.09元。三項合計為1184863.28元。861339.19元欠款從2015年12月30日開始按月利率9.425%計算利息,計算到2017年11月30日,利息為186716元。以后的兩項墊資,原告未主張利息。被告張北縣林業(yè)局辯稱,1、邢某訴請責令被告繼續(xù)履行《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書》約定的義務;責令被告賠償625萬元(后減少為562.5萬元)欠款的利息損失3251866元,于法無據(jù),應予以駁回。邢某之所以作為本案原告是基于答辯人欠付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款6991716元,誠信公司將該債權轉讓于邢某。作為該債權受讓人,2012年12月28日,邢某與答辯人簽訂《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書》、《房屋委托管理協(xié)議書》,答辯人以固定資產抵頂債務625萬元,以房屋租金抵頂74.17萬元。至此,債權轉讓的內容已全部確定。《房屋委托管理協(xié)議書》仍在履行中,據(jù)此,答辯人對上述固定財產中部分房屋及院落享有15年的租賃受益權。邢某在《起訴狀》中訴稱(2014年)“多出的62.5萬元,被告用現(xiàn)金支付給了原告”;“把那張保管于被告處上存562.5(萬元)現(xiàn)金的銀行卡交給了原告”。因此,應當認定邢某受領了上述固定資產的對價款項,邢某與答辯人對《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書》的履行進行了變更,《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書》已實際履行。此外,在履行《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書》過程中,答辯人積極履約。邢某訴稱:《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書》簽訂,并且債權發(fā)生轉移后,被告就將抵債資產交給原告占有,而且雙方共同到土地局辦理土地過戶手續(xù)。被告按土地局建議即以掛牌拍賣的名義實現(xiàn)以固定資產抵債的目標向張北縣政府請示,縣政府同意如此辦理。2013年3月19日,張北縣財政將暫借的625萬元轉到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轉到原告的銀行卡上。但邢某出爾反爾,一再與答辯人討價還價,拒不參加掛牌拍賣,導致掛牌拍賣無法實現(xiàn)。從2013年3月19日始,邢某事實上長期占有625萬元國有資金,客觀上造成國有資金的巨大損失。2、責令被告償付新增欠款本金1184863.28元及利息186716元,只能予以部分支持。上述新增欠款本金861339.19元(已被確認為590000元)部分已經審計(2015年12月30日出審計結果),根據(jù)《補充協(xié)議》第4條約定,答辯人承擔付款責任。至于剩余323524.09元新增欠款因未審計,不符合約定付款條件。邢某的該部分訴訟請求應當予以駁回。原、被告圍繞訴訟請求進行了舉證、質證,均在卷佐證。根據(jù)雙方的陳述及有效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1年5月15日,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簽訂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了被告森林防火指揮中心的建設工程。該工程于2011年11月15日竣工。經張家口振垣建設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審計,工程總造價為9791716元。到2012年7月底欠6991716元工程款未付。后被告與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協(xié)商,用被告舊辦公樓折價625萬元抵頂工程款,余74.16萬元以現(xiàn)金支付。2012年10月18日,原告代表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簽訂《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該協(xié)議約定,被告用舊辦公樓、車庫、平房及全部附屬資產抵頂625萬元工程款。被告必須在簽訂協(xié)議之日起15日內將抵債資產交付給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在抵債資產交付后一個月,被告協(xié)助辦妥產權(土地、房產)過戶手續(xù)。后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用該抵頂?shù)墓潭ㄙY產抵頂原告?zhèn)€人墊資。三方同意發(fā)生債權轉移,由被告對原告直接履行債務,即把抵債的固定資產直接過戶到原告名下,剩余的74.17萬元欠款直接付給原告。債權發(fā)生轉移后,原、被告于2012年12月18日簽訂了《房屋委托管理協(xié)議書》,被告用一處房產十五年房租抵頂原告欠款45萬元,余款29.17萬元,被告用現(xiàn)金付給了原告,共計74.17萬元,同時被告將抵債資產交給原告占有,之后雙方到張北縣國土資源局辦理土地過戶手續(xù)未果。2013年3月19日,張北縣財政支付中心將625萬元轉到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轉到原告銀行卡上,銀行卡保管于被告處。2014年10月9日,被告將抵債資產價格下調到562.5萬元,多出的62.5萬元,被告用現(xiàn)金支付給了原告。2017年9月9日,被告提出不履行《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用現(xiàn)金償還欠原告的工程款,并把存有562.5現(xiàn)金的銀行卡交給了原告。另查明,抵債資產實際交付原告后,從2012年10月至2015年11月間,原告對被告舊辦公樓進行了維修,并承擔了被告家屬樓的供熱和物業(yè)管理工作。2012年11月1日原、被告雙方簽訂《補充協(xié)議》,約定,原告接管被告舊辦公樓后如不能辦妥產權過戶手續(xù)所產生的維護項目費用及物業(yè)管理費用經審計后由被告負擔。2015年12月30日被告委托河北四合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對2012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期間原告對舊辦公樓維修、供熱及物業(yè)管理費用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為861339.19元。2016年1月6日,原、被告雙方對該數(shù)額確認為590000元。《房屋委托管理協(xié)議書》仍在履行中。
原告邢某與被告張北縣林業(yè)局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1月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邢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斌,被告張北縣林業(yè)局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基于債權轉讓而簽訂的《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房屋委托管理協(xié)議書》及《補充協(xié)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應為有效,在履行過程中由于涉案抵債資產無法履行產權變更登記手續(xù),致使原告抵債目的不能實現(xiàn),雙方選擇繼續(xù)以金錢給付變更履行以物抵債的內容,且已履行完畢,故原告請求繼續(xù)履行《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中關于以物抵債的內容,喪失依據(jù),不予支持。由于雙方的債權系源于債權讓與人張北縣誠信建筑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之間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所產生的工程款,因此在受讓人接受債權時,與建設工程工程款相應的權利應同時轉讓與受讓人,故原告在《固定資產抵債協(xié)議》無法履行而繼續(xù)金錢給付時,一并主張利息,于法有據(jù),應予支持。雙方在《房屋委托管理協(xié)議書》中約定如違約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工程款利息,原告以此主張按農村信用社貸款月利率9.425%主張欠款利息與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不符,可按照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2012年7月6日人民銀行調整并實施的五年以上貸款年利率為6.55%。建設工程竣工后施工雙方對工程價款進行了審計,審計報告出具之日為應付款之日,即應自2012年11月1日的次日起計算工程款利息,即625萬元自2012年11月2日起至2014年10月9日共708天,為805104元;562.5萬元自2014年10月10日起至2017年9月9日共1065天,為1089961元,共計1895065元。原告為被告墊資做了工程維修、改造和家屬樓供暖、物業(yè)管理工作,據(jù)此主張墊資費用及利息,符合公平原則,應予支持,利率可按照人民銀行2016年1月1日調整并實施的同期同類貸款1至5年期年利率5.75%計算。原告主張2015年11月之后的相關墊資費用及利息,因雙方未依約審計,被告不認可,可在審計后另行主張。被告認為,在縣財政將625萬元款項通過施工單位轉至原告銀行卡后,原告已實際占用了該款項,經查,該款項雖轉至原告銀行卡,但該銀行卡實際由被告保管,原告對卡內資金無使用支配權,故被告理由不足,不予采信。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第七十七條第一款、第八十一條、第一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北縣林業(yè)局賠償原告邢某利息損失1869105元。二、被告張北縣林業(yè)局給付原告邢某2012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期間舊辦公樓維修、供熱及物業(yè)管理費用590000元,并按照年利率5.75%自2016年1月7日起計算利息至實際履行之日止。三、駁回原告邢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43788元,減半收取計21894元,由被告負擔13765元,原告負擔8129元。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如在上述期滿的次日起七日內仍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侯劍兵
書記員:錢雯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