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玉山
單即才(黑龍江寶勤律師事務所)
馬淑英
邢昌龍
邢昌蘭
訥河市孔國鄉(xiāng)隆某村村委會
原告邢玉山,男,漢族,農民,住黑龍江省孫吳縣。
原告馬淑英,女,漢族,農民,住黑龍江省孫吳縣。
原告邢昌龍,男,漢族,農民,住黑龍江省孫吳縣。
原告邢昌蘭,女,漢族,農民,住黑龍江省孫吳縣。
四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單即才,黑龍江寶勤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訥河市孔國鄉(xiāng)隆某村村委會,住所地:訥河市孔國鄉(xiāng)隆某村。
法定代表人張國華,職務村主任。
原告邢玉山、馬淑英、邢昌龍、邢昌蘭訴被告訥河市孔國鄉(xiāng)隆某村村委會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依法由審判員陳金獨任進行了審理,原告邢玉山及其他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單既才、被告訥河市孔國鄉(xiāng)隆某村法定代表人張國華出庭參加訴訟,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邢玉山、馬淑英、邢昌龍、邢昌蘭訴稱,四原告原系訥河市孔國鄉(xiāng)隆某村村民,自1997年進行二輪土地承包時開始,四原告在該村分得責任田36畝。
后四原告遷往黑龍江省孫吳縣臥牛河鄉(xiāng)居住,但在該處沒有分得責任田。
1998年至2015年秋季該土地一直由四原告經(jīng)營、管理,國家給予的各種土地補貼款項亦由四原告領取。
2015年秋后被告將四原告土地收回。
四原告無奈訴至法院,要求被告返還其土地并賠償其損失。
被告訥河市孔國鄉(xiāng)隆某村村委會辯稱,2015年被告依據(jù)國家相關土地確權政策給四原告辦理土地確權手續(xù)。
因四原告沒有二代身份證,到鄉(xiāng)派出所辦理身份證,派出所查出四原告于1997年在黑龍江省孫吳縣已經(jīng)落戶。
于是被告召開兩委會研究決定,將四原告的36畝土地予以收回。
當時被告向當?shù)卮迕窳私膺^情況,四原告在1998年之前就已經(jīng)離開本地,不在本村居住。
本院認為: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農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管理,故該集體土地的發(fā)包及收回,均由該集體經(jīng)濟組織依照相關政策進行調整,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因此發(fā)生爭議,應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解決,不屬于法院受案范圍,故本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起訴。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一條 ?、第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第四項 ?、第一百五十四條 ?第一款 ?第三項 ?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邢玉山、馬淑英、邢昌龍、邢昌蘭的起訴。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20.00元,退還原告邢玉山、馬淑英、邢昌龍、邢昌蘭。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齊齊哈爾市中級民法院。
本院認為: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農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管理,故該集體土地的發(fā)包及收回,均由該集體經(jīng)濟組織依照相關政策進行調整,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因此發(fā)生爭議,應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解決,不屬于法院受案范圍,故本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起訴。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一條 ?、第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第四項 ?、第一百五十四條 ?第一款 ?第三項 ?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邢玉山、馬淑英、邢昌龍、邢昌蘭的起訴。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20.00元,退還原告邢玉山、馬淑英、邢昌龍、邢昌蘭。
審判長:陳金
書記員:張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