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鄧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江陰市。
委托代理人朱海浪,上?;圳A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勤克(上海)貨運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法定代表人何某某。
被告何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
兩被告共同委托代理人胡海濤,上海眾律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鄧某訴被告勤克(上海)貨運有限公司(下簡稱勤克公司)、何某某掛靠經(jīng)營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1月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及兩被告均到庭參加訴訟。審理中,原告及兩被告共同申請庭外和解三個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鄧某訴稱,2016年12月20日,原告與勤克公司簽訂兩份車輛掛靠經(jīng)營合同(編號分別為QKXXXXXXXXYM003、QKXXXXXXXXYM004),約定原告將其購買的車牌號為滬DRXXXX、滬DRXXXX兩輛陜汽牌車輛掛靠在勤克公司名下經(jīng)營,車輛登記在勤克公司名下,合同期限自2016年12月20日至2021年12月19日。同日,原告與勤克公司簽訂合作協(xié)議,約定勤克公司為原告提供承運服務,期限為三年,車輛路線為無錫至南京,每月15號之前結(jié)清上兩個月的運費。合同簽訂時,案外人方健是勤克公司的實際經(jīng)營人。2018年5月,勤克公司的股東變更為被告何某某一人。原告與勤克公司合作開始時,勤克公司尚能及時向原告付清運費。2017年12月起勤克公司開始拖欠原告2017年10月的運費。至今勤克公司尚欠原告2017年10至2018年4月期間的運費人民幣227,366元。2018年7月25日,勤克公司違反雙方約定,不再為原告提供承運服務,導致原告車輛停運至今。勤克公司構成違約,原告有權要求解除雙方之間的合同。被告何某某作為勤克公司的一人股東,應當對勤克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原告為此訴至法院,請求判令:1、解除原告與勤克公司于2016年12月20日簽訂的《車輛掛靠經(jīng)營合同》;2、勤克公司向原告支付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間的運費及2018年7月的運費254,341元及利息(以254,341元為基數(shù),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自2018年6月15日支付至實際給付之日);3、勤克公司支付自2018年7月25日至車輛過戶之日的停運損失[按日收入1,400元計算,暫計至2018年10月15日為114,800元(1400*82天)];4、勤克公司向原告支付律師費損失12,000元;5、勤克公司返還原告車輛押金40,000元;6、被告何某某對上述請求承擔連帶清償責任;7、勤克公司配合原告辦理車牌號為滬DRXXXX、滬DRXXXX兩輛陜汽牌車輛過戶;8、兩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
被告勤克公司辯稱,原告短暫停運與上家業(yè)務調(diào)整有關,且勤克公司已超額支付了原告運費,不存在拖欠原告運費,因此勤克公司沒有違約,原告要求解除合同的理由不成立。原告其余訴訟請求也沒有依據(jù)。
被告何某某辯稱,何某某在2018年5月登記成為勤克公司股東,但并未參與公司經(jīng)營,公司債務應與何某某無關。況且,勤克公司與原告的業(yè)務發(fā)生在何某某收購股權之前。何某某對原告與勤克公司的業(yè)務不清楚。
針對被告勤克公司的答辯,原告稱,原告向方健個人出借了30萬元。方健向原告返還的30萬元借款及利息,不屬于支付運費。
經(jīng)審理查明,2016年12月20日,原告與勤克公司簽訂一份《合作協(xié)議》,約定原告首付兩輛陜汽德龍9.6米廂式貨車共計40萬元整,押金2萬元合作期滿后退還;貸款每輛15萬元整,利息各26,400元,兩輛合計352,800元,貸款期18個月每月每輛還款9,800元;車輛路線為無錫至南京,每日一趟;暫定運貨為920元每趟,不含高速過路費用(按180公里核算,后根據(jù)實際路程及油費上下浮再另行變動);勤克公司負責為原告提供承運服務,合作期為3年(可根據(jù)原告自愿續(xù)簽);運費每月15號之前結(jié)清;兩輛車輛車牌號分別為滬DRXXXX、滬DRXXXX。同日,原告與勤克公司還簽訂兩份《車輛掛靠經(jīng)營合同》(編號分別為QKXXXXXXXXYM003、QKXXXXXXXXYM004),約定,原告將牌照號為滬DRXXXX、滬DRXXXX的兩輛自購車輛入籍掛靠勤克公司經(jīng)營;原告自購車輛以勤克公司名稱登記上戶(注:車輛上戶登記不是產(chǎn)權登記或產(chǎn)權轉(zhuǎn)移,車輛產(chǎn)權仍屬于原告);在勤克公司統(tǒng)一管理下,原告獨立從事公路貨物運輸經(jīng)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掛靠經(jīng)營期限自2016年12月20日至2021年12月19日;未經(jīng)勤克公司同意,原告不得以勤克公司的名義與第三者簽訂貨物運輸合同,否則由此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全部由原告負擔;……。上述合同簽訂后,原告支付了購車款40萬元及押金4萬元。其中28萬元購車款匯至勤克公司業(yè)務經(jīng)辦人方健開設的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16萬元匯入案外人何林賬戶。自2016年12月起,原告開始運營,承運勤克公司為其承接的運輸業(yè)務,雙方按月核對賬目,根據(jù)原告承運的運輸業(yè)務計算運費,扣除原告每月應付的車輛貸款9800元,并扣除油費、稅款等各種費用進行結(jié)算。其中,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勤克公司應付原告運費321,474元。2017年11月21日至2018年7月5日,原告本人及通過其下屬駕駛員趙興宏收到來自上述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的匯款350,471元,收到勤克公司網(wǎng)絡匯款6萬元合計410,471元。此外,勤克公司應付原告2018年7月運費56,975元。2018年9月20日,原告因與勤克公司之間存在運費糾紛,私自扣留了客戶上海壹米滴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下簡稱壹米滴答公司)貨物。此后,勤克公司未再向原告派發(fā)運輸業(yè)務。
審理中,被告稱,從2017年11月21日至2018年7月勤克公司合計支付原告410,471元,已超過應付原告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期間的運費,其中2018年7月應付運費未包含在內(nèi)。因原告原因?qū)е卤桓姹惶幜P的2萬元應在原告2018年7月運費中扣除。原告稱,收到過410,471元,但其中2017年11月21日收到的是方健歸還借款利息1.2萬元;同年12月27日收到的是方健歸還2萬元借款,2018年1月19日收到的是方健歸還利息1.2萬元,同年1月24日收到的是方健歸還借款7萬元,同年3月20日收到的是方健歸還借款4.2萬元,同年4月17日收到的是方健歸還利息1.2萬元,同年4月27日收到的是方健歸還借款6萬元,同年6月7日收到的是方健歸還借款5萬元,此外勤克公司在2017年11月21日、11月22日、11月24日通過趙興宏支付原告的15,000元及2017年11月27日收到方健支付的37,741元,共計52,741元支付的是2017年8月勤克公司應付原告的運費。其余款項才是支付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的運費。
另查明,被告何某某在2018年5月15日至2019年1月2日期間為勤克公司的一人股東。
上述事實,由原告提供的《合作協(xié)議》、兩份《車輛掛靠經(jīng)營合同書》、付款憑證、車款結(jié)算單、勤克公司變更(備案)登記表,勤克公司、南京-無錫對開停運通知、嘉興-南通對開現(xiàn)中標&上線通知、南通-嘉興扣貨事件處罰單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告與勤克公司之間的掛靠經(jīng)營合同合法有效。原告以勤克公司在2018年7月25日以后停止向原告提供運輸業(yè)務,且未按約支付運費構成違約為由,要求解除合同。對此,本院認為,2018年9月20日,原告因與勤克公司運費糾紛私自扣留客戶壹米滴答公司貨物后,雙方均未再要求對方繼續(xù)履行合同,因此可認定雙方之間的合同已自然終止。合同終止后,勤克公司應當配合原告辦理涉案兩輛車輛的過戶手續(xù),并返回押金4萬元。勤克公司主張合同應當繼續(xù)履行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張因勤克公司違約而導致合同解除同樣依據(jù)不足,其要求勤克公司承擔停運損失,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主張的運費,本院認為,從原告將車款28萬元付至方健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并收到由該賬戶支付的運費來看。該賬戶雖以方健個人名義開立,但實際為勤克公司經(jīng)營所使用的賬戶。因此除了三筆1.20萬元明確為方健向原告支付利息外,原告主張的其他款項用于歸還方健借款依據(jù)不足。并且原告在2018年4月還在按30萬元作為本金收取1.20萬元利息的事實也與其主張的該30萬元已歸還相互矛盾。方健本人雖出庭作證認可原告主張,但因其個人與原告之間的債務可以因此得到減少,故在缺少其他可證明付款用途的證據(jù)與其印證的情況下,方健的證言缺乏客觀性,故本院不予采納。原告主張與方健之間存在借款關系,可根據(jù)相應證據(jù)另行主張。勤克公司支付給原告的410,471元,扣除3.60萬元為方健支付利息及52,741元支付2017年8月運費外,剩余321,730元與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勤克公司應付原告運費321,474元基本相當。因此,原告主張勤克公司欠原告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期間運費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采信。2018年7月所欠運費26,975元,勤克公司主張應抵扣原告私自扣留貨物導致勤克公司被處罰的2萬元,但勤克公司未能提供有效證據(jù)證明其已向客戶實際結(jié)清了相應罰款,故勤克公司在本案中主張抵扣原告運費缺乏依據(jù),本院不予采納。勤克公司應當支付該筆運費并承擔逾期付款的損失。被告何某某在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期間系勤克公司的一人股東,其未能舉證證明其個人財產(chǎn)與勤克公司財產(chǎn)相互獨立,故對勤克公司的上述債務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此外,原告主張律師費損失缺乏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勤克(上海)貨運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鄧某運費26,975元;
二、被告勤克(上海)貨運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付原告鄧某利息損失(以26,975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9月15日算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計算);
三、被告勤克(上海)貨運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押金4萬元;
四、被告何某某對被告勤克(上海)貨運有限公司上述第一、二、三項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五、被告勤克(上海)貨運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配合原告鄧某辦理車牌號為滬DRXXXX、滬DRXXXX兩輛陜汽牌車輛過戶手續(xù);
六、駁回原告鄧某其余訴訟請求。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訴案件受理費8,821元(原告已預交),減半收取4,410.50元,財產(chǎn)保全費3,030元,由原告負擔7,000元,由被告勤克(上海)貨運有限公司、何某某共同負擔440.50元。
如不服本判決,當事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邢??怡
書記員:張??玨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