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某
李愛華(湖北啟方律師事務所)
湖北啟方律師事務所(湖北啟方律師事務所)
史某某
吳某某
原告鄧某,私營企業(yè)主。
委托代理人李愛華,湖北啟方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胡金如,湖北啟方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特別授權)。
被告史某某,務農(nóng)。
被告吳某某,務農(nóng)。
原告鄧某訴被告史某某、吳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7月14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聶其璽適用簡易程序,于2014年8月6日上午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鄧某的委托代理人李愛華、胡金如,被告史某某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吳某某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鄧某稱:原告的妻子劉傳萍與被告史某某、吳某某是親戚關系,2012年8月因被告開辦的礦山出事,急需資金。被告吳某某遂到原告家中借款。因為是親戚關系,原告在虧本的情況下將股票轉讓抽出資金借給二被告。于2012年8月7日通過農(nóng)村信用銀行將一百萬元轉到了被告吳某某的銀行帳上。同時要求被告史某某為原告出具借條。雙方約定借款期間為六個月,支付利息10萬元,即年息20%。借款期限到期后,經(jīng)原告催款,二被告以暫無資金償還為由,要求延期到2014年1月上旬付清,并承諾按照約定的20%利息付息。但到期后二被告仍舊未償還本息。原告不得不住進其家中討要。二被告只得于2014年1月22日通過信用銀行匯款20萬元支付利息。至今二被告尚欠原告的本金100萬元及利息未還,原告只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1、由二被告立即償還其下欠原告的借款本金100萬元;2、按照年息20%向原告支付利息至2014年7月6日止,利息共計18.333333萬元,以及從2014年7月7日起按照年息20%支付利息至付清時止;3、本案訴訟費由二被告承擔。
本院認為,被告史某某、吳某某向原告鄧某借款100萬元的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被告也無異議,借款到期后二被告應當根據(jù)誠實信用原則予以償還。2014年1月23日二被告償還的20萬元是本金還是利息的問題,因還款時雙方約定不明確,本院按照本金認定。關于能否按照原告鄧某的訴稱在半年借款期限屆滿后,仍由二被告按年息20%支付此后的利息的問題,根據(jù)原、被告約定的“半年時間還款110萬元”,即借款本金100萬元,半年償還利息10萬元,本院認為不能據(jù)此推定半年借款期限到期后,原、被告也約定了此后的年利率就是20%,故原告訴稱要求二被告在半年借款期限屆滿后,仍然按照年利率20%支付此后的利息至借款付清時止,本院不予支持;但原、被告約定的“半年時間還款110萬元”,即借款本金100萬元,半年償還利息10萬元,因其約定的利率沒有超出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四倍,本院予以支持。關于被告史某某辯稱“半年以后并沒有約定利息,我只承認半年的利息10萬元”的問題,雖然雙方只約定了“半年時間還款110萬元”,但由于借款到期后二被告并沒有按期還款,其占用原告的資金理應支付利息。對于利息的計算,從2012年8月7日至2013年2月7日的半年期限內,被告應當按照雙方的約定支付利息10萬元;從2013年2月8日至2014年1月22日期間,二被告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即年利率6%,按本金100萬元向原告支付利息;2014年1月23日以后至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前期間,二被告應當按照同樣的年利率6%,按本金80萬元向原告支付利息。關于被告史某某辯稱“該筆借款是我、熊昌彪、陳紅衛(wèi)、婁進勇四個股東在經(jīng)營曾家包高嶺土礦期間用于了投資,這筆錢雖然是我個人借的,應當由我個人來還,但應當由四個人來承擔”的問題,由于該筆借款是被告史某某、吳某某二人向原告所借之款,借支單是被告史某某個人所立,故該筆借款應當由二被告償還。被告吳某某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應訴,不影響對本案的審理。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 ?、第八十四條 ?、第九十條 ?、第一百零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 ?、第二百零五條 ?、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第二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史某某、吳某某應償還原告鄧某借款本金80萬元,從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立即付清。
二、被告史某某、吳某某應按照約定支付原告鄧某半年的利息10萬元;按照其借款時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即年利率6%和本金100萬元向原告支付從2013年2月8日至2014年1月22日期間共349天的利息5.736986萬元;按照上述年利率6%和本金80萬元支付原告鄧某從2014年1月23日起至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前期間的利息。上述利息,從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立即付清。
三、駁回原告鄧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史某某、吳某某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15600元,因本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減半收取案件受理費7800元,其他訴訟費5000元,合計12800元,由被告史某某、吳某某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被告史某某、吳某某向原告鄧某借款100萬元的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被告也無異議,借款到期后二被告應當根據(jù)誠實信用原則予以償還。2014年1月23日二被告償還的20萬元是本金還是利息的問題,因還款時雙方約定不明確,本院按照本金認定。關于能否按照原告鄧某的訴稱在半年借款期限屆滿后,仍由二被告按年息20%支付此后的利息的問題,根據(jù)原、被告約定的“半年時間還款110萬元”,即借款本金100萬元,半年償還利息10萬元,本院認為不能據(jù)此推定半年借款期限到期后,原、被告也約定了此后的年利率就是20%,故原告訴稱要求二被告在半年借款期限屆滿后,仍然按照年利率20%支付此后的利息至借款付清時止,本院不予支持;但原、被告約定的“半年時間還款110萬元”,即借款本金100萬元,半年償還利息10萬元,因其約定的利率沒有超出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四倍,本院予以支持。關于被告史某某辯稱“半年以后并沒有約定利息,我只承認半年的利息10萬元”的問題,雖然雙方只約定了“半年時間還款110萬元”,但由于借款到期后二被告并沒有按期還款,其占用原告的資金理應支付利息。對于利息的計算,從2012年8月7日至2013年2月7日的半年期限內,被告應當按照雙方的約定支付利息10萬元;從2013年2月8日至2014年1月22日期間,二被告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即年利率6%,按本金100萬元向原告支付利息;2014年1月23日以后至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前期間,二被告應當按照同樣的年利率6%,按本金80萬元向原告支付利息。關于被告史某某辯稱“該筆借款是我、熊昌彪、陳紅衛(wèi)、婁進勇四個股東在經(jīng)營曾家包高嶺土礦期間用于了投資,這筆錢雖然是我個人借的,應當由我個人來還,但應當由四個人來承擔”的問題,由于該筆借款是被告史某某、吳某某二人向原告所借之款,借支單是被告史某某個人所立,故該筆借款應當由二被告償還。被告吳某某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應訴,不影響對本案的審理。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 ?、第八十四條 ?、第九十條 ?、第一百零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 ?、第二百零五條 ?、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第二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史某某、吳某某應償還原告鄧某借款本金80萬元,從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立即付清。
二、被告史某某、吳某某應按照約定支付原告鄧某半年的利息10萬元;按照其借款時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即年利率6%和本金100萬元向原告支付從2013年2月8日至2014年1月22日期間共349天的利息5.736986萬元;按照上述年利率6%和本金80萬元支付原告鄧某從2014年1月23日起至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前期間的利息。上述利息,從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立即付清。
三、駁回原告鄧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史某某、吳某某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15600元,因本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減半收取案件受理費7800元,其他訴訟費5000元,合計12800元,由被告史某某、吳某某承擔。
審判長:聶其璽
書記員:王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