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鄧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大悟縣人,居民,住大悟縣,原告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大悟縣人,居民,住大悟縣,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忠明,湖北扶輪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被告李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隨縣人,農民,住隨州市隨縣,委托訴訟代理人孫浩,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隨州市人,住隨州市曾都區(q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參與訴訟,代為立案,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代為和解,代為接受法律文書,代為接受履行款項,代為上訴。委托訴訟代理人馮保林,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隨州市人,住隨州市曾都區(q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參與訴訟,代為立案,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代為和解,代為接受法律文書,代為接受履行款項,代為上訴。被告張艷,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神農架林區(qū)人,農民,住隨縣,
原告鄧某某、劉某某與被告李某、張艷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1月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鄧某某、劉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忠明、被告李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孫浩、馮保林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張艷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沒有到庭參加訴訟,本院現已審理終結。原告鄧某某、劉某某訴稱:2016年8月16日,被告的親屬李必武與原告等三人簽訂《投資合同》,合同注明“融資人李必武(甲方)目前和中鐵十一局四公司簽定(漢十高鐵)隨州南郊辦事處椅子山至安居鎮(zhèn),約30公里的高鐵、擋土墻、邊坡、天溝、土石方等工程合同,合同備案號(G1865)號,承包方式:包工包料,該工程總造價柒仟叁佰壹拾伍萬元整,目前該工程已全面開工建設,計劃竣工日期(2017年3月15日)”,約定向原告融資共同建設該項目,甲方每月月前清算本工程造價的8%的紅利分配給乙方,2017年3月21日退回本金,等。2016年9月2日、30日李必武分別收到原告鄧某某投資款100000元、50000元,2016年9月20日、22日李必武分別收到原告劉某某投資款100000元、50000元,李必武均出具收條。之后,李必武沒有依約分紅。李必武將該款投入以隨州市東興建筑工程公司名義承包的中鐵十一局漢十鐵路HSSG—4標項目經理部一分部轉包的工程。2016年11月,李必武車禍死亡。后,原告多次向被告李某、張艷催要無果,要求被告履行償付義務,被告拖欠不付。要求被告向原告支付借款300000元及其利息,從借款之日開始按月息20‰計息至還清之日止。被告李某辯稱,收條不能代表借條,被告李某的父親李必武死亡損失最低有1500000元,李某沒有繼承李必武的遺產。被告張艷未到庭亦未答辯。原告為了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法庭提交如下證據:1.原告身份證復印件,擬證明原告身份鄧某某、劉某某情況。2.戶籍登記證明、隨縣殷店鎮(zhèn)代家灣村委會證明、婚姻登記檔案,擬證明兩被告系李必武的親屬及其身份情況。3.李必武與原告等三人簽訂的《投資合同》、李必武收條4張,擬證明被告親屬李必武向原告鄧某某借款150000元、向原告劉某某借款150000元,用于投資工程承包建設,屬于家庭經營。4.錄音光盤一張,擬證明被告李某接手其父親生前未完成的工程。被告李某沒有向法庭提交證據。被告張艷未到庭亦未向法庭提交證據。被告李某對原告提交的證據1、2、4沒有異議,對證據3有異議,認為只是收條,到底有沒有收到錢不清楚。經原告申請,本院依法調取了沈獻勇、郭軍的證言,原告和被告李某均無異議。本院對原告提交的證據和本院調取的證據分析、認證如下:原告提交的證據1、2、4經核實,與真實情況一致,且被告李某沒有異議,本院予以采信。證據3,結合本院調取的證人證言和證據4,被告李某沒有提交反駁證據支持其異議,可以認定被告之親屬李必武收到原告鄧某某150000元、原告劉某某150000元的事實成立,故本院對證據3予以采信。本院依法調取了沈獻勇、郭軍的證言,原告和被告李某均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被告李某對本案案由提出異議。本院認為,被告親屬李必武與原告等人簽訂的《投資合同》,因合同約定原告不參與管理建設,李必武承包建設和負責按月向原告等人分紅,符合借款合同的實質要件,不屬于投資法律關系,故本院確定案由為民間借貸糾紛。本院經過審理,認定的基本事實如下:2016年8月16日被告的親屬李必武與原告等三人簽訂《投資合同》,同年9月2日、30日李必武向原告鄧某某分別借款100000元、50000元,同年9月20日、22日李必武向原告劉某某分別借款100000元、50000元,李必武均出具收條。李必武將該款投入到隨州市東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包的中鐵十一局漢十鐵路HSSG—4標項目經理部一分部轉包的工程之中。李必武沒有依約向原告還本付息。2016年11月,李必武因車禍死亡。后,原告向被告索要無果,因此成訟。以上事實有李必武簽字的投資合同和出具的收條,原告和被告李某的陳述以及本院調取的證人證言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債務應當清償。本案中,被告的親屬李必武向原告借款的事實有李必武簽字的投資合同和出具的收條為證,其與原告之間形成民間借貸關系成立。被告李某接手其父親李必武承包的工程,屬于依法代為履行合同的行為,對其父親李必武的債務不負有償還責任。被告張艷與李必武系夫妻關系,依法對夫妻存續(xù)期間共同生活的債務負有償還責任。本院認為本案之債務應當由被告張艷償還。關于原告要求按月息20‰計息支付利息的訴訟請求,該訴求之利息低于投資合同的約定,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應予支持。被告張艷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沒有到庭參加訴訟,本院視為其對原告的訴訟事實、訴訟證據和訴訟請求的認可,本院依法可以缺席判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一十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艷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原告鄧某某償還借款150000元及其利息(自借款之日起按月息20‰計算至付清之日為止)、向原告劉某某償還借款150000元及其利息(自借款之日起按月息20‰計算至付清之日為止)。二、駁回原告鄧某某、劉某某要求被告李某承擔責任的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5800元,由被告張艷承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