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松滋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丁在元,湖北豐年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鄧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住松滋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覃海斌,松滋市新江口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張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鄧某某不當得利糾紛一案,不服松滋市人民法院(2016)鄂1087民初95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11月21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張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丁在元,被上訴人鄧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覃海斌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張某某的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一、本案案由應為委托合同糾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396條規(guī)定,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約定,由受托人處理委托人事務的合同。本案審理的焦點是上訴人接受委托后,是否依約將委托人即被上訴人的5萬元投資到松滋市華松鞭桿洞煤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鞭桿洞煤炭公司)。如上訴人完成了委托事項,應依法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如未完成委托事項,上訴人依法返還5萬元。二、上訴人以自己名義向鞭桿洞煤炭公司交納的5萬元投資款,依法應當認定為被上訴人所有。一審認定上訴人占有被上訴人5萬元投資款的事實是錯誤的。1.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是委托代理關系。被上訴人產生向鞭桿洞煤炭公司投資的愿望后,親自完成投資行為即可,無須請托他人幫忙投資。正是因為其本人知道該公司對投資人的范圍有一定限制后,才通過李金平找到上訴人,利用其工作和戶籍的便利條件來幫助自己完成投資的愿望。2.上訴人必須以自己的名義才能完成受托事項。引起本案發(fā)生的關鍵事實是鞭桿洞煤炭公司對投資人的資格限制后,上訴人為了幫被上訴人投資,規(guī)避了投資人的資格限制,以自己名義為被上訴人投資。3.上訴人保管鞭桿洞煤炭公司的投資款收據,是基于收據上是自己的名字,且鞭桿洞煤炭公司只認可自己是投資人。上訴人以自己名義給被上訴人出具收據,是為了說明該投資款是被上訴人的,讓其放心。上訴人在特殊情況下所做出的這些行為,是助于被上訴人享有投資的權利。4.被上訴人不在鞭桿洞煤炭公司的投資人名冊之中是在情理之中,但一審判決以此為理由,認定上訴人沒有為被上訴人在鞭桿洞煤炭公司投資,顯然是錯誤的。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的原因在于沒有將鞭桿洞煤炭公司的融資條件與上訴人受托投資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分析,沒有搞清楚被上訴人為什么要請托上訴人在鞭桿洞煤炭公司投資,上訴人怎么做才能完成投資,以及上訴人是否在主客觀上對被上訴人行使投資人的權利設置了障礙等等。被上訴人就是利用上訴人的柳林沖村民戶籍和村主任身份,進行暗箱操作來進行投資。不巧的是上訴人投資后,煤炭生產效益一直不好,至今未分配利潤,且根據煤炭行業(yè)限產限量和煤礦關停并轉的政策,有可能導致投資款血本無歸,為了挽回自己投資可能造成的損失而轉嫁風險,因此成訟。
二審審理查明,松滋市華松鞭桿洞煤炭有限公司地址位于松滋市××村。
二審審理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認定的一致。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鄧某某口頭委托上訴人張某某幫忙向鞭桿洞煤炭公司入股5萬元,雙方未約定報酬。上訴人張某某陳述入股鞭桿洞煤炭公司只能以柳林沖村民的身份進行,原因在于鞭桿洞煤炭公司與柳林沖村中的部分村民因地質災害發(fā)生糾紛,為了緩和矛盾,鞭桿洞煤炭公司才同意讓部分村民入股。對此,上訴人張某某提交了柳林沖村村委會出具的證明、陳濤的證言等證據證明。上訴人張某某稱將這一情況通過其兒媳李金平告知了鄧某某,并在向鄧某某出具收據時告知了鄧某某入股人名字為張某某,但分紅收益由鄧某某所有。被上訴人鄧某某稱雙方并沒有約定清楚,李金平當時未說明必須以張某某的名義入股,張某某在出具條據時也未說明。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三)》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可以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并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本案中,因鞭桿洞煤炭公司對新入股人員的身份限制為柳林沖村村民,在鄧某某委托張某某時對以誰的名義入股約定不明,委托合同又為無償合同的情況下,張某某以自已的名義為實際出資人鄧某某辦理入股手續(xù)不能視為超越代理權限。2013年6月14日,張某某基于委托關系收到鄧某某的匯款5萬元,2013年7月6日,張某某向鞭桿洞煤炭公司時任會計張家林匯款7萬元,同年7月23日,鞭桿洞煤炭公司向張某某退還2萬元。至此,張某某實際向鞭桿洞煤炭公司匯款5萬元。關于張某某向鞭桿洞煤炭公司匯款的5萬元是否是替鄧某某交納的5萬元入股資金的問題。一方面,上訴人張某某收到鄧某某的匯款之后才向鞭桿洞煤炭公司匯款,時間上有先后順序。另一方面,上訴人張某某在一審中提交了多份證據擬證明在柳林沖村委會與鞭桿洞煤炭公司溝通商議入股事宜時,其提出了想以自己名義幫他人入股5萬元的想法,并得到認可。同時,一審法院調取了鞭桿洞煤炭公司的會計張家林的證言即:“自2013年6月1日至7月6日,我共收到柳林沖村村委會入股資金110萬元。因是先商定了柳林沖村在公司入股的份額,為便于財務處理,在開出收款收據時,將村委會經辦人張愛萍和陳濤的幾次交款日期統一開具為2013年5月26日,并將村委會接受的外來資金在開具收據時分別開具張愛萍5萬元和陳濤6萬元。”被上訴人鄧某某對該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張某某提交的證據可與張家林的證言相印證,能夠證明張某某向鞭桿洞煤炭公司交納的5萬元系其以自己名義幫他人入股的柳林沖村村委會之外的“外來資金”。所謂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損失的事實。張某某在收到鄧某某的5萬元后已將該5萬元匯給了鞭桿洞煤炭公司,鞭桿洞煤炭公司也向張某某出具了收到股金5萬元的收據。因張某某目前并沒有實際占有這5萬元款項,鄧某某請求張某某返還不當得利5萬元沒有事實與法律依據。關于張某某向鄧某某出具收條,未將鞭桿洞煤炭公司向其出具的股本金收據交給鄧某某屬于雙方之間的委托事務,鞭桿洞煤炭公司未對后入股的股東進行工商登記屬于另一法律關系。綜上所述,一審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錯誤,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松滋市人民法院(2016)鄂1087民初953號民事判決;
二、駁回鄧某某的訴訟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525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050元,共計1575元由鄧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郭元亮 審判員 王 茜 審判員 梅運兵
書記員:李迎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