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遵化市東葦店明某苗圃場。
經營者:唐明。
委托代理人:張久江,河北定邦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萬長春,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所地遵化市。
委托代理人:孫春芳,遵化市城關全勝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權為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遵化市東葦店明某苗圃場(以下簡稱明某苗圃場)與被告萬長春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1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關云波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明某苗圃場及其委托代理人張久江、被告萬長春及其委托代理人孫春芳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明某苗圃場訴稱:原告系經營苗圃的合法單位。2017年5月8日,原告與張某1簽訂起樹承攬協議,協議明確約定對斷根、起樹裝車兩個階段的承攬工作價格。原、被告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遵化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裁決認定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顯然是錯誤的。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原被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并由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被告萬長春辯稱:原告于2017年8月8日與被告聯系,被告到原告處上班,每天最低工資200元;2017年8月30日中午,被告在裝車過程中絆倒受傷,原告將被告送到附近醫(yī)院救治,次日到唐山治療,原告將被告的工資給李某,由李某轉交給被告;故原告所訴與事實不符,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請,維持2017-(82)號仲裁裁決。
經審理查明:原告明某苗圃場系個體工商戶,經營范圍為苗木、種子、花卉、種植、銷售、嫁接、服務(以上經營范圍涉及許可經營項目的,應在取得有關部門的許可后方可經營),經營者唐明。
萬長春為申請人,于2017年10月19日以明某苗圃場為被申請人,向遵化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確認勞動關系,遵化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于2017年11月28日出具遵勞人仲案字2017-(82)號裁決書,裁決萬長春與明某苗圃場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明某苗圃場不服該裁決,于2018年1月10日向本院提起訴訟。
上述事實,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
庭審中,原、被告對雙方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fā)生爭議。
原告明某苗圃場認為原、被告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為證明自己的主張成立,提交如下證據:
一、在遵化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審理過程中提交原告明某苗圃場(甲方)于2017年5月8日與案外人張某甲(乙方)簽訂的起樹承包協議,主要內容為:為提高效率和標準化,現將樹下施工交于乙方實施,乙方負責本苗圃的一切起樹上車、斷根等工作,特此協商如下:1、斷根:乙方按照甲方要求,給苗圃內及訂購的定植樹進行斷根工作,海棠800棵、太陽李950棵,規(guī)定斷根保留土球不低于50CM,待工作完成后檢查合格,甲方以每株10元給付乙方。2、起樹上車:乙方按照甲方要求的時間、標準完成起樹任務,所起定植樹土坨達到50CM,保證土坨完整無損壞,甲方以每株12元,如需吊車費用由甲方負責。3、乙方負責施工現場的一切工作,解決百姓糾紛、工作糾紛,保證裝完車,安全離開苗圃地。4、所有工人、短途運輸車輛全部由乙方負責安排,一切責任及事故與甲方無關。5、在工作按標準要求完成后,甲方必須按照此協議商定的價格,付給乙方,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或是少給乙方款項。甲方唐明簽名,并加蓋遵化市東葦店明某苗圃場公章,乙方張某甲簽名。
經質證,被告稱對起樹承包協議不認可,內容不符合情理,沒有具體的承包事項,張某甲沒有履行合同的權利義務,沒有聯系被告工作,是唐明聯系被告并支付工資。
二、證人張某甲在遵化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審理過程中證實:其與原告簽訂起樹承包協議,從原告處承包起樹工作,其委托唐明找被告干活,愿意與被告協商解決被告受傷事宜。
在本案庭審過程中到庭證實:原告將苗圃場的起樹工作承包給證人,由證人找人起樹并裝車,起樹8元錢一棵,如果起樹并負責往外抬10元一棵,找的工人不固定,有活的時候,哪撥工人有空就用哪撥工人;起樹行業(yè)的慣例是沒有固定的工人,大家可以互相借用,當時證人沒有找到工人,所以讓原告代為聯系的被告。被告萬長春的工資由證人發(fā)放。被告在用繩子固定樹的過程中掉下來受傷,是在為證人工作過程中受傷,該工作應該由司機完成,被告受傷后,原告將被告等人的部分工資先行給付了,然后在證人的利潤中扣除,被告的工資由證人給付一部分,由原告代付一部分。
經質證,原告稱證人證言證實被告是在給證人工作過程中受傷,證人通過原告找被告干活,不改變被告的雇主是證人張某甲的事實。原告未指揮被告干活,被告受傷時,原告未在現場,張某2將被告送到新店子醫(yī)院治療。
被告稱證人證言沒有效力,被告與證人沒有勞動關系,與原告存在勞動關系,是原告找的被告工作,工資是200元天,被告受傷后,原告委托李某將剩余的工資給付被告,被告與證人沒有任何關系,不受證人領導、指派。
三、證人張某乙在遵化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審理過程中證實:張某甲與原告簽訂的起樹承包協議是真實的。
在本案審理過程中到庭證實:張某甲是通過證人認識的唐明,原告將苗圃場的海棠和太陽李的起樹工作承包給張某甲,原告與張某甲簽訂起樹協議時,張某乙為證人。起樹工作包含:5月份開始斷根,然后回填,什么時候原告要,張某甲再找工人把樹給拔出來,第一次起樹原告給張某甲的價格是8-10元棵,第二次起樹給張某甲的價格是12元棵。張某甲與原告結賬后,再給工人開工資,第一次的工人是張某1找的,第二次的工人是張某甲讓原告代為聯系的。張某甲按每棵樹8-10元給工人發(fā)放工資。被告受傷時,證人未在現場。被告是在為張某甲起樹過程中受傷。
庭審中,原告陳述:原告無權決定被告的工資數額及如何分配,被告受傷后,別的工人說沒法干活了,經與張某甲協商,從應該支付給張某甲的費用中先行支付給被告工資。原告把起樹的工作承包給了張某甲,張某甲是被告的雇主。被告工作單位是不固定的,誰找就給誰干,有多人找,自己可以選擇,也可以自己決定去還是不去,被告與雇主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勞務關系,不存在勞動關系。
被告主張原、被告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為證明自己的主張成立,在遵化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審理過程中提供如下證據:
一、萬某于2017年10月19日出具的證明,主要內容為:其與萬長春是工友,一起為原告挖樹、裝車,日工資為最低200元。2017年8月30日中午,萬長春在車上裝樹的過程中,不慎絆倒,致萬長春左手、胳膊受傷,萬長春受傷后被老板唐明一同來的伙伴送往醫(yī)院救治,當時萬某在現場,親眼目睹,情況屬實。萬某出庭證實:其出具的證明簽名處是本人所簽,證人平時跟著萬長春干活,萬長春稱挖樹、裝車等雜活是原告安排,萬長春受傷時有三個人管理指揮,但都不認識。證人和萬長春平時工作地點不固定,老板安排去哪里干活就去哪里,工資由唐明發(fā)放,按照7-8棵樹計算,最低200元天,有活的時候就去上班,沒活的時候就不去上班,工資是干完活后現金結算。
二、李某于2017年10月19日出具的證明,主要內容為:其與萬長春是工友,一起為原告挖樹、裝車,日工資為最低200元。2017年8月30日中午,萬長春在車上裝樹的過程中,不慎絆倒,致萬長春左手、胳膊受傷,萬長春受傷后被老板唐明一同來的伙伴送往醫(yī)院救治,當時李某在現場,親眼目睹,情況屬實。李某到庭證實:萬長春為隊長,萬長春安排證人干活,場所不固定,時間不固定,工資按7-8元棵計算,每天最低200元,唐明給發(fā)放工資。原告未給證人發(fā)放過工作服等勞保,萬長春受傷的當天早上由萬長春帶領工人干活,中午的時候唐明到了現場。
本案庭審中,被告萬長春陳述:被告不算原告方的職工,是臨時工,原告有活的時候就到原告處工作,工作過程中,受唐明、張某甲、張某乙的指揮,一般情況下,別人給被告工資,被告再給手下的工人發(fā)工資,原告未給被告投保工傷保險。若兩人同時找被告干活,被告有選擇給誰干的權利,如果家中有事,被告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去干活。原告聯系被告后,在沒有原告任命的情況下,被告自封為隊長,自帶起樹工具到原告處起樹。被告受傷后,原告將被告的工資給李某,由李某轉交給被告。吊車直接上車是8元棵,如果當天賺的錢不足200元,就由原告補到200元。
本院認為:原告明某苗圃場于2017年5月8日與案外人張某甲簽訂的起樹承包協議,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本院予以認定。原、被告雙方當庭陳述與證人張某甲、張某乙、萬某、李某證言相互印證,可以證實被告萬長春自封為隊長,帶領萬某、李某等工人起樹,工作時間、地點均不固定,且被告對工作時間、地點有選擇權,其不受原告的指揮、管理,工資亦不由原告支付,故原被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為維護雙方當事人的正當、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遵化市東葦店明某苗圃場與被告萬長春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
本案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被告萬長春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關云波
書記員: 馮建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