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窝视频Por|午夜精品视频偷拍|网站升级狼友美日韩蜜|国产成人av按摩|天天干天天爽AV|97fuli日韩|亚洲免费一区婷婷日韩亚洲综合一区|加勒比久久综合色|日韩av免费高清不卡一级|国产成人在线资源

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

咨詢熱線 023-8825-6629

遼寧省沈陽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戴振鐸犯玩忽職守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一案

2018-02-18 塵埃 評論0

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刑事判決書



[2005]沈刑(2)初字第16號



公訴機關遼寧省沈陽市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戴振鐸,男,1931年6月8日出生于內蒙古自治區(qū)翁牛特旗,漢族,初中文化,捕前住沈陽市和平區(qū)同澤南街163-2號,原系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總經理、法定代表人;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總經理。因涉嫌犯玩忽職守罪于2004年1月16日被監(jiān)視居住,同年4月2日被依法逮捕,現羈押于沈陽市看守所病犯監(jiān)區(qū)。



辯護人王屴、洪昊瀾,遼寧同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遼寧省沈陽市人民檢察院以沈檢刑訴字[2005]第67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戴振鐸犯玩忽職守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05年2月17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遼寧省沈陽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賀文武、宓世琦、鄭琳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戴振鐸及其辯護人王屴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在開庭審理中,控、辯雙方針對指控的事實、罪名及相關情節(jié),當庭舉證、質證和辯論,被告人作了最后陳述。綜合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的情況及控辯雙方的觀點和理由,本院評判如下:



一、關于起訴指控被告人戴振鐸玩忽職守犯罪部分



1、關于被告人戴振鐸在征地過程中,違反規(guī)定、擅自決定支付中介費人民幣1270萬元的事實:



公訴機關指控:1992年7月被告人戴振鐸在擔任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以下簡稱東北金城公司)總經理期間,經廣東省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時代家私廠經理陳卓林介紹,同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南龍村管理區(qū)簽訂了征地協(xié)議欲開發(fā)商住別墅。該宗土地協(xié)議面積為850畝,其中,以東北金城公司名義同南龍村管理區(qū)簽訂630畝征地協(xié)議,以東北金城公司下屬公司廣東金通電子聯(lián)合總匯名義同南龍村管理區(qū)簽訂220畝征地協(xié)議。東北金城公司先后支付給三鄉(xiāng)鎮(zhèn)建設發(fā)展公司人民幣4300萬元,支付給南龍村管理區(qū)人民幣2106.4萬元,最后實際取得186.7畝土地使用權。被告人戴振鐸決定將此186.7畝土地的土地使用證抵押給當地兩家公司,至今土地閑置十余年。在此次征用土地過程中,被告人戴振鐸分別以東北金城公司和廣東金通電子聯(lián)合總匯的名義與中山時代家私廠經理陳卓林簽訂協(xié)議,后經被告人戴振鐸決定,東北金城公司先后向中山時代家私廠支付中介費人民幣1270萬元。



針對上述指控的事實,控方在庭審中通過宣讀證人證言、出示書證及鑒定材料等方式,向法庭提供了下列證據:



(1)有關被告人主體身份的書證,證明被告人戴振鐸系國家工作人員,其所主管和支配的資產系國有資產。



①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證明該公司經濟性質為全民,法定代表人為戴振鐸。



②東北金城置業(yè)集團出具的情況說明及廣東金通實業(yè)聯(lián)合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證明東北金城置業(yè)集團下屬廣東金通實業(yè)聯(lián)合公司前身為廣東金通電子聯(lián)合總匯;廣東金通電子聯(lián)合總匯是東北金城公司(現東北金城置業(yè)集團的前身)的下屬單位。廣東金通實業(yè)聯(lián)合公司經營性質為聯(lián)營(國有),法定代表人為戴振鐸。



③東北金城公司珠海經濟特區(qū)公司企業(yè)資料查詢結果及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證明該公司經濟性質為全民所有制,主管部門為東北金城公司。



④被告人戴振鐸簽署的東北金城公司任命書,證明東北金城公司總經理戴振鐸任命孔祥臣為珠海公司經理,免去原經理喻小建職務,表明被告人戴振鐸對珠海公司具有領導和人事任免權力。



(2)東北金城置業(yè)集團及其相關單位有關人員的證言,證明東北金城公司購買中山市南龍村土地的經過及付款(包括支付給陳卓林1270萬手續(xù)費)情況,并證明購買土地一事未開會研究,系由戴振鐸個人決定等事實。



①證人戴振祥(東北金城置業(yè)集團總經理)證言,證明由戴振鐸個人決定公司購買土地及付款情況等相關事實:1991年8月底,我到珠海幫助戴振鐸搞房地產至今,負責工程。2003年12月26日,遼寧省企業(yè)聯(lián)合會任命我為東北金城置業(yè)集團總經理,法定代表人。大約1992年4月,戴振鐸司機胡波采購家私時與中山市時代家私廠法人代表陳卓林相識。同年5月份一天晚上,陳卓林與南龍鎮(zhèn)黨委書記吳章賀到我們辦公地,帶來鎮(zhèn)里一塊出讓土地的測繪圖,介紹給戴振鐸,請我們到那談判。后以戴振鐸為首公司去了20多人,發(fā)了一個收費內容表,大概每畝收費34.5萬元,當時我提示這是多收費,后戴振鐸讓我別管這塊地的事,他們辦事時都背著我。有一次胡波找我做南龍土地開發(fā)可行性報告,我看資料發(fā)現每畝出讓金5000元,共186畝,是寫在與中山市國土局簽的一個合同上,我方是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90多畝),廣州市金通電子總匯(90多畝)。此外,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建設發(fā)展公司與上述我們兩個公司各簽一個協(xié)議,轉讓費每畝26.5萬。我們履行了合同,給三鄉(xiāng)鎮(zhèn)建設發(fā)展公司4300萬元,還差600余萬,付給南龍村2528萬,給陳卓林1270萬中介費,實際付款按820畝付的,我們只買了186畝,總計8098萬元。186畝土地使用證押給中山信用租賃公司和中山市信用發(fā)展公司,因欠這兩個單位合資開發(fā)款。買南龍這塊地是戴振鐸個人決定的,當時沒有董事會,沒開會研究,沒有形成文件。南龍地買了以后沒有開發(fā),一直擱置至今快12年了。



東北金城公司珠海經濟特區(qū)公司是1988年或1989年成立的,當時總經理和法人是俞小健,1991年8月戴振鐸任總經理和法人至今。當時珠海經濟特區(qū)公司沒有副經理、董事會或職工代表大會。戴振鐸的經營理念是高度集中,戴振鐸個人說的算,沒有任命副手,因為戴振鐸認為任命副手容易和他抗衡。



②證人王顯義(系原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經理)的證言,證明東北金城公司購買中山市南龍村土地、付款的過程:我是1990年到東北金城農牧場當副場長,1992年10月份調到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任經理,法人代表是戴振鐸。我到后正好組建公司,此前的征地情況我后來見到合同才知道。公司征地630畝,廣東金通電子聯(lián)合總匯征地220畝,共850畝,是一塊地,地點是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南龍管理區(qū),都是山坡地,極少耕地。我們付三鄉(xiāng)鎮(zhèn)建設發(fā)展公司土地轉讓費4300萬元。給農民補償費2500多萬元,給中山市時代家私廠(法人代表陳卓林)中介費1270萬元,實際辦證186.6畝,還差三鄉(xiāng)鎮(zhèn)建設發(fā)展總公司轉讓費600多萬,我認為三鄉(xiāng)鎮(zhèn)和陳卓林收的都不合法。與陳簽的手續(xù)費協(xié)議,實際他根本沒辦手續(xù),還要20畝土地,公司沒給他。



③證人陳卓林(系原中山市時代家私廠經理)的證言,證明其所經營的時代家私廠不是中介和咨詢公司,其與東北金城公司及其下屬公司簽訂委托辦理征地手續(xù)協(xié)議和收取中介費等事實:1992年7月,戴振鐸到三鄉(xiāng)鎮(zhèn)來買地期間我們認識,以后戴讓我?guī)退I地、征地,委托我全權幫他辦理手續(xù),戴振鐸以其公司名義寫了一個授權委托書。我與戴的公司簽了協(xié)議書,明確了責任和義務,一個是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法人代表戴振鐸親自簽的;另一個是廣東金通電子聯(lián)合總匯,是胡立波蓋的個人章。我當時是以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時代家私廠經理的名義與他們簽的協(xié)議書。除了合同規(guī)定外,我們還為他們做規(guī)劃設計,市場調查。我收取總的費用大約1000多萬元,都打入時代家私廠的帳號,具體記不清了,現在沒有原始帳了,收款的名目一個是搬遷費用,再一個協(xié)調各種關系等等。辦證我沒有辦,稅費我沒代他們交,但農民搬遷中花了一些費用是我辦的。當時我們時代家私廠的經營范圍主要是生產家私,不是中介和咨詢公司,與征地沒有什么關系,但征地是戴振鐸托我辦的。



④證人廖秀康(系原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南龍村書記)的證言,證明東北金城公司在南龍村征用的土地一直閑置,南龍村管理區(qū)分別與東北金城公司及時代家私廠簽訂價格為48000元/畝和33000元/畝土地補償費協(xié)議的經過:1992年,中山時代家私廠陳卓林來找我,說他打算在南龍村征地開發(fā)房地產,后來陳卓林帶東北金城公司戴振鐸來南龍村看地,他們在鯉魚嘴坑尾一帶購買800-900畝地。此后,陳卓林召集戴振鐸、我以及南龍村管理區(qū)其他工作人員在時代家私廠分別簽訂了征地協(xié)議。陳卓林以時代家私廠名義與南龍管理區(qū)簽訂了土地補償費為33000元/畝的征地協(xié)議;東北金城公司與南龍管理區(qū)簽訂了土地補償費為48000元/畝的征地協(xié)議。后來東北金城公司匯給南龍管理區(qū)土地補償費2000萬元左右(具體數字以財務帳為準)。戴振鐸來南龍村看地時沒有問過土地價格,陳卓林與南龍管理區(qū)簽訂33000元/畝的征地協(xié)議時,戴振鐸沒有在場。南龍管理區(qū)確定土地補償費為33000/畝時,在南龍村開過村民大會,村民們都同意這個價格,他們對鯉魚嘴至坑尾一帶土地能賣出這么高的價格感到意外。當時,這一帶土地如果出售的話,每畝能賣到20000元左右,因為村民間的土地交易價格是20000元/畝。我們賣完這塊土地后感到特別高興,因為我賣出了比實際價格高出很多的錢。鄰村人認為我們村這塊土地的狀況這么差,都能賣出這么高的價格感到很驚訝,因為我們這塊土地凹凸不平,甚至有山地,沼澤地。同時其還證實東北金城公司在南龍村實際征得多少畝地記不清了,以土地證為準,現在該公司在南龍村征得的土地處于擱荒狀態(tài),一直沒有開發(fā)。



⑤證人鄭觀鉅(系原三鄉(xiāng)鎮(zhèn)建設發(fā)展公司經理)的證言,證明東北金城公司及廣東金通電子聯(lián)合總會,通過其公司征用180余畝土地的事實經過:我公司主要經營土地、房產開發(fā),還有征用土地業(yè)務。當時金城征90多畝,金通征90多畝,共180多畝,是通過我們征的。我公司與金通公司簽訂合同中注明的轉讓費和我說的辦證費及我公司開出的收據中寫的是南龍征地款,三種叫法一回事。集體土地歸農民集體所有,我們只是代辦,不歸我們所有。



(3)下列相關書證,證明東北金城公司在征用中山市南龍村土地過程中與南龍村管理區(qū)簽訂相關合同、協(xié)議,支付相關費用和時代家私廠的中介費,以及該公司征用土地后,至今閑置,并將已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證抵押的相關事實。



①遼寧中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總結二份,證明東北金城公司在征用中山市南龍村土地過程中,支付給相關部門的各項費用及支付給時代家私廠中介費的情況:經審計,該宗土地協(xié)議面積850畝,中山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權面積186.7畝,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珠海公司代該公司支付該宗土地地價款8098.8萬元。其中,支付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時代家私廠1270萬元,上述款項中山時代家私廠已出具收到此款的證明;根據企業(yè)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給時代家私廠1270萬元款項的支付不屬于成本列支范圍。



此外,還有東北金城公司向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有關部門及時代家私廠付款的相關憑證、相應的收款收據等會計憑證復印件在卷證明。



②東北金城公司及廣東金通電子聯(lián)合總會與南龍管理區(qū)簽訂的征地協(xié)議和轉讓商品房用地合同書,證明該公司征用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南龍村土地的事實。



③國有土地使用證、情況說明及抵押合同二份,證明東北金城公司在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征地過程中,僅取得186.7畝土地使用權;該公司用上述土地使用證抵押借款的事實。



④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的企業(yè)登記查詢材料,證明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時代家私廠,經營范圍為木器家具及其制品,不是中介或咨詢機構。



⑤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與陳卓林簽訂的委托書及相關協(xié)議,證明戴振鐸委托其辦理征地的相關事實。



⑥東北金城公司在南龍村征用的186畝土地的物證照片,證明該土地被征用后,至今閑置的事實。



⑦遼寧省公安廳出具的扣押物品、文件清單,證明案發(fā)后,東北金城公司違規(guī)支付給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時代家私廠的1270萬元,已被追繳的事實。



(4)被告人戴振鐸在預審及庭審中均供述,由其決定以代理中介費名義支付給中山市時代家私廠陳卓林1270萬元的事實。



公訴機關據此認定被告人戴振鐸的上述行為觸犯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之規(guī)定,已構成玩忽職守罪。



被告人戴振鐸及其辯護人在庭審質證時,對上述部分證據提出異議或作出補充說明:



被告人戴振鐸對證人王顯義的證言提出,王認為征地過程中支付三鄉(xiāng)鎮(zhèn)和陳卓林的相關款項不合法,但此事由其本人負責,與他無關;對證人廖秀康的證言補充說明,其認為當時土地每畝4.8萬的價格很便宜。



其辯護人提出:證人王顯義的證言,還證明公司購地后做了初步開發(fā);證人陳卓林的證言,證實咨詢費里還包含其他的費用;證人廖秀康的證言是以村民間土地的交易價格來估算村里與東北金城公司的交易價格過高,不符合規(guī)律;三張土地照片,無法證明186畝土地沒有開發(fā)。



辯護人就此起事實向法庭提供了下列相關證據,擬證明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為掛靠企業(yè),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國有企業(yè):



①中國電子器材總公司文件,證明中國電子器材總公司未接收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該公司無主管部門和掛靠單位。



②關于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隸屬關系情況的說明,證明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1991年至1994年無上級主管部門。



③遼寧省企業(yè)集團聯(lián)合會文件即《關于同意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為掛靠企業(yè)的批復》、掛靠協(xié)議書、東北金城置業(yè)集團章程三份材料,證明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為掛靠企業(yè),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國有企業(yè)。



④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文件即《關于報批戴振鐸為東北金城置業(yè)集團總經理的函》、遼寧省企業(yè)集團聯(lián)合會關于戴振鐸任職的決定,證明公司總經理任命由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擬定,上級部門只是形式上的任命。



⑤遼寧省企業(yè)集團聯(lián)合會成員名單,證明遼寧省企業(yè)集團聯(lián)合會為會員制單位,是社團法人。



⑥東北金城置業(yè)集團公司向遼寧省企業(yè)集團聯(lián)合會提交的申請書二份,證明東北金城置業(yè)集團擬將企業(yè)資產的20%作為國有,將80%劃為股份制的請示。



⑦遼寧省企業(yè)集團聯(lián)合會與東北金城置業(yè)集團協(xié)議書,證實東北金城置業(yè)集團為掛靠企業(yè)。



公訴人在庭審質證時對辯護人提供的上述證據提出異議:



對于辯護人提供的中國電子器材總公司文件、關于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隸屬關系情況的說明、遼寧省企業(yè)集團聯(lián)合會成員名單等證據,公訴人認為,企業(yè)的上級主管部門是誰,有無上級主管部門均與企業(yè)的經濟性質無關;對于辯護人提供的遼寧省企業(yè)集團聯(lián)合會文件、協(xié)議書、東北金城置業(yè)集團章程等書證,公訴人認為,上述書證證明了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系掛靠企業(yè)這一事實,掛靠協(xié)議書中明確記載企業(yè)性質為全民所有制,故企業(yè)掛靠與否與企業(yè)經濟性質無關,且上述書證與本案無關;對于辯護人提供的二份申請書,認為企業(yè)20%為國有,公訴人認為,上述書證僅能證明企業(yè)曾有過改變企業(yè)性質的打算,但因其提出的將企業(yè)資產的80%轉為股份制這一作法不符合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規(guī)定而未獲批準,企業(yè)性質依然為全民所有制企業(yè),對此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足以證明;對于辯護人提供的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任命人員文件,公訴人認為,此書證僅能證明被告人的任職情況,不能證明企業(yè)的性質。



上述由控、辯雙方提供的證據,經庭審舉證、質證,本院對控方提供的證據予以確認;辯方提供的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為非國有企業(yè)的相關證據,無法充分證明企業(yè)的經濟性質,與本案無關,故對辯方提供的證據不予認定。



2、關于被告人戴振鐸擅自決定多給付香港堅拿有限公司人民幣610萬元的事實:



公訴機關指控:1991年12月10日,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珠海經濟特區(qū)公司(以下簡稱珠海公司)在珠海市香洲區(qū)情侶路中標了面積為1.83萬平方米的轉讓土地,標的額為人民幣6470萬元。該公司與香港堅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堅拿公司)協(xié)議共同開發(fā),約定出資比例為3:1.在香港堅拿公司轉入珠海公司人民幣1000萬元后,于1992年成立珠海市金城賢玉房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為甲方、香港堅拿有限公司為乙方)。在經營過程中雙方產生矛盾,被告人戴振鐸決定中止合同,并在返還香港堅拿有限公司人民幣1000萬元投資的同時,擅自決定多給付人民幣610萬元作為補償。



針對上述指控的事實,控方在庭審中通過宣讀證人證言、出示書證及鑒定材料等方式,向法庭提供了下列證據:



(1)東北金城置業(yè)集團及其相關單位有關人員的證言,證明珠海公司與香港堅拿公司合作開發(fā)房地產及終止合作的后,由戴振鐸決定除退還1000萬元本金外,還以支付利潤的名義,多給付610萬元的相關事實。



①證人戴振祥的證言,證明其公司與香港堅拿公司合作開發(fā)房地產及后期終止合作,由戴振鐸決定,以支付利潤的名義,多給付黃賢玉610萬元的事實: 1991年8月,珠海市政府土地招標北堤地塊18000平米,同年12月,我們公司中標。當時搞合資開發(fā)有許多免稅和優(yōu)惠政策,所以我們與黃賢玉(香港堅拿公司董事長)合作,成立了珠海金城賢玉房產開發(fā)公司,總注冊6500萬元人民幣。我們投了5500萬,黃賢玉投資1000萬,欠625萬元。黃當時說是用國內投資利潤投的資,資金由梅縣農行直接打到國土局。后雙方產生糾紛,我方提出黃投資未全部到位,差625萬,而且黃提出非法要求,要用北堤土地證再去貸款,我們不同意。因此,我們雙方到珠海市外商投資服務中心解決過糾紛。后在黃的要求下,我們返還她1000萬本金,又加610萬元,共1610萬元。610萬元是以利潤名義給的,當時根本沒有利潤。給黃返錢是由珠海外商服務中心決定的,市領導等人干預,而且戴振鐸又煩黃其人,也就同意了,按25%投資給了1610萬元,即撤資。國家規(guī)定對外商投資,企業(yè)結束才能撤資,戴振鐸同意給黃1610萬元,當時內部沒有董事會,也無上級主管單位,是當時協(xié)商會上定的,戴振鐸一個人去的,沒法也沒人研究。此外其還證實,珠海市金城賢玉房產開發(fā)公司是1992年初設立,法定代表人戴振鐸,企業(yè)至今未年檢,執(zhí)照被吊銷。



②證人黃志明(原系珠海國土局副局長)的證言,證明珠海公司與堅拿公司合作及終止合作后,戴振鐸同意支付黃賢玉1610萬元的事實:1991年,其通過沈陽軍區(qū)駐深圳辦公室主任肖城認識的戴振鐸,通過原珠海市水運公司經理張少明認識黃賢玉。1992年成立珠海市金城賢玉房產開發(fā)公司中外合資企業(yè),戴振鐸董事長,黃賢玉副董事長,戴振祥總經理,工商注冊資本多少我不清楚,黃賢玉出資1000萬元,是從廣州梅洲市農業(yè)銀行貸的款,擔保人是深圳保華集團公司,黃賢玉以后再沒有投資。1993年初,他們合作產生矛盾,黃賢玉就陸續(xù)的往回要錢,一共要回1610萬元。大約在1993年3月前,黃賢玉要回1300萬元;同年底,要回300萬元;1994年初,要回來10萬元??疃际怯芍楹9矩攧臻_出的,轉帳支票有時是黃賢玉及她老公雷殿魁拿,也有經過我替黃賢玉代拿過支票。因為她經常不在國內,讓我代辦,但到銀行后都由黃賢玉辦理。



③證人陳六有(原系珠海市外經委外資科科長)的證言,證明珠海公司與香港堅拿公司產生糾紛后,在雙方調解時因堅拿公司索要資金多而調解未成,后雙方私下簽訂協(xié)議;同時其還證實,雙方股權轉讓未經有關部門審批,不合法的事實:我在市外經委外資科任科長,負責外商投資審批合同,協(xié)調合同糾紛。大約是1992年,黃志明找到我,說黃賢玉是其朋友,與中方合作有糾紛,黃想退出,要出讓給中方25%股權。此事沒有審批,我認為不合法。當時黃賢玉沒到場,由黃志明代理,以后戴振鐸也派了一個代表,具體我記不清了。調解是我主持的,黃方要的錢多,協(xié)調不成,所以沒有達成協(xié)議書或會議記要。我告訴黃志明,你自己搞吧,我沒辦法了,你們通過法律渠道吧。當時,我在協(xié)調時提出,應該是投多少,拿回多少,但認為升值的股權應該拿回不合法,也無依據。黃賢玉撤資不合法,轉讓股權必須審批,他們沒有審批,屬于合同的變更。后來他們協(xié)議我見到過,是黃志明拿來的,我們沒有印證,他們是私下協(xié)議,沒審批。



同時,其還證實,沒有任何人給其指示和打電話,其也沒給戴振鐸打過電話或當面說過讓戴多給付黃賢玉資金。當時黃想繼續(xù)合作,想多要一些投資回報,不想退出,戴不想與黃合作。其曾經提示戴,黃退出就不是合資企業(yè)了,戴說另找人合作。事后,他們私下做出了協(xié)商,終止合作。



④證人曾德鋒(原系珠海市副市長)的證言,證明其未曾給戴振鐸施加壓力,讓戴振鐸多給付黃賢玉資金的事實:東北金城公司與香港堅拿公司鬧糾紛的事我知道,但我與戴振鐸不熟,是經建委副主任黃志明認識的。黃賢玉也是通過他認識的。黃賢玉找我說過此事,我說按合同和法律規(guī)定辦。我對此事沒有批示,明示或暗示給某些人,或者直接打電話及找老戴讓其多給黃一些資金。也沒給他施加過壓力。



(2)審計總結、合資經營合同等相關書證,證明香港堅拿公司因未繳清出資額而違約在先,東北金城公司作為履約方享有追償權,卻多支付給違約方610萬作為給對方的補償,并將此款項列入開發(fā)成本,造成了公司的直接損失610萬元的事實。



①遼寧中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總結二份,其一證明:1992年至1994年1季度末,珠海金城賢玉房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累計虧損994萬元,該公司沒有形成投資利潤,而支付黃賢玉投資利潤款1610萬元是不符合會計核算原則的,其中列入開發(fā)成本的610萬元造成了公司直接損失。其二證明:1992年12月、1993年3月、1994年1月,珠海金城賢玉房產開發(fā)公司以投資利潤款和承包協(xié)議款的名義,先后五筆支付黃賢玉人民幣1610萬元;其中1000萬元作為退還投資處理,610萬元在開發(fā)成本中列支;經查上述款項從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珠海經濟特區(qū)公司帳戶付出,收款單位為珠海賢殿投資咨詢服務公司(黃賢玉為法定代表人)和香港堅拿公司;根據企業(yè)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上述款項的支付,不屬于成本列支范圍,也不屬于正常的利潤分配。



此節(jié),還有珠海公司提供的該公司向黃賢玉支付1610萬元的記帳憑證、收款收據等相關書證佐證。



②合資經營珠海市金城賢玉房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合同書,證明合營雙方分別為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甲方)和香港堅拿有限公司(乙方)。香港堅拿公司作為合營一方,在合營時由于沒有繳清出資額而違約在先,應放棄一切權利,退出合營;東北金城公司作為履約方可以通過有關部門仲裁,解決爭議,追償經濟損失。而戴振鐸不但未按照仲裁程序進行追償,反而決定多支付給堅拿公司610萬元作為給對方的補償,此行為系對國有企業(yè)和國有資產嚴重不負責任的玩忽職守行為。



③珠海市金城賢玉房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在有關訴訟中出具的答辯狀,證明在原告深圳市深華工貿總公司訴被告香港堅拿有限公司及第三人珠海市金城賢玉房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中,第三人表示在與黃賢玉合營時,黃差600余萬投資款未到位的事實,該材料有法定代表人戴振鐸的親筆簽名。



(3)被告人戴振鐸在預審及庭審中的供述: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珠海公司是國有公司,公司的決策權全部歸其負責,公司的設立、經營、人員任用和資金調撥都由其決定,多支付給香港堅拿公司黃賢玉610萬元是由其決定。



公訴機關據此認定被告人戴振鐸的上述行為觸犯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之規(guī)定,已構成玩忽職守罪。



被告人戴振鐸及其辯護人在庭審質證時,對上述部分證據提出異議或作出補充說明:



被告人戴振鐸對證人戴振祥的證言補充說明,以利潤的名義多付黃賢玉610萬元是經營策略,目的想把她清出公司;曾德鋒的證言不真實;審計材料是錯誤的,說我虧損幾百萬不對。



其辯護人提出:證人曾德峰的證言不真實,無法證明其是否給被告人施加過壓力;對審計材料本身沒有異議,但報告只用一段投資時間的經營狀況來審計企業(yè)盈虧不妥。



辯護人就此起事實向法庭提供了下列相關證據:



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與香港堅拿有限公司黃賢玉簽訂的總承包協(xié)議書(草案),證明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按協(xié)議約定應支付給黃賢玉2850萬元。



公訴人在庭審質證時對辯方提供的上述證據提出異議:公訴人認為,該協(xié)議是雙方簽訂的協(xié)議草案,未生效;控方提供的雙方的合作經營合同,證明港方未繳清出資額已違約在先,應退出合營并放棄一切權利,辯方提供的上述協(xié)議是后簽訂的,在前期合同沒有執(zhí)行的情況下,談不上后期協(xié)議的執(zhí)行;相關證人證言以及被告人的供述,證明轉讓股權未經外經貿委批準,是雙方私下的協(xié)議。故此協(xié)議不能作為支付610萬的根據,如果在未產生利潤的情況下,即償付2850萬元,將會給國家造成更大的損失,以此更證明被告人的行為就是不正確履行職責的玩忽職守行為。



被告人戴振鐸及其辯護人對公訴機關指控上述二起玩忽職守犯罪,提出如下辯解和辯護意見:



被告人戴振鐸辨解:①起訴書指控其玩忽職守的事實是1992年發(fā)生,據現在已有十二年,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追訴時效。②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性質是全民企業(yè),企業(yè)從離開部隊后,實際是我個人管理,應屬于民營性質。③支付給陳卓林中介費1270元,但公司得到了增值的土地,土地也不能說是撂荒。④多支付給黃賢玉610萬元確實有錯誤,也是迫于各方的壓力,當時只是想把她攆走,不想讓她分財產,上述二筆支出屬于正常經營范圍。



其辯護人的辯護意見:①東北金城電子工貿公司不是國有企業(yè),被告人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國家工作人員資格。②東北金城公司與中山市時代家私廠之間簽有中介協(xié)議,金城公司付給家私廠中介費并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③由于東北金城公司與黃賢玉產生矛盾,支付一小部分固定的利潤而不按實際出資比例分配,金城公司可獲得較大利益,不應認定被告人多支付了610萬元,就構成玩忽職守犯罪,綜上,被告人戴振鐸不構成玩忽職守犯罪。



上述證據,經庭審舉證、質證,對于控方提供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對于辯方提供的證據,因該證據與雙方簽訂合營合同及合作章程不符且未生效,不具有證明力,故不予認定。根據庭審中對相關證據的質證情況,結合控辯雙方爭議觀點及理由,本院綜合評判認定如下:



(1)經庭審查明:被告人戴振鐸作為國有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在公司征用土地過程中,濫用職權,違反規(guī)定,擅自決定向不具有中介職能的公司支付巨額中介費用1200余萬元,盲目處分國有財產,使國家遭受重大損失;在公司與他人合作經營房地產產生糾紛時,在對方違約的情況下,本應通過正常合法途徑解決糾紛,維護國有公司的正當權益,而作為單位主管人員的被告人戴振鐸,卻不顧國家利益,濫用職權,擅自決定多支付給合作方巨額錢財達600余萬元,使國家遭受重大損失,其上述行為已構成玩忽職守罪。具體理由如下:①有關被告人主體身份的書證,即東北金城公司及其相關下屬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被告人戴振鐸簽署的東北金城公司任命書等證據,證明被告人戴振鐸系國家工作人員,其所主管和支配的資產系國有資產。②證人戴振祥、王顯義、陳卓林等人的證言,證明東北金城公司購買中山市南龍村土地的經過及付款情況,并證明購買土地及支付給陳卓林中介費1270萬元未開會研究,系由戴振鐸個人決定等事實;證人戴振祥、黃志明、陳六有等人的證言,證明東北金城公司珠海公司與香港堅拿公司合作開發(fā)房地產及終止合作的后,由戴振鐸決定以支付利潤的名義,多給付610萬元的相關事實。③審計材料、記帳憑證、收款收據等相關書證,亦證明支付給陳卓林中介費1270萬元及多支付給香港堅拿公司610萬元等相關費用的事實。④被告人供認由其個人決定,支付相應款項的事實。



(2)對于被告人戴振鐸提出本案超過訴訟時效一節(jié),經查,根據刑法規(guī)定,1979年刑法規(guī)定玩忽職守罪法定最高刑為五年,追訴期限應為十年。被告人最后一筆轉款為1994年1月,本案立案時間為2003年11月,符合時效規(guī)定;且其又在2001年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根據法律有關規(guī)定,在追訴期限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后罪之日起計算,故本案符合刑法時效的有關規(guī)定,被告人的辯解不能成立。



(3)對于被告人戴振鐸提出雖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是全民企業(yè),實際是其個人管理,應屬于民營性質以及其辯護人提出東北金城公司不是國有企業(yè),被告人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資格的辯解和辯護意見,經查,東北金城公司及其關聯(lián)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確定企業(yè)性質為全民所有制,本院認為,企業(yè)的經濟性質,須由法定機關依照法定程序依法認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是國家授權對企業(yè)經濟性質認定的法定機關,它依法對企業(yè)的出資狀況及驗資報告等相關材料進行審核,確認企業(yè)性質并頒發(fā)營業(yè)執(zhí)照。企業(yè)的經濟性質應以國家工商管理部門頒發(fā)的營業(yè)執(zhí)照確定的企業(yè)經濟性質決定,故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上述觀點不能成立。



(4)對于被告人戴振鐸及辯護人提出支付1270元和610萬元兩筆相關費用屬于企業(yè)正常經營范圍并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公司得到了增值的土地,后期可獲得較大利益,不構成玩忽職守罪等相關辯解和辯護意見,經查,庭審中出示的相關證言及書證,證明被告人身為國有企業(yè)的主管人員,在管理和支配國有資產的過程中,未正確履行職責,違反國家規(guī)定,濫用職權,在未進行資質審查的情況下,擅自決定與不具有中介資格的企業(yè)簽訂委托征地協(xié)議,并違反財務制度,以代理中介費的名義支付不合理的高額費用;此外,在與他人合作經營產生糾紛后,身為國有企業(yè)的負責人,作為履約方,不但不代表企業(yè)按合營合同規(guī)定的條款,經過仲裁等法律程序,向違約方行使追償權,反而在退還對方投資款外,還違反財務制度,以投資利潤款和承包協(xié)議款的名義,多支付他人巨額費用,以上共計造成國家重大損失達1800余萬元,其行為已構成玩忽職守罪,故對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上述意見,無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采納。



綜上,被告人戴振鐸身為國有企業(yè)的主要負責人,玩忽職守,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其行為均已構成玩忽職守罪。公訴機關對本項指控的事實和罪名成立。



二、關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部分



公訴機關指控: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被告人戴振鐸在擔任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總經理期間,由其決定采取用房產作抵押并支付高額利息的手段,以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名義,向社會非法吸收巨額公眾存款共計人民幣2618萬元,用于本單位的經營活動,至今尚有人民幣2398萬元未還。



針對上述指控的事實,控方在庭審中通過宣讀證人證言、出示書證及鑒定材料等方式,向法庭提供了下列證據:



(1)相關書證,證明被告人戴振鐸系單位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



①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證明該公司經濟性質為全民所有制,法定代表人系戴振鐸。



②珠海金城企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證明該公司經濟性質為全民所有制,法定代表人系戴振鐸。



(2)下列證人證言,證明由戴振鐸決定,以支付高額利息及房產作抵押的方式向社會人員籌款,集資人出資情況以及珠海金城房地產開發(fā)公司償還集資款的相關事實。



①證人田啟瑞(原系珠海遼都公司經理)的證言,證明戴振鐸讓其向社會人員籌款的經過:1992年6月份,我們總公司領導來珠海檢查工作時,考察了三海大廈基礎設施,認為三海大廈很有發(fā)展前景,當年就陸續(xù)給三海大廈投資2600萬元,到現在連本帶利共6000萬元,一分錢都沒有收回來,我們總公司很著急,我就經常去找戴振鐸經理催要投資款,戴總是推托。2001年是戴公司最困難時期,職工工資都發(fā)不出來,水電費也交不上了。有一天我去戴振鐸辦公室催款,他和我說:“你在珠海認識人多,朋友也多,幫我借點錢,高點利息沒關系,利息6%到8%都行,我這有房子作抵押,借來的錢下到公司財務帳上,由財務出發(fā)票。錢到了,先把你們公司錢扣下不就行了,只要有錢渡過難關,我很快就能緩過勁來?!备呦⒔杩钊谫Y是戴自己決定的。我是通過認識的朋友和熟人在社會上借的款,從2001年4月到2003年11月份止,經我手高息借款的有10人,共借款2925萬元,現在連本帶利還565萬元,還差2360萬元沒有還上。具體有:向付曉梅借款60萬元,已還本付息17.2萬元;向李靜借款100萬元,已還本付息78萬元;吳蘭萍借款40萬元,已還本付息5萬元;孫瑩借款40萬元,已還本付息22萬元;鄒克勤借款1000萬元,已向香洲區(qū)人民法院訴訟;莊銘亮借款900萬元,已還本付息100萬元。經我手高息借的款基本都用房子作抵押了,具體辦理是由戴振鐸公司售房部辦的,抵押合同戴審批。



②證人莊銘亮(原系東南亞船務有限公司職員)的證言,證明其經田啟瑞介紹向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存款的事實:大約是2001年,田啟瑞和我說,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開發(fā)的三海大廈資金短缺,現在需要借些錢,你們有錢投點,利息是6%,有房子作押,我和我太太商量就同意了。2001年10月間借給他們公司第一筆是200萬元人幣,按6%利息,實借176萬元,用房子作抵押。第二筆是2002年3月間借給他們200萬元,按6%利息,實借176萬元,用房子作抵押。第三次是2002年10月間,借給他們公司100萬元,實借88萬元,按6%利息,用房子作抵押,以上三筆借款時間都是兩個月,按公司出具的票據是500萬元,實際我拿出440萬元。這期間還本金100萬元。第四次是2003年12月6日,500萬元是實的沒扣利息,時間是三個月,用土地作抵押,給個房產證,已經抵押過,讓廣州已查封。這四次借款一共拿利息5次,共108萬元。我是在他們公司售樓處把錢交給公司財務,在公司二樓是戴振鐸和田啟瑞一起接待我的,戴總和我們說現在公司處于困境時期,拿出房地產權證(粵房地證字第1214363號)作抵押。



③證人鄒克勤(原系珠海市教委職員)的證言,證明其向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存款的事實:我一共借給珠海公司資金三次。第一筆借給珠海公司資金200萬元,沒有利息,珠海公司給我寫了承諾書,內容是: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將我公司房產金海樓及碧海樓七套商品房全部手續(xù)及產權抵押給鄒克勤,到期我公司償還200萬元整,對方將全部手續(xù)退還我公司,如特殊情況順延得提前取得對方同意,否則每天罰款1000元人民幣,特此承諾。第二筆借款金額為1000萬元,坐扣利息后實到位800萬元,承諾書內容為:公司將所開發(fā)的房產三海大廈金海樓共計26套商品銷售給鄒克勤,合計人民幣1000萬元,同時向鄒克勤借人民幣1000萬元,借期三個月,到期還人民幣1000萬元,如違約,不能按規(guī)定日期還款給對方,除按日加罰3%罰金外,我公司上述房產歸鄒克勤所有,并負責辦理有關法律手續(xù),特此承諾。第三筆借款金額為60萬元,承諾書內容為:公司將開發(fā)的房產三海大廈銀海樓2套商品房銷售給鄒克勤,合計人民幣60萬元,到期還款。如不能按規(guī)定日期還款給對方,我公司上述房產即歸鄒克勤所有,特此承諾。這三次借款扣出利息實到位1168萬元,按借款收據和承諾是1368萬元,現在沒還回來。



④證人李靜(原系珠海個體營運者)的證言,證明其向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存款的事實:大約2002年1月份,珠海金城企業(yè)集團工作人員田啟瑞找到我說:“現在公司資金周轉困難,你有沒有錢借給我們公司,給你高利息,借款二個月,月利息6%,并且先扣利息,用公司的三海大廈房產做抵押,到期一次還本金”。我一共分三次集資100萬元。第一次是2003年1月末,集資40萬元,按月息6%扣下4.8萬元,余下35.2萬元交給財務部,然后他們給我開了一個預售房產收據40萬元和一個承諾書,約2003年3月份,將本金40萬元歸還給我。第二次是2002年4月份,集資30萬元,當時給我出了一個承諾書,一份購房合同,一張預售房產收據。以后給了我?guī)状卫?,具體數字我記不清了,到期后本金沒有還給我。第三次是2002年6月份,集資30萬元,當時直接扣下利息5萬元,到期后,本金一直沒有還給我。到現在為止珠海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還欠我本金加上利息一共是40萬元。



⑤證人付小梅(原系廣東省中醫(yī)院珠海醫(yī)院醫(yī)生)的證言,證明其向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存款的事實:大約2001年12月,朋友孫瑩跟我說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想搞高息集資借款,月息6%,時間二個月,先扣利息,到期還本。我感覺有利潤可掙,決定向公司集資。我共分三次集資80萬元。第一次是2001年12月,我向該公司集資20萬元,當場扣利息2.4萬元,二個月后到期還給我本金20萬元。第二次是2002年5月,集資30萬元,當場扣掉利息3.6萬元。第三次是2002年7月,集資30萬元,當時坐扣利息3.6萬元。該公司在集資到期間還給我本金一共是30萬元,到現在為止如果不計算利息還有50萬本金沒有還給我。另外我手里有二份該公司的承諾書,二份售房合同書、及售房收據。



⑥證人孫瑩(原系珠海接奏軟件開發(fā)公司職員)的證言,證明向珠海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存款的事實:大約2002年5月,珠海金城企業(yè)集團工作人員田啟瑞跟我說,公司想搞點集資,高利息,集資二個月,月利息6%計算,先扣利息到期一次還本金。我當時感覺到這個集資挺誘人的,所以我想投一點錢。由于我與珠海金城戴總有過接觸,我又直接到公司找到他說我的集資部分利息能否再高一點,當時戴總同意我的利息按10%計算付給我。我一共分二次集資40萬元。第一次是2002年5月10日,集資20萬元,當場扣下二個月的利息,按10%計算4萬元。公司給我出了一份承諾書,一份房產合同。第二次是2002年8月10日,集資20萬元,當時按10%利息扣下利息4萬元。公司又給我出了一份承諾書,一份房產合同。以后公司還我?guī)状五X,具體每次多少錢我記不清了,如果不算利息還欠我18萬元。



⑦證人吳蘭萍(原系原珠海匯海公司職員)的證言,證實其向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存款的事實:大約在2002年9月份,我的朋友孫瑩和我說,珠海金城三海大廈要集資,利息6%,還有房子作抵押,我就相信了。我共集資40萬元人民幣,按兩個月借款扣息4.8萬元,當時交現金35.2萬元。后期給我5萬元,本金還欠我30.2萬元。當時他們公司還給我出具房產抵押承諾書,又給我開了售房收據,我到房產部門調過檔,這個房子已經抵押出去了。



(3)相關書證,證明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不具備吸收公眾存款業(yè)務資格及該公司吸收存款的具體數額。



①中國人民銀行珠海市中心支行出具的《關于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主體資格認定的復函》,證明該公司未獲得金融監(jiān)管機構批準其金融機構業(yè)務經營許可,不具備吸收公眾存款業(yè)務資格。



②遼寧中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遼中衡審字(2004)第0065號《關于對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高息借款情況的審計報告》,證明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以利率為月息8-10%,向孫瑩等6人的高息借款本金余額,共計2398萬元。上述資金進入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帳戶后,與該公司其他來源的資金混用于公司經營,資金去向無法確定具體對應事項。



③遼寧中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關于對遼中衡審字(2004)第0065號審計報告的補充說明》,證明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向孫瑩等6人的高息借款本金總金額,共計2618萬元。



④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提供的記帳憑證、收款收據,證明該公司吸收莊銘亮等6人存款的準確數額。



⑤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出具的情況說明,證明該公司用三海大廈部分樓房作為抵押物,向莊銘亮等6人借款的事實,且情況說明上有該公司負責人戴振鐸的親筆簽名。



⑥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提供的借款情況表,證明該公司吸收莊銘亮等6人存款數額及還款情況。



⑦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出具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房地產抵押(按揭)登記表及承諾書等書證,證明該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同時與集資人簽訂買賣合同或出具承諾書,用三海大廈部分房地產作抵押物,向集資人集款的事實,而其抵押的房產已先期抵押給銀行貸款。



(4)被告人在預審及庭審中供述:由其決定讓田啟瑞聯(lián)系給公司借款,借款利息月息8%左右。大約有20-30戶都是由田啟瑞介紹來的。每次轉款付(扣)利息都是田啟瑞一人經手親自辦理,我只是在借款手續(xù)上簽個字。借款主要用于還公司的欠款,支付職工工資及公司日常費用。



公訴機關據此認定被告人戴振鐸的上述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被告人戴振鐸及其辯護人在庭審質證時,對上述部分證據提出異議或作出補充說明:



被告人戴振鐸提出:證人孫瑩、付曉梅等人的證言,證實是單位向其借款,不是集資。



其辯護人提出: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只能證明戴振鐸是單位的法定代表人,無法證明是非法吸收存款的直接責任人;證人田啟瑞的證言,證實是找熟人借款,說公司吸收存款不準確;證人孫瑩、付曉梅、吳蘭平、李靜、鄒克勤、莊銘亮證言,只證明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向其借款,不是存款,田啟瑞負責借款及相關事宜,戴振鐸不是直接責任人;對審計報告本身無異議,但相關的記帳憑證表明是借款。



辯護人就此起事實向法庭提供了下列相關證據:



(1)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珠海市香洲區(qū)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珠海仲裁委員會裁決書等六份書證,均證明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向上述六人借款,被確定為民間借款;



(2)證人田啟瑞證言,證明其是珠海東北金城房屋開發(fā)公司的工作人員。



控方在庭審質證時,對辯護人提供的上述書證提出異議:



公訴人認為民事判決書、裁決書,是相關部門在民事訴訟中,依據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的原則,認定企業(yè)采取支付高額利息等手段向特定的某一個人借款的事實進而作出的相關裁決,相關事實的認定帶有片面性。本院指控的是企業(yè)采取支付高額利息等違反金融管理法規(guī)的手段,非法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的事實,上述基于民法作出的裁決并不影響本案刑事訴訟的審理,同時上述書證,也同樣證實被告單位向部分存款人吸收具體存款的數額。對于辯護人出示的田啟瑞證言不表異議。



被告人戴振鐸及其辯護人對公訴機關指控犯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提出如下辯解和辯護意見:



被告人戴振鐸辯解:不是向社會吸收公眾存款,當時公司困難,只是向五、六個朋友借款,不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辯護人提出如下意見:①本案所涉六筆借款系由珠海東北金城房屋開發(fā)公司與公民個人之間的普通借貸,系單位與公民之間的借貸關系,公訴機關沒有認定單位構成犯罪而認定被告人戴振鐸個人犯罪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②本案六名借款人與珠海東北金城房屋開發(fā)公司之間的借貸行為,均被人民法院和仲裁機關確認為民間借貸。③本案所涉六名借款人與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之間的借款行為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田啟瑞,不是本案被告戴振鐸,六人均系田啟瑞的朋友,均由其負責辦理與借款相關的一切手續(xù)。④公司借款的目的是為公司房地產項目的經營,不是以借款本身為盈利目的,以盈利為目的系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要件之一。⑤六位借款人不構成本罪所指的“公眾”,借款人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既沒有向社會廣泛宣傳,又非向與公司毫無關系的社會公眾借款,而是在公司開發(fā)方地產資金周轉困難時期,由公司管理人員田啟瑞介紹其朋友向公司的投資行為。綜上,被告人戴振鐸不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上述由控、辯雙方提供的證據,經庭審舉證、質證,本院對控方提供的證據及辯方提供的證人田啟瑞的證言予以確認;對辯方提供的書證,不予認定。根據庭審中對相關證據的質證情況,結合控辯雙方爭議觀點及理由,本院綜合評判認定如下:



(1)經庭審查明:被告人戴振鐸在擔任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總經理期間,公司由其決定采取用房產作抵押并支付高額利息的手段,向社會非法吸收巨額公眾存款,用于公司經營活動。被告人戴振鐸作為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具體理由如下:①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等書證,證明被告人戴振鐸系全民所有制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及總經理。②證人田啟瑞的證言,證明由戴振鐸決定,以支付高息及房產作抵押的方式向社會人員籌款的事實;證人莊銘亮、鄒克勤等人的證言,證明珠海金城房地產開發(fā)公司向其借款付息的事實。③金融部門出具的《關于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主體資格認定的復函》,證明該公司未獲得金融監(jiān)管機構批準其金融機構業(yè)務經營許可,不具備吸收公眾存款業(yè)務資格。④審計報告、財務記帳憑證、收款收據及借款情況表等相關書證,證明公司以利率為月息8-10%,向孫瑩等6人的高息借款的數額及還款情況。⑤該公司出具的抵押借款情況說明、商品房買賣合同及承諾書等書證,證明該公司用商品房作抵押借款的事實,且其上有戴振鐸的親筆簽名,同時也證明被告人戴振鐸系單位上述行為的直接主管人員。



(2)對于被告人戴振鐸提出不是向社會吸收公眾存款及其辯護人提出公司向六人借款,是法人與公民個人之間的普通借貸關系,并被法院及仲裁機構確認為民間借貸的相關辯解和辯護意見,公訴機關認為,先期做出的相關判決書與裁決書,是相關部門在民事訴訟中,依據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的原則,僅是就單一的借款行為做出的有關裁決。后本案經司法機關偵查,起訴指控的是該公司采取支付高額利息等違反金融管理法規(guī)的手段,非法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的事實,上述基于民法作出的裁決并不影響本案刑事訴訟的審理,同時上述書證,也同樣證實被告單位向部分存款人吸收具體存款的數額。故本院認為,公訴機關的上述意見成立,應予支持;對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上述觀點,不予采納。



(3)對于辯護人提出公訴機關沒有認定單位構成犯罪,而認定被告人戴振鐸個人犯罪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以及該公司向六人借款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應是田啟瑞而不是戴振鐸的辯護意見,經查,證人田啟瑞的證言證實是被告人戴振鐸決定并授意讓其為公司高息吸收存款,公司出具的抵押借款情況說明、商品房買賣合同及承諾書等書證上均有戴振鐸的親筆簽名,上述證據表明,被告人戴振鐸作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決定、授意并實施上述的相關行為,應認定為單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至于公訴機關未指控單位犯罪一節(jié),按照不告不理的原則,并不影響追究被告人戴振鐸作為單位犯罪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的刑事責任。故對辯護人的上述意見,不予采納。



(4)對于辯護人提出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沒有向社會廣泛宣傳,又非向與公司毫無關系的社會公眾借款,而是由公司管理人員田啟瑞介紹其朋友向公司的投資行為,不構成本罪所指的“公眾”的辯護意見,經查,相關證人證實,向該公司集資借款的還有社會其他相關人員,并非僅是經田啟瑞一人介紹,證人付小梅即是如此。因此,該公司吸收存款的信息已通過多種途徑向社會公眾散播,其吸收存款的對象也是面對不特定的社會公眾,此節(jié)從證人田啟瑞的證言、被告人本人曾做過的供述以及單位的借款情況表等書證,亦能間接佐證該單位向社會不特定多數人吸收存款的客觀事實;故對辯護人的上述意見,不予采納。至于辯護人提出公司借款的目的是為公司房地產項目的經營,不是以借款本身為盈利目的,以盈利為目的系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要件之一的辯護意見,因刑法規(guī)定構成本罪是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而非要求必須具有一定目的才構成犯罪,故辯護人的上述意見無法律依據,本院亦不予采納。



綜上,本院認為,被告人戴振鐸在擔任國有公司總經理期間,違反國家金融管理制度,公司由其決定采取用房產作抵押并支付高額利息的手段,向社會非法吸收巨額公眾存款,被告人戴振鐸作為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公訴機關對本項指控的事實及罪名成立。



此外,辯護人還提出公訴機關對本案被告人提起訴訟的訴訟程序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辯護意見,本院審查認為,本案公訴機關曾于2004年9月提起公訴,后以被告人有新的犯罪事實及相關證據需要補充為由向本院要求撤回起訴。2005年2月,公訴機關在改變原起訴事實及補充新的證據情況下,再次向本院提起公訴。上述情形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故辯護人的上述意見,不能成立。



本院認為,被告人戴振鐸作為國有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在公司征用土地過程中,濫用職權,擅自決定向不具有中介職能的公司支付巨額中介費用1200余萬元,使國家遭受重大損失;在公司與他人合作經營房地產產生糾紛時,在對方違約的情況下,本應通過正常合法途徑解決糾紛,維護國有公司的正當權益,而作為單位主管人員的被告人戴振鐸,卻不顧國家利益,濫用職權,擅自決定多支付給合作方巨額錢財達600余萬元,使國家遭受重大損失,其上述行為已構成玩忽職守罪。同時,珠海東北金城房產開發(fā)公司在未獲得金融監(jiān)管機構批準其金融機構業(yè)務經營許可,不具備吸收公眾存款業(yè)務資格情況下,向社會不特定的多人吸收存款,被告人戴振鐸作為該公司的直接主管人員,決定、授意他人進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對被告人戴振鐸的上述犯罪,應根據案件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分別依照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及數罪并罰的原則依法判處。依據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三十一條、第六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戴振鐸犯玩忽職守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按照數罪并罰原則,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



(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4年4月2日起至2011年4月1日止;罰金于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三個月內繳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直接向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兩份。



審 判 長 朱 曉 光



審 判 員 于 瀅



審 判 員 張 勇



二○○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書 記 員 邊 鋒



記 錄 員 張 林 林

評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

發(fā)表評論

評論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