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吉林省宏大名特美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住所地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qū)大經路18號。
法定代表人王士利,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尹克林,黑龍江正林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邊某某。
委托代理人康靜生。
原審第三人康靜生。
上訴人吉林省宏大名特美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大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邊某某、原審第三人康靜生仿冒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綏化市中級人民法院(2010)綏中法民三初字第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1年4月27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1年5月1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宏大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尹克林,被上訴人邊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原審第三人康靜生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二審中,各方當事人均未向本院舉示新的證據。經審查,本院對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我國法律對規(guī)范企業(yè)經營行為,防止商品、服務混淆等有著嚴格而又明確的規(guī)定?!斗床徽敻偁幏ā返诙l第一款規(guī)定:“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yè)道德?!痹摲ǖ谖鍡l還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采用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yè)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等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痹谧陨砗戏嘁媸艿角趾Φ那樾蜗?,宏大公司有權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疾毂景负甏蠊咎崞鸬姆旅凹m紛訴訟,綜合各方當事人訴辯主張,本案爭議的焦點在于涉案兩家過橋米線店是否為邊某某實際經營、邊某某是否擅自使用宏大公司企業(yè)名稱及應否承擔責任的問題。結合本案具體情況,從工商登記形式上看,涉案“望奎縣望奎鎮(zhèn)志剛云南過橋米線店”和“望奎縣望奎鎮(zhèn)宏達云南過橋米線”兩家餐飲服務企業(yè)業(yè)主為邊某某,但在一審及二審訴訟中,康靜生已明確說明,其系前述兩家餐飲企業(yè)的實際經營者,借用邊某某的下崗證明、身份證件等辦理了有關申請開辦手續(xù),邊某某并沒有參與實際經營。對此,康靜生還舉示了其所開辦的過橋米線店鋪附近鄰居及行政執(zhí)法、衛(wèi)生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證言予以證實。宏大公司雖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提出異議,但并未舉示相反證據予以推翻。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應確認康靜生為涉案兩家云南過橋米線餐飲企業(yè)的實際經營者。此外,康靜生與宏大公司簽訂獨家代理合同,依約支付了價款,亦有權依照合同約定對外開設加盟分店,管理下屬加盟分店。在涉案兩家云南米線店的實際經營者康靜生具有宏大公司合法授權,其使用的宏大公司標識和授權證書具有合法來源,宏大公司對此亦已知曉的情形下,宏大公司僅以營業(yè)執(zhí)照上登記的業(yè)主邊某某為被告,主張由邊某某承擔不正當競爭侵權責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宏大公司提起本案訴訟的性質為知識產權民事糾紛,而康靜生為達到不交稅或少交稅的目的,借用邊某某的身份證、下崗證等證件變造授權許可合同辦理工商登記等行為,應當由國家稅務、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行政機關依法處理,不屬本案管轄及審理范圍。此外,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6條第2款的規(guī)定:“營業(yè)執(zhí)照上登記的業(yè)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業(yè)主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痹瓕彿ㄔ阂缆殭嘧芳涌奠o生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雖有不當,但對本案事實認定及裁判結果沒有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本院對此予以維持。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馬文婧
代理審判員 劉淑敏
代理審判員 李銳
書記員: 付興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