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信宜市人民檢察院
起 訴 書
信檢公訴刑訴〔2019〕540號
被告人黃某甲,女性,1978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4409211978******,漢族,小學(xué)文化程度,戶籍所在地廣東省信宜市,住信宜市**鎮(zhèn)**村**號,因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5月8日被信宜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13日經(jīng)本院批準,于同日被信宜市公安局逮捕。
本案由信宜市公安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黃某甲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8月12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9年8月15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人,已告知被害人有權(quán)委托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于2019年9月13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因本案部分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本院于2019年9月27日退回偵查機關(guān)補充偵查,偵查機關(guān)于2019年10月25日補查重報。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2009年開始,被告人黃某甲以“黃珍”、“劉燕”、“黃玉玲”、“成妹”、“成梅”、“葉梅”、“葉秀”、“黃梅”、“葉梅玲”、“李秀”、“葉梅秀”、“葉恩”、“葉青”、“陳梅”、“陳某梅”等虛假姓名身份,以談婚名義通過陸某某(已死亡)、“阿英”和其他人介紹認識多名男性被害人,由陸某某及其丈夫葉某甲(另案處理)、女兒葉某乙(另案處理)扮演其家人,再以身體不舒服、家人去世、家人生病、生育孩子、學(xué)車、買房、考資格證等各種虛假理由騙取被害人財物。黃某甲把被害人鐘某某給其使用的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銀行卡(卡號62284811713976******)和鐘某某提供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賬號(6221885921000******)用于接收被害人的轉(zhuǎn)賬,然后讓其男友陸某甲和被害人鐘某某、黎某甲幫忙取款給她。黃某甲把詐騙所得款項(包括被害人給的現(xiàn)金和轉(zhuǎn)賬的資金)現(xiàn)金存入自己的兩個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存折(賬號:80010001629******、80010000910******)。具體詐騙犯罪事實如下:
1、2009年,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陸某某介紹以“黃珍”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文某某,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文某某共約18萬元。
2、2010年,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劉燕”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鐘某某,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鐘某某共約20萬元。
3、2012年年初,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葉恩”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韋某甲,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韋某甲約20萬元。
4、2012年3月,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黃玉玲”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邱某某,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邱某某共約36.2萬元。
5、2013年5、6月,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成妹”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楊某某,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楊某某共約26萬元。
6、2015年,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黃梅”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甘某某,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甘某某共約7萬元。
7、2015年9月,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胡某某的介紹以“葉梅”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賴某某,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賴某某共約20萬元。
8、2015年9月,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黃梅”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潘某甲,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潘某甲共約2萬元。
9、2015年下半年,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葉秀”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黃某乙,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黃某乙共約20萬元。
10、2015年12月,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葉梅”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何某某,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何某某共約5萬元。
11、2015年年底,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成梅”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文某乙,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文某乙共約10萬元。
12、2016年,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葉梅玲”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呂某某,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呂某某共約7萬元。
13、2016年年初,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葉梅秀”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潘某乙,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潘某乙共計55456元。
14、2016年4月,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葉梅”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陳某甲,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陳某甲共計17500元。
15、2016年7月,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許某甲介紹以“葉梅”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許某乙,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許某乙及其父親許某丙共約34790元。
16、2016年8月,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陸某甲介紹以“李秀”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黎某甲,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黎某甲共約116300元。
17、2016年12月,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陳梅”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吳某甲,之后詐騙吳某甲通過其兒媳方某某轉(zhuǎn)賬的5000元。
18、2017年,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許某甲介紹以“葉妹”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梁某甲,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梁某甲共約14萬元。
19、2017年,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許某甲介紹以“葉梅”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溫某某,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溫某某共計2萬元。
20、2017年5、6月,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陸某甲介紹以“葉梅”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韋某乙,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韋某乙共計27800元。
21、2017年9月,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葉青”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葉某丙,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葉某丙共約4萬元。
22、2018年7月,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陳梅”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陳某乙,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陳某乙共計10500元。
23、2018年10月,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陳某梅”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被害人羅某某,之后以各種虛假理由詐騙羅某某共計24100元。
24、2019年年初,被告人黃某甲經(jīng)人介紹以“陳梅”的虛假姓名身份認識梁某乙,騙取梁某乙母親林某某給的利是、定金共計3211元。
綜上,被告人黃某甲詐騙文某甲等25名被害人合計約2406657元。
另查明,被告人黃某甲于2019年5月7日被抓獲歸案。
再查明,黃某甲的兩個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帳戶(賬號:800100009********、800100016********)的存款余額分別為250萬元、50254.56元,已被公安機關(guān)申請凍結(jié)。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蘋果手機1臺、諾基亞手機1臺、存折4本、銀行卡1張等物證;2.指認材料、銀行賬戶交易記錄、存款憑證、銀行賬戶查詢結(jié)果等書證;3.證人陸某乙、許某甲、胡某某、方某某、陳某丙等人的證言;4.被害人文某甲等25人的陳述;5.被告人黃某甲的供述與辯解;6.辨認筆錄;7.視頻光碟9張。
本院認為,被告人黃某甲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他人財物共計2406657元,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yīng)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zé)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信宜市人民法院
檢察員:李舸
2019年11月14日
附:
1.被告人黃某甲現(xiàn)羈押于茂名市第一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8冊、視頻光碟9張。
3.涉案的存折3本、手機2臺、銀行卡1張,隨案移送。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