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 訴 書
滬靜檢訴刑訴〔2019〕2號
被告人高某某,男,1960年**月**日生,公民身份號碼:3101071960********,漢族,高中文化,上海**物業(yè)有限公司經理,戶籍在上海市靜安區(qū)**路**弄**號**室,住上海市長寧區(qū)**街道**弄**號**室。
被告人顧某某,女,1958年**月**日生,公民身份號碼:3101091958********,漢族,初中文化,已退休,戶籍在上海市靜安區(qū)**路**弄**號**室,住上海市虹口區(qū)**路**弄**號**室。
上列二名被告人均因涉嫌合同詐騙罪于2017年3月28日由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取保候審,2018年3月28日由本院決定繼續(xù)取保候審,2019年3月27日由本院決定解除取保候審。
本案由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高某某、顧某某涉嫌合同詐騙罪罪,于2018年3月27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次日已告知二名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二名被告人均同意本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經依法審查查明:
被告人高某某、顧某某于2002年10月注冊成立上海**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置業(yè)公司”),注冊資金500萬。**置業(yè)公司由高某某妻子吳某某占股90%,顧某某占股10%,吳某某擔任法定代表人,實際由高某某和顧某某控制和經營。
普善路641號至661號房屋原權利人為上海閘北區(qū)**供銷公司,系劃撥用地的工廠房屋。2002年11月20日,閘北區(qū)**供銷公司與**置業(yè)公司簽訂《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將上述房屋以302.99萬元轉讓給**置業(yè)公司。2003年2月28日,**置業(yè)公司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50.82萬元。2003年3月31日,**置業(yè)公司取得了上述房屋的《上海市房地產權證》,證內共6幢房屋,建筑面積1478平方米,房屋類型均為廠房。根據《土地管理法》和《上海市房地產登記條例》的規(guī)定,建設單位確需改變該幅土地建設用途的,應當經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報原批準用地的人民政府批準;房地產有分割、合并等情形的,房地產權利人應當向相關部門申請變更登記。高某某、顧某某未經城市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在未向原閘北區(qū)房地產登記處辦理房地產變更登記手續(xù)的前提下,擅自改變土地用途,將原工業(yè)用地中6幢廠房擅自進行分割改建,將廠房分割為居住房屋86套,商鋪7套,面積分別為1576.7平方米、214.23平方米,合計建筑面積1790.93平方米。
被告人高某某、顧某某為達到將上述居住房屋及商鋪對外出售的目的,又于2003年7月9日注冊成立上海**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物業(yè)公司”),并以**物業(yè)公司名義向房地局印刷廠購買空白的《租用公房憑證》。此后,高某某和顧某某虛構上述分割后的房屋為廠房改建的使用權公房,并以簽訂《房屋轉讓合同》及發(fā)放有**置業(yè)公司自行虛構編號的《租用公房憑證》等方式取得他人信任,通過社會其他房屋中介代售、朋友介紹等方式大肆對外出售房屋,共計非法獲取居民購房款1300余萬元。
2017年3月28日,被告人高某某、顧某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到案后如實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實,并積極配合政府的動遷工作,避免了市政工程建設中特別嚴重后果的發(fā)生。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
1.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出具的《案件接報回執(zhí)單》、《立案決定書》和《到案情況說明》;2.上海市靜安區(qū)規(guī)劃和土地管理局出具的《關于**置業(yè)公司改變土地用途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說明》;3.上海市靜安區(qū)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出具的《責令限期拆除違法建筑決定書》;4.上海市靜安區(qū)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出具的《關于普善路廠房相關是說明》、《關于普善路廠房所涉<租用公房憑證>的有關說明》;5.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調取的《上海市不動產登記信息》《上海市房地產轉讓、登記申請書》《上海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房屋轉讓協(xié)議》《購房款發(fā)票》、《收據》《租用公房憑證》、《戶口審批表》、《戶籍人員基本信息》;6.上海耀華房地產有限公司出具的《房地產估價報告》、上海滬港金茂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出具的《司法鑒定意見書》;7.靜安區(qū)南北通道建設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出具的《關于普善路659弄情況說明》;8.證人陸某某、邱某某、林某某、童某某、徐某某等人的證言;9.被告人高某某、顧某某的供述等。
上述證據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高某某、顧某某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高某某伙同顧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被害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本案系共同犯罪,其中被告人高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系主犯。被告人顧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系從犯,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被告人高某某、顧某某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避免特別重大損失的發(fā)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的規(guī)定,可以減輕處罰。建議判處被告人高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可以適用緩刑,并處罰金;判處被告人顧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可以適用緩刑,并處罰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員: 王 琳
檢察員:趙曉平
2019年11月29日
附:
1.被告人高某某(1391735****)、顧某某(1381717****)現(xiàn)居住于其住所。
2.偵查卷宗十五冊,審計報告一冊,補充材料一份。
3.《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一份。
4.《認罪認罰具結書》二份。
5.相關法律條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