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延某某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黑延檢一部刑訴〔2019〕107號
被告人陳某某,男,1985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2104221985********,滿族,初中文化,中共黨員,農(nóng)民,戶籍所在地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住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鎮(zhèn)**村**屯。2019年2月12日,因涉嫌生產(chǎn)、銷售偽劣產(chǎn)品,被延某某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2月26日經(jīng)本院批準逮捕,同日由延某某公安局執(zhí)行。
本案由黑龍江省延某某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陳某某涉嫌生產(chǎn)、銷售偽劣產(chǎn)品罪,于2019年4月17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同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辯護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于2019年6月1日、8月15日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19年6月30日、9月11日重新移送審查起訴,本院于2019年5月18日、8月1日各延長審查起訴期限15日。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被告人陳某某分別租賃延某某聯(lián)發(fā)米業(yè)、加信亮珠米業(yè)等地的廠房設備,在加工收購的黑水稻過程中將不符合標準的黑米渣(已提取黑色素)按一定比例摻雜到其中,生產(chǎn)偽劣黑米進行銷售。被告人陳某某所生產(chǎn)的偽劣黑米182.95噸及所購進的黑米渣32.125噸,被哈爾濱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在延某某加信亮珠米業(yè)庫房依法查封。陳某某為逃避追究,將32.125噸黑米渣進行藏匿并摻入黑水稻中,摻入后的黑米及水稻重量為42.06噸,哈爾濱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225.01噸偽劣產(chǎn)品依法扣押,經(jīng)哈爾濱市價格認定中心認定貨值1,125,050元。經(jīng)哈爾濱市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院依據(jù)NY/T832-2004(一級)、GB2762-2017、GB2763-2016標準檢驗,黑米色素E、粗蛋白質%、水分%等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經(jīng)黑龍江譜尼測試科技有限公司依據(jù)NY/T832-2004 6.4、NY/T832-2004 6.11、NY/T832-2004 附錄A、NY/T832-2004 附錄B、GB5009.3-2016第一法、GB5009.5-2016第一法、GB/T15683-2008、NY/T83-2017 7.2、GB/T17891-1999 6.4、GB/T5494-2008標準抽樣檢驗,黑米色素E、整黑米率%、直鏈淀粉(干基)%項目不符合NY/T832-2004(黑粳糯米 三級)標準要求,為不合格;經(jīng)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依據(jù)GB5009.5-2016第一法、GB5009.6-2016第二法、GB5009.91-2017第一法、GB5009.3-2016第一法、GB5009.27-2016測試,蛋白質、脂肪、鈉(Na)、水分、苯并(a)芘不符合標準。
被告人陳某某于2019年2月12日到延某某公安局投案。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物證哈爾濱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依法扣押偽劣黑米225.01噸?;
2.書證案線索移交函及到案經(jīng)過、扣押物品清單及現(xiàn)場照片、檢驗機構及鑒定人員的資質證明、相關企業(yè)資質證明、購銷協(xié)議書、運輸合同、行政強制措施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及聽證告知書、戶籍證明及現(xiàn)實表現(xiàn);
3.證人隋某某、張某甲、孫某某、盛某某、魏某某、劉某甲、周某甲、周某乙、汪某某、張某乙、劉某乙、祁某某、袁某某、劉某丙、黃某某等人的證言;
4.被告人陳某某的供述與辯解;
5.檢驗委托書及產(chǎn)品檢驗、檢測、測試報告,價格認定結論書;
6.產(chǎn)品抽樣現(xiàn)場筆錄及檢查抽樣單;
7.電話錄音。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
本院認為,被告人陳某某在碾制黑米過程中摻假,以不合格產(chǎn)品冒充合格產(chǎn)品數(shù)量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的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生產(chǎn)、銷售偽劣產(chǎn)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哈爾濱市延某某人民法院
檢察員:宋堯臣
2019年10月8日
附:
1.被告人陳某某現(xiàn)羈押于延某某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五冊。
本起訴書所依據(jù)的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條?,?生產(chǎn)者、銷售者在產(chǎn)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chǎn)品冒充合格產(chǎn)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六條,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jīng)查清,證據(jù)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并將案卷材料、證據(jù)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適用緩刑等提出量刑建議,并隨案移送認罪認罰具結書等材料。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