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納某某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納檢刑檢刑訴〔2020〕97號
被告人許某甲,曾用名許某乙,男性,1985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3303261985********,漢族,大學本科,戶籍所在地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住上海市靜安區(qū)**路**弄**號**室。因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罪于2019年8月9日被納某某公安局刑事拘留;2019年8月27日,因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罪,經本院批準,次日由納某某公安局執(zhí)行逮捕;2019年9月12日,經納某某公安局決定對其取保候審。
被告人方某某,男性,1960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3303261960********,漢族,初中文化,戶籍所在地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鎮(zhèn)**村,住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鎮(zhèn)**村。因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罪,經納某某公安局決定,于2019年9月20日被納某某公安局取保候審。
本案由納某某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許某甲、方某某涉嫌虛開增殖稅專用發(fā)票罪,于2019年10月15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于2019年11月26日第一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19年12月24日補查重報;本院于2020年2月7日第二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20年2月25日補查重報。本院于2019年11月16日、2020年1月25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09年,陳某某、蔡某某等投資建立納某某****水泥有限公司。2010年10月,陳某某、蔡某某投資注冊成立納某某******有限公司,陳某某出資390萬元占65%的股份,蔡某某出資210萬元,占35%的股份,陳某某為法人代表。納某某******有限公司成立后,引進陜西人張某甲、劉某某、張某乙、韓某某等人投資購買生產設備進行水泥包裝袋生產。納某某****水泥有限公司按市場價向納某某******有限公司購進包裝袋。2012年納某某****水泥有限公司被中國建材集團西南水泥廠收購,而未收購納某某******有限公司。2012年9月17日,張某甲、劉某某、張某乙、韓某某等人將納某某******有限公司的設備轉讓給浙江溫州人林某某、許某丙(協(xié)商時為許某丁、簽訂協(xié)議時為許某丙代簽,許某丁為許某丙之父親)、王某某(后未參與)等人。林某某、方某某、許某丁各占三分之一的股份。轉讓后,由方某某任總經理,并負責購進原料工作,許某甲(許某丙同胞兄弟)負責包裝袋的銷售和出納工作,林某某(2018年2月20日死亡)委托其大舅哥溫某某負責車間生產。轉讓后,納某某******有限公司的股東和法人未進行變更,直到2017年7月陳某某因發(fā)現(xiàn)自己不能注冊其他公司后,將該公司的法人變更為其朋友田某某(未進行生產經營)。
被告人許某甲、方某某和林某某(2018年2月20日死亡)作為納某某******有限公司(下稱“恒瑞公司”)轉讓后的股東、生產經營的直接責任人有如下犯罪事實:
一、2016年7、8月,許某甲、方某某、林某某商量,從浙江省蒼南縣張區(qū)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張區(qū)公司”)和浙江省蒼南縣南發(fā)貿易公司(下稱“南發(fā)公司”)購買增殖稅專用發(fā)票(進項稅額)來抵扣銷項稅額。購買增殖稅專用發(fā)票的費用按7%左右付給張區(qū)公司和南發(fā)公司,收到發(fā)票后由會計龍某某拿到稅務部門認證抵扣,由許某甲走流水賬即按發(fā)票上的開票方打款給對方公司,對方公司把款打回來。
2016年8月24日、25日、9月14日、10月21日,恒瑞公司在與張區(qū)公司和南發(fā)公司沒有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向張區(qū)公司和南發(fā)公司購買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49份(其中號碼為20215666-20215668三份作廢),分別是:
1.2016年8月24日南發(fā)公司開具的發(fā)票號碼為19982770-********計15份;
2.2016年8月25日南發(fā)公司開具的發(fā)票號碼為19982785-********計2份;
3.2016年9月14日南發(fā)公司開具的發(fā)票號碼為20142561-********計20份;
4.2016年10月21日張區(qū)有限公司開具的發(fā)票號碼為20215669-20215677計9份;
上述46份增值稅專用虛開發(fā)票金額價稅合計4,716,303.05元。該46份發(fā)票由公司會計龍某某拿到納某某稅務部門認證抵扣稅款,抵扣發(fā)票金額4,031,028.22元,抵扣稅款685,274.83元。
為了應付稅務部門檢查,逃避處罰,造成有真實貨物交易假象,上述發(fā)票通過納某某稅務部門認證后,許某甲分別于2016年9月7日、9月22日、9月23日、9月24日、11月29日、11月30日進行資金走賬。
通過張某丙6228480338********、10100747********、62284303381********,許某甲6228481198********,恒瑞公司2406070291********,南發(fā)公司2010001********,張區(qū)公司201000161953745等銀行賬戶具體走賬如下:
1.2016年9月7日10時49分,許某甲6228481198********賬戶轉賬35萬元到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帳戶,同日11時03分從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轉35萬元到南發(fā)公司(賬戶2010001********),同日16時4分,張某丙62284303381********賬戶轉35萬元到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同日16時8分,許某甲轉35萬元到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同日16時11分從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分別轉20萬元、15萬元到南發(fā)公司(賬戶2010001********),同日17時12分從南發(fā)公司(賬戶2010001********)轉35萬元給張某丙101007474496179;17時15分張某丙101007474496179轉35萬元給許某甲之母章某某賬戶;
2.2016年9月22日12時7分,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轉60萬元到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同日12時11分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轉60萬元到南發(fā)公司(賬戶2010001********),同日14時14分,南發(fā)公司(賬戶2010001********)轉62萬元,給張某丙62284303381********賬戶,同日15時16分張某丙62284303381********賬戶轉60萬元給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
3.2016年9月22日15時29分,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轉50萬元到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同日15時48分,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轉50萬元到南發(fā)公司(賬戶2010001********),同日16時48分,南發(fā)公司(賬戶2010001********)轉49.8萬元給張某丙62284303381********賬戶,同日16時55分張某丙62284303381********賬戶轉50萬元給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
4.2016年9月23日9時4分,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5********)轉46萬元給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同日9時5分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轉46萬元給南發(fā)公司(賬戶2010001********),同日10時36分南發(fā)公司(賬戶2010001********)轉95.55萬元給張某丙(賬戶62284303381********),同日10時47分,張某丙(賬戶62284303381********)轉46萬元給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5********);
5.2016年9月23日10時51分,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5********)轉43.697萬元到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同日10時52分,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轉43.696萬元到南發(fā)公司(賬戶2010001********),同日11時10分,南發(fā)公司(賬戶2010001********)轉43.7萬元給張某丙(賬戶62284303381********),同日11時31分,張某丙(賬戶62284303381********)轉43.696萬元給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5********);
6.2016年9月23日14時32分,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5********)轉42萬給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同日14時33分,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轉42萬元給南發(fā)公司(賬戶2010001********),同日14時47分,南發(fā)公司(賬戶2010001********)轉45萬元給張某丙(xxxx0),同日15時0分,張某丙(xxxx0)轉42萬元給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5********);
7.2016年9月23日15時3分12秒,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5********)轉42萬給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同日15時3分44秒,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轉42萬元給南發(fā)公司(賬戶2010001********),同日16時11分,南發(fā)公司(賬戶2010001********)轉43萬元給張某丙(賬戶62284303381********),同日17時18分,張某丙(賬戶62284303381********)轉42萬元給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5********);
8.2016年9月24日9時8分,許某甲(62284811985********)轉15.26萬給恒瑞公司(2406070291********),2016年9月27日9時46分,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轉15.159225萬元給南發(fā)公司2010001********,同日11時16分,南發(fā)公司(2010001********)轉17萬元給張某丙62284803381********),同日14時14分,張某丙(賬戶62284303381********)轉0.7812萬元給許某甲62284811985********;未轉回15.1413萬元;
9.2016年11月29日15時14分,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5********)轉26萬給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此前該賬戶余額619.66元,同日16時28分該賬戶轉5萬元給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5********),同日0時18分,賬戶余額20.250266萬元,2016年11月30日8時47分,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5********)轉5萬元到該賬戶,同日9時1分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轉25萬元給張區(qū)公司(2010001********),同日9時51分,張某丙(62220812030********)轉25萬元給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5********);
10.2016年11月30日9時54分,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5********)轉25萬給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同日9時58分,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轉25萬給張區(qū)公司(2010001*********),同日10時20分,張某丙(62220812030********)轉25萬元給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5********);
11.2016年11月30日10時49分,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5********)轉25萬給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同日10時50分,恒瑞公司(賬戶2406070291********)轉25萬給張區(qū)公司(2010001*********),同日14時41分,張某丙(6210580399********)轉25萬元給許某甲(賬戶62284811985********)。
恒瑞公司共轉443.85525元到南發(fā)公司和張區(qū)公司,其中轉368.855225萬元到南發(fā)公司,轉75萬元到張區(qū)有限公司。該443.85525萬元中有428.71395萬元分分別于當日從南發(fā)公司和張區(qū)公司轉入該兩家公司實際控制人張某丙個人賬戶,再從張某丙個人賬戶轉回許某甲賬戶。
案發(fā)后,許某甲之母章某某于2019年9月10日補繳稅費完稅144053.93元,同年10月15日補繳稅費完稅77830.84元,兩項合計221884.77元;
方某某于2019年9月20日補繳完稅156071元,同年10月15日補繳完稅70797.67元,兩項合計226868.67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
1.書證:受案、立案、羈押文書,入所健康體檢表,部署任務、蒼南縣張某丙等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案集群報告,恒瑞公司受票統(tǒng)計表,立案決定書、拘留證,情況說明及附件,戶籍信息,抓獲經過,調取證據通知書及附件,方某某、章某某提供的補繳稅費、滯納金等證據材料清單,刑事判決書,張區(qū)公司、南發(fā)公司登記情況,銀行交易流水等;2.證人證言:證人蔡某某、陳某某、田某某、許某丙、龍某某、章某某、張某丁、張某丙的證言;3.同案人的供述及辯解:同案人張某丙的供述及辯解;4.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被告人許某甲、方某某的供述及辯解;5.鑒定意見:鑒定聘請書、司法鑒定業(yè)務委托書、貴州六盤水**事務所**鑒定報告即涼都信會司鑒[2019]11004號、鑒定意見通知書等證據。
本院認為,被告人許某甲、方某某為了謀取非法利益,在沒有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向浙江省蒼南縣南發(fā)公司和張區(qū)公司購買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用于恒瑞公司的稅款抵扣,共計46份,虛開稅額達68萬余元,該虛開稅款已于同期在納某某國家稅務局申報抵扣。被告人許某甲、方某某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五條的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罪追究被告人許某甲、方某某的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貴州省納某某人民法院
檢察員:許亞嵐
2020年2月27日
附:
1.被告人許某甲、方某某在家候審。
2.案卷材料和證據柒冊。
3.證人、鑒定人名單、證據目錄叁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