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訴 書
被告人袁某,女,1987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5221321987********,漢族,大學本科文化程度,重慶市**服務有限公司職員,貴州省習水縣人,住重慶市兩江新區(qū)**(戶籍所在地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qū)**路**號)。因涉嫌合同詐騙罪,于2017年6月16日由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qū)分局取保候?qū)彛?018年6月20日由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qū)分局監(jiān)視居住,2019年3月8日由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qū)分局刑事拘留,2019年4月12日由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qū)分局取保候?qū)彛?019年6月11日經(jīng)重慶市渝北區(qū)人民檢察院批準,次日由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qū)分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qū)分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袁某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8月9日向重慶市渝北區(qū)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該院于2019年8月14日將案件轉(zhuǎn)至本院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9年8月16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辯護人李仲民、林某甲等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因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本院分別于2019年9月29日、2019年12月12日兩次退回補充偵查,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qū)分局補充偵查后,分別于2019年10月28日、2020年1月12日重新報送審查起訴。因案情重大、復雜,本院分別于2019年9月15日、2019年11月29日、2020年2月12日三次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十五日。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2016年9月,被告人袁某告知被害人吳某某等人有低價蘋果手機,承諾以低于蘋果手機官網(wǎng)1000余元的價格向吳某某等人出售蘋果7手機。2016年10月,袁某隱瞞不能提供低價蘋果手機的真相,虛構有低價蘋果手機的事實,從手機供應商唐某某和重慶**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技發(fā)展公司)等個人和單位處購買蘋果手機,以低于進貨價格的形式收取被害人吳某某、林某乙、董某某等人的手機貨款,并用后期貨款購買手機交付被害人。同時,為彌補高買低賣造成的虧損,袁某虛構有低價手機銷售渠道,承諾向被害人支付利潤,收取被害人梁某某、李某甲等人手機投資款。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期間,袁某采取上述方式騙取吳某某等多名被害人手機貨款、投資款共計10010.8709萬元。其中,騙取林某乙手機貨款1559萬元,騙取董某某手機貨款218萬元,騙取鄭某某手機貨款275萬元,騙取夏某甲手機貨款1134.096萬元,騙取馬某某手機貨款236.46萬元,騙取戴某某手機貨款946.2256萬元,騙取林某甲手機貨款、投資款406.756萬元,騙取梁某某手機投資款107.7168萬元,騙取梁某某、林某甲共同手機投資款277萬元,騙取文某某手機投資款、手機貨款1340.82萬元,騙取康某某手機投資款566.8萬元,騙取王某甲手機投資款308.28萬元,騙取吳某某手機投資款468萬元,騙取鐘某某、張某某和吳某某手機貨款1368萬元,騙取謝某某手機投資款58.11萬元,騙取王某乙手機投資款134.5746萬元,騙取杜某甲手機投資款288.5116萬元,騙取岳某某手機投資款208萬元,騙取肖某某手機投資款57.379萬元,騙取李某甲手機投資款52.1413萬元。
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被告人袁某在監(jiān)視居住期間,再次虛構有低價蘋果手機和低價戴森牌吹風機的事實,從手機供應商黎某某和重慶**商貿(mào)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貿(mào)有限公司)等個人和單位處購進蘋果手機,從戴森牌吹風機供應商王某丙處購進吹風機,然后以低于進貨價格的形式收取被害人薛某某等人支付的貨款和投資款。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間,袁某采取上述方式騙取薛某某等多名被害人的貨款、投資款共計1477.1938萬元。其中,騙取薛某某手機貨款728.0014萬元、吹風機貨款81.75萬元,騙取王某丙吹風機貨款41.79萬元,騙取黃某某手機貨款129萬元,騙取劉某甲手機貨款4.92萬元,騙取李某乙手機貨款255.1324萬元,騙取劉某乙手機投資款236.6萬元。袁某將騙取的上述款項中的205萬元歸還給文某某、肖某某、林某乙、董某某、鄭某某、張某某、岳某某等人。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物證蘋果7PLUS手機、蘋果X Plus手機;
2.購買手機統(tǒng)計表、銀行賬戶交易明細表、**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交接清單、全年采購框架協(xié)議、發(fā)貨明細清單、銷售出庫單、**商貿(mào)有限公司出口匯總及回款明細、支付寶轉(zhuǎn)賬記錄等書證;
3.證人唐某某、曹某某、陳某某、夏某乙、魏某某、陶某某、羅某某、杜某乙等人的證言;
4.被害人林某乙、董某某、吳某某、梁某某、薛某某、王某丙、黃某某等人的陳述;
5.被告人袁某的供述和辯解;
6.精神醫(yī)學司法鑒定意見書、司法鑒定報告;
7.電子證據(jù)檢查工作記錄;
8.微信聊天記錄等電子證據(jù)。
本院認為,被告人袁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式,騙取他人財物共計人民幣11488.0647萬元,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的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袁某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對其處罰時還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將被告人袁某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檢 察 官:馬洪偉
檢 察 官:崔志鑫
2020年2月25日
附:1.被告人袁某現(xiàn)羈押于重慶市北碚區(qū)看守所;
2.偵查卷宗貳拾柒冊、司法鑒定報告壹冊、審計報告壹冊、U盤貳個(附同步錄音錄像光盤、散頁材料);
3.證人名單一份;
4.公安機關扣押手機貳部(壹部黑色蘋果7PLUS手機、壹部白色X Plus蘋果手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