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訴 書
被告人石某乙,男,1999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4521231999********,漢族,文化程度初中,農(nóng)民,住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賓陽縣鄒圩鎮(zhèn)某村。因本案于2019年7月6日紹興市公安局濱海分局刑事拘留,經(jīng)本院批準,同年8月12日被逮捕。
被告人謝某某,男,1990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4521231990********,漢族,文化程度初中,農(nóng)民,住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賓陽縣鄒圩鎮(zhèn)某村。因犯盜竊罪于2016年12月15日被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于2017年6月29日刑滿釋放。因本案于2019年7月6日紹興市公安局濱海分局刑事拘留,經(jīng)本院批準,同年8月12日被逮捕。
被告人韓某某,男,1990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3204821990********,漢族,文化程度初中,農(nóng)民,住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qū)**鎮(zhèn)**村**號。因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于2019年5月31日被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七千元,于2019年4月8日刑滿釋放。因本案于2019年7月23日紹興市公安局濱海分局刑事拘留,經(jīng)本院批準,同年8月27日被逮捕。
本案由紹興市公安局濱海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石某甲,石某乙,謝某某涉嫌詐騙罪、被告人韓某某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于2019年10月11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9年10月11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辯護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一、詐騙:
2019年5月期間,被告人石某甲伙同被告人石某乙、謝某某在廣西省來賓市一出租房內(nèi),利用計算機、手機、銀行卡等作案工具,通過QQ聯(lián)系的方式以冒充他人子女要求交納培訓費為由實施詐騙,作案多起,涉案金額共計142000元,分述如下:
1、2019年5月13日騙取被害人張某甲人民幣24000元;
2、2019年5月23日騙取被害人傅某某人民幣36000元;
3、2019年5月23日騙取被害人俞某某人民幣46000元;
4、2019年5月27日騙取被害人阮某某人民幣36000元。
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2019年5月下旬,被告人韓某某將自己辦理的中國工商銀行卡(持卡人為韓某某,卡號:xxxx2)賣給他人,后被作為詐騙工具使用。石某甲等人騙取被害人傅某某36000元,后該筆錢款部分轉入該工商銀行卡內(nèi),被告人韓某某在江蘇省昆山市工商銀行柏蘆支行柜臺通過銷戶取款的方式,取款32470元,從中非法獲利5000元。
另查明,公安機關凍結涉案資金26000元,被告人石某甲家屬退還人民幣101000元、被告人韓某某家屬退還人民幣15000元,均已發(fā)還給被害人,被害人分別對石某甲、韓某某表示諒解。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抓獲經(jīng)過、資金流向表、刑事判決書等;
2、證人證言:證人張某乙星的證言;
3、被害人陳述:被害人張某甲、傅某某、俞某某等人的陳述;
4、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被告人石某甲、石某乙、謝某某、韓某某的供述與辯解;
5、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搜查筆錄、辨認筆錄等;
6、視聽資料、電子數(shù)據(jù):取款視頻、同步錄音錄像。
本院認為,被告人石某甲、石某乙、謝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實施詐騙,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韓某某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轉移,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第一款,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謝某某、韓某某在前罪有期徒刑刑罰執(zhí)行完畢后五年內(nèi)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是累犯,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應當從重處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檢察員:丁迪飛
附:
1、被告人石某甲、石某乙、謝某某、韓某某現(xiàn)羈押于紹興市上虞區(qū)看守所。
2、隨文移送偵查卷5冊、檢察卷1冊。
3、《認罪認罰具結書》2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