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棗強縣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棗檢一部刑訴〔2020〕141號
被告人王某甲,曾用名王某乙,男,1981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1330011981********,漢族,大學專科文化,戶籍所在地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路**號**棟**單元**室,住石家莊市橋東區(qū)**小區(qū)**號樓**單元**室,原衡水**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股東。2020年2月19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棗強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3月27日經(jīng)本院批準由棗強縣公安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棗強縣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王某甲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20年5月27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20年5月27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2014年6月,被告人王某甲與李某甲、聶某某(均已判刑)三人共同出資成立衡水**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李某甲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甲任股東,公司由被告人王某甲和李某甲共同經(jīng)營管理。公司成立后,在未經(jīng)相關部門依法批準的情況下,以河北**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資金短缺為名,以存款可獲高額利息,承諾在一定期限內(nèi)還本付息為誘餌,組織人員在棗強縣城小區(qū)、學校、集貿(mào)市場等場所通過拉條幅、發(fā)傳單及口口相傳的方式向社會不特定人員非法吸收資金。2015年8月,被告人王某甲與李某甲、聶某某商定,衡水**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由聶某某接手經(jīng)營。聶某某接手公司后,繼續(xù)沿用上述經(jīng)營模式,以河北**農(nóng)業(yè)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資金短缺的名義,非法向社會吸收資金。至案發(fā),經(jīng)衡水方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被告人王某甲及李某甲、聶某某以衡水**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名義共向張某甲等社會不特定人員55人非法吸收資金1118.1萬元,支款4442000元,支付利息1327891元,提成243072.5元,應償還存款金額5168036.5元。現(xiàn)仍有5072536.5元本金未能向社會公眾償還,嚴重擾亂金融秩序。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物證:手機1部;
2.書證:戶籍證明、衡水方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刑事判決書、公司工商注冊資料、銀行賬戶查詢明細、轉賬記錄、借貸合同等書證;
3.證人證言:證人王某丙、黃某某、白某某、楊某某等人的證言;
4.被害人陳述:被害人張某甲、周某某、張某乙等人的陳述;
5.同案犯供述和辯解:同案犯李某甲、聶某某、李某乙的供述和辯解;
6.被告人供述和辯解:被告人王某甲的供述和辯解;
7.電子數(shù)據(jù)檢查筆錄;
8.電話錄音光盤2張,電子數(shù)據(jù)光盤4張。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nèi)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王某甲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王某甲伙同他人未經(jīng)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向社會不特定人員吸收資金,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王某甲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自愿認罪認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可依法從寬處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河北省棗強縣人民法院
檢??察??官:趙華東
檢察官助理:侯保月
2020年6月24日
附:
1.被告人王某甲現(xiàn)羈押于棗強縣看守所。
2.公安卷19冊、檢察卷1冊。
3.《認罪認罰具結書》1份。
4.《量刑建議書》1份。
5.手機1部;光盤6張。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