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康市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永檢檢二刑訴〔2019〕169號(hào)
被告人王某甲,男性,1980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hào)碼3307221980********,漢族,初中文化程度,家住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街道**弄**號(hào)。因本案于2019年6月27日被永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1日經(jīng)本院批準(zhǔn)被依法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永康市公安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王某甲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9年9月29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法定期限內(nèi)已告知被告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hù)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案經(jīng)退回補(bǔ)充偵查一次。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間,被告人王某甲以購(gòu)買廠房、廠里資金周轉(zhuǎn)等為由,以月利2分至6分不等的高額利息為誘餌,在未經(jīng)相關(guān)主管部門審批的情況下,向社會(huì)不特定公眾顏某某、胡某丁、何某某等24人借款達(dá)2986萬元,所借款項(xiàng)用于購(gòu)買地皮、償還借款,支付借款人利息等。后因資金鏈斷裂,無法償還后外逃。至案發(fā)歸還本金441萬元,支付利息至少275萬元。具體事實(shí)如下:
1、2012年8月15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2分向被害人顏某某借款人民幣400萬元,至案發(fā),至少支付利息28萬元,未歸還本金。
2、2012年8月9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2分向被害人胡某丁借款人民幣20萬元。至案發(fā),至少支付利息2萬元,未歸還本金。
3、2012年11月30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2分向被害人何某某借款人民幣30萬元。至案發(fā),已支付利息6000元,未歸還本金。
4、2013年5月7日,被告人王某甲以購(gòu)買廠房為由,以月利2分向被害人程某甲(王某乙的丈夫)借款人民幣50萬元。至案發(fā),未歸還本金。
5、2013年4月15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2分向被害人黃某某借款人民幣40萬元。至案發(fā),未歸還本金。
6、2012年5月26日至2013年1月18日期間,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2分向被害人王某丙多次借款人民幣共200萬元。至案發(fā),支付利息至少25萬元,未歸還本金。
7、2012年10月17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5分向被害人胡某甲借款人民幣40萬元。至案發(fā),支付利息96000元,未歸還本金。
8、2013年1月18日,被告人王某甲以購(gòu)買廠房為由,以月利2分向被害人王某甲借款人民幣40萬元。至案發(fā),支付利息16000元,未歸還本金。
9、2012年12月25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2分向被害人池某某(范某乙妻子)借款人民幣20萬元。至案發(fā),支付利息至少16000元,未歸還本金。
10、2012年10月8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2分向被害人范某甲借款人民幣100萬元。至案發(fā),支付利息至少14萬元,未歸還本金。
11、2013年1月7日至3月8日期間,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2.5分三次向被害人陳某甲借款人民幣共計(jì)350萬元。至案發(fā),支付利息10萬元,歸還本金100萬元。
12、2012年12月20日,被告人王某甲月利2.5分向被害人朱某甲借款人民幣50萬元。至案發(fā),支付利息17萬余元,?未歸還本金。
13、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18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2分向被害人舒某某多次借款共計(jì)人民幣320萬元。至案發(fā),支付利息19萬,?歸還本金至少100萬元。
14、2012年8月16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3分向被害人王某丁借款人民幣150萬元。至案發(fā),支付利息31.5萬元,未歸還本金。
15、2012年3月14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2.5分向被害人朱某乙借款人民幣25萬元。至案發(fā),支付部分利息,未歸還本金。
16、2012年10月26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2.5分向被害人朱某丙借款人民幣60萬元。至案發(fā),支付利息9萬元,未歸還本金。
17、2012年2月28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2.5分向被害人陳某乙借款人民幣60萬元。至案發(fā),支付利息19萬元,未歸還本金。
18、2012年10月10日起,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3至4分向被害人程某乙借款人民幣共400萬元。至案發(fā),支付利息至少60萬元,已歸還本金150萬元。
19、2012年9月16日至11月15日期間,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5至6分向被害人陳某丁累計(jì)借款人民幣共計(jì)140萬元。至案發(fā),已歸還40萬元。
20、2013年4月3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3分向被害人陳某丙借款人民幣70萬元。至案發(fā),未歸還本金。
21、2012年9月12日至2013年5月14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3分向被害人胡某乙累計(jì)借款人民幣51萬元。至案發(fā),至少支付利息1.2萬元,歸還本金11萬元。
22、2012年11月16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2.8分向被害人李某某借款人民幣50萬元。至案發(fā),支付利息7萬元,未歸還本金。
23、2012年9月22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月利4分向被害人林某某(馬某某丈夫)借款人民幣150萬元。至案發(fā),支付利息18萬元,歸還本金40萬元。
24、2012年12月21日,被告人王某甲月利2分向被害人胡某丙借款人民幣170萬元。至案發(fā),未歸還本金。
認(rèn)定上述事實(shí)的證據(jù)如下:
1、身份證明、到案經(jīng)過、銀行轉(zhuǎn)賬憑證、借條、銀行流水等書證;
2、證人施某某等人的證言;
3、被害人嚴(yán)某某、胡某丁、何某某、程某甲等人的陳述;
4、被告人王某甲的供述與辯解。
本院認(rèn)為,被告人王某甲違反國(guó)家金融管理制度,未經(jīng)政府相關(guān)部門批準(zhǔn),向社會(huì)公眾非法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guó)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shí)清楚,證據(jù)確實(shí)充分,應(yīng)當(dāng)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zé)任。被告人王某甲歸案后如實(shí)供述其罪行,同時(shí)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guó)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guó)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qǐng)依法判處。
此致
永康市人民法院
檢察員:呂瑩盈
2019年12月17日
附:
????1.被告人王某甲現(xiàn)羈押于永康市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肆冊(cè)。
成為第一個(gè)評(píng)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