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訴 書
被告人王某某,男,1981年**月**日生,公民身份號碼:3302261981********,漢族,初中文化,系上海**實業(y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實際經營人,住浙江省**縣**鎮(zhèn)**村**組**號。2019年7月23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刑事拘留,期間被延長羈押期限至三十天,同年8月22日經本院批準并由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王某某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20年1月15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次日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后告知被告人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值班律師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經審查,于2020年2月13日退回補充偵查,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補充偵查終結,于3月11日移送本院審查起訴。被告人同意本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16年10月,被告人王某某通過股權轉讓方式成為上海**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法定代表人、實際經營人,并在本市楊某某設立營業(yè)場所對外經營。在經營**公司期間,王某某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委托他人設立并運營“**理財”網絡借貸平臺,通過QQ群信息等方式對外宣傳,吸收不特定公眾資金;招募業(yè)務員以投資枇杷基地項目等為名,通過組織實地考察等方式對外宣傳,與不特定公眾簽訂《借款合同》非法吸收公眾資金。至案發(fā),被告人王某某以**公司名義共計非法吸收公眾資金人民幣(下同)1000余萬元。
2019年7月19日,被告人王某某在浙江省寧波市**區(qū)**路和**路交叉口被民警抓獲歸案。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
1.《營業(yè)執(zhí)照》《檔案機讀材料》《準予設立/開業(yè)登記通知書》《準予變更(備案)登記通知書》《股權轉讓協(xié)議》等材料,證實**公司的成立日期、法定代表人等工商登記信息及經營地址的情況。
2. 證人顧某某等人的證言及《調查取證表》《借款合同》、銀行賬戶交易明細等材料,證實上述投資人經**公司業(yè)務員介紹向該公司投資并造成損失的情況。
3、證人高某某等人的證言及《調查取證表》、網絡借貸平臺賬戶截圖、QQ聊天截圖、銀行賬戶交易明細等材料,證實上述投資人通過“**理財”網絡借貸平臺進行投資并造成損失的情況。
4. 上海復興明方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出具的《會計鑒定意見書》及相關銀行賬戶交易明細等材料,證實**公司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的金額情況。
5.公安機關出具的“抓獲經過”,證實被告人王某某的到案經過。
6.被告人王某某到案后的歷次供述,對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上述證據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王某某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王某某伙同他人違反國家金融法律規(guī)定,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非法向社會不特定公眾變相吸收資金,擾亂金融秩序,吸收金額數額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王某某認罪認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可以從寬處理。被告人王某某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可以從輕處罰。建議判處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檢 察 官 郭大磊
(此頁無正文)
檢察官助理 吳茜
附件:
1.被告人王某某現(xiàn)羈押于上海市楊某某看守所。
2.偵查卷宗六冊(光盤二張)、補充證據材料一冊、《司法會計鑒定意見書》一冊。
3.《認罪認罰具結書》一份、《財產刑履行意愿記錄單》一份。
4.《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一份。
5.相關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
第二十五條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
第六十七條 ……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guī)定的自首情節(jié),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fā)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愿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并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適用緩刑等提出量刑建議,并隨案移送認罪認罰具結書等材料。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