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滬黃檢刑訴〔2020〕345號
被告人沈某某,男,1980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101071980********,漢族,高中文化,上海**汽車租賃服務有限公司**,住本市寶山區(qū)**路**弄**號**室?,F(xiàn)因涉嫌詐騙罪,于2020年4月15日由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刑事拘留,同年4月17日延長刑事拘留期限至30天,2020年5月22日經(jīng)本院批準并由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執(zhí)行逮捕。
辯護人:胡公欽,上海市嘉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陳某甲,曾用名:陳某乙,男,1991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401231991********,漢族,初中文化,上海**廠修理工,戶籍在安徽省肥東縣**鎮(zhèn)**村**組,現(xiàn)暫住本市**路**號。曾因敲詐勒索罪于2012年10月16日被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法院判處拘役五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2012年10月31日刑滿釋放?,F(xiàn)因涉嫌詐騙罪,于2020年4月17日由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刑事拘留,同日延長刑事拘留期限至30天,2020年5月22日經(jīng)本院批準并由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執(zhí)行逮捕。
辯護人:陳東,安徽同川律師事務所律師。
本案由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沈某某、陳某甲涉嫌保險詐騙罪,于2020年7月22日移送本院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20年7月23日告知被告人沈某某、陳某甲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2020年7月24日告知被害單位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公司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兩名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期間,于2020年9月4日、11月13日二次退回補充偵查,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補充偵查終結,于2020年9月29日、11月23日再次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于2020年8月23日、10月30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兩次。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一)沈某某、陳某甲共同詐騙犯罪事實
1、2014年10月起,被告人沈某某在本市**路**號**汽車維修公司租賃辦公室,對外招攬車輛維修顧客后,發(fā)包給被告人陳某甲等人從事機電維修、鈑金、油漆等汽車維修業(yè)務。同期,羅某某經(jīng)人介紹認識沈某某后,將名下滬******汽車委托沈某某保養(yǎng)、維修,以及代為辦理保險理賠業(yè)務。2014年12月22日上午11時許,該車在本市浦東新區(qū)停放時被劃傷,羅某某委托沈某某向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公司)報案并處理后續(xù)修車及保險理賠事宜。雙方約定,由羅某某提供本人身份證,委托沈某某代辦一張銀行卡用于收取車險理賠款,并將車險理賠款沖抵修車款。被告人沈某某于當日持羅某某身份證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上海寶山區(qū)廟行營業(yè)所申領郵政儲蓄銀行卡一張(卡號:62159929000********),中國**公司于當日支付車身劃痕損失險理賠款人民幣4165元進入被保險人羅某某的該郵政儲蓄銀行卡后,被沈某某持卡消費殆盡。
為謀取不法利益,被告人陳某甲提議通過張某某(另案起訴)制造虛假交通事故的方法騙取保險理賠款。被告人沈某某同意后,由陳某甲將羅某某的滬******大眾途安汽車、郵政儲蓄銀行卡和羅某某的駕駛證、行駛證、保險單等材料交給張某某,由張某某于2014年12月29日下午在本市閔行區(qū)**路、**路處以該車為標的車制造了一起本車負全責的三車追尾交通事故,并于同月31日向中國**公司報案,申請對兩輛三者車進行車損賠償。中國**公司于2015年1月7日將2筆合計人民幣27100元車險理賠款轉入上述羅某某戶名的郵政儲蓄銀行卡內(nèi)。被告人沈某某、陳某甲從中獲利16000元。
2、因上述羅某某戶名郵政儲蓄卡遺失,沈某某將羅某某身份證交予陳某甲于2015年8月4日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上海寶山區(qū)廟行營業(yè)所又申領了一張郵政儲蓄銀行卡(卡號:62179929000********)。2017年10月13日9時半許,羅某某駕駛滬******車輛在本市長寧路附近不慎碰擦一輛滬******轎車后,委托被告人沈某某向中國**公司報案并處理后續(xù)修車及保險理賠事宜。中國**公司于同年10月19日將2筆車險理賠款合計人民幣6000元轉入上述羅某某戶名郵政儲蓄卡內(nèi)。
為謀取不法利益,被告人沈某某授意被告人陳某甲再次通過張某某采用上述手法偽造交通事故騙取車險理賠款。張某某于2017年10月16日中午在本市松江區(qū)**路、**路處以滬******車為標的車制造了一起本車負全責的兩車碰撞交通事故,并于同日向中國**公司報案,申請對三者車進行車損賠償。中國**公司于同年10月17日將車險理賠款人民幣4950元轉入上述羅某某戶名的郵政儲蓄銀行卡內(nèi),被被告人沈某某提款使用。
(二)陳某甲保險詐騙犯罪事實
1、被告人陳某甲于2016年11月授意被告人張某某出具虛假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虛構其名下牌號為浙******被保險車輛于2016年11月30日在本市閔行區(qū)**路發(fā)生兩車碰撞事故的事實。嗣后,被告人陳某甲向中國**公司上海市**公司申請車險理賠。中國**公司于2016年12月2日將2筆合計人民幣5100元車險理賠款轉入被保險人陳某甲戶名的光大銀行卡(卡號:62149230********)內(nèi)。
2、被告人陳某甲于2018年9月再次授意被告人張某某出具虛假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借用其妻子李某甲之姐李某乙名下的皖******被保險車輛作為出險車,虛構該車于2018年9月26日在本市閔行區(qū)**路、**路處發(fā)生兩車碰撞事故的事實。被告人陳某甲在要求李某乙提供其銀行卡照片后,向中國**公司上海市**公司申請車險理賠。中國**公司于2018年9月27日將人民幣5830元車險理賠款轉入被保險人李某乙戶名的中國建設銀行卡(卡號:62170016300********)內(nèi)。李某乙收款后,按照陳某甲要求將該錢款如數(shù)轉賬給陳某甲。
經(jīng)查,上述由張某某經(jīng)手的4次交通事故中所涉及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編號:S00072****、S00081****、S00080****、31011250000003****)均系偽造。
2019年9月25日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公司向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經(jīng)偵支隊報張某某保險詐騙案,經(jīng)偵查,公安人員發(fā)現(xiàn)被告人沈某某有保險詐騙嫌疑,遂電話通知被告人沈某某協(xié)助調查。2020年4月14日18時許被告人沈某某主動投案,并主動交代了其伙同陳某甲、張某某多次使用羅某某名下車輛偽造交通事故騙取車險理賠金的事實。同年4月17日公安人員在本市**路**號被告人陳某甲的暫住地將其抓獲。案發(fā)后,被告人沈某某、陳某甲的家屬分別向中國**公司退繳了人民幣32050元和11000元。
上述事實,有以下證據(jù)證明:
1、被告人沈某某、陳某甲的多次供述證實,其伙同張某某采用偽造交通事故的方式騙取中國**公司上海市**公司車險理賠款的事實。
2、證人羅某某、張某某、李某乙的證詞,以及中國**公司上海市**公司車險理賠材料、公安機關出具的情況說明等證據(jù)材料證實,被告人沈某某、陳某甲偽造交通事故騙取車險理賠款的事實。
3、證人陳某丙的報案筆錄、公安機關出具的“案發(fā)經(jīng)過”等證據(jù)證實,本案的案發(fā)情況,以及兩名被告人的到案經(jīng)過和退贓情況。
4、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法院(2012)*刑初字第****號刑事判決書、釋放決定書證實,被告人陳某甲的前科情況。
上述證據(jù)來源及收集程序合法,內(nèi)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沈某某、陳某甲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均無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沈某某、陳某甲冒用被保險人名義,故意造成財產(chǎn)損失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32050元,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被告人陳某甲身為被保險人或者伙同被保險人編造未曾發(fā)生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10930元,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保險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系共同犯罪。被告人沈某某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系自首,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陳某甲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陳某甲一人犯數(shù)罪,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九條,應當數(shù)罪并罰。兩名被告人均認罪認罰,均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可以依法從寬處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審判。
此致
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官:樊蓉
檢察官助理:戴夢倩
2020年11月30日
附件:1.被告人沈某某、陳某甲現(xiàn)均羈押于黃浦區(qū)看守所
2.偵查卷宗三冊、補偵卷二冊、補充材料一冊
3.《認罪認罰具結書》兩份
4.《量刑建議書》四份
5.《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一份
6.相關法律條文
附:相關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五條第一款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guī)定的自首情節(jié),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fā)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第六十九條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shù)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shù)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zhí)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五年。
數(shù)罪中有判處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執(zhí)行有期徒刑。數(shù)罪中有判處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執(zhí)行完畢后管制仍須執(zhí)行。
數(shù)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zhí)行,其中附加刑種類相同的,合并執(zhí)行,種類不同的,分別執(zhí)行。
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一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保險詐騙活動,數(shù)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
……
(三)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編造未曾發(fā)生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愿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第一百七十六條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jīng)查清,證據(jù)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并將案卷材料、證據(jù)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適用緩刑等提出量刑建議,并隨案移送認罪認罰具結書等材料。?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