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鹿檢一部刑訴〔2020〕979號
????被告人江露,男,1992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424261992********,漢族,初中文化程度,務工,住安徽省金寨縣**鎮(zhèn)**城**幢**室(戶籍所在地安徽省金寨縣**鎮(zhèn)**村**組)。因涉嫌詐騙罪、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9月19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抓獲,于2019年9月20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刑事拘留;因涉嫌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10月25日經(jīng)本院批準,于2019年10月26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逮捕。
????被告人許某某,男,1992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303271992********,漢族,高中文化程度,無業(yè),住浙江省蒼南縣**鎮(zhèn)**村**號。因涉嫌詐騙罪、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9月20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抓獲,于同日被釋放,于2019年9月23日自動投案,于同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刑事拘留;因涉嫌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10月25日經(jīng)本院批準,于2019年10月26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逮捕。
????被告人陳某甲,男,1990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4211821990********,漢族,大專文化程度,無業(yè),住湖北省武穴市**鎮(zhèn)**村**組**號。因涉嫌詐騙罪、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9月20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刑事拘留;因涉嫌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10月25日經(jīng)本院批準,于2019年10月26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逮捕。
????被告人劉某某,女,1993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4211821993********,漢族,初中文化程度,務工,住湖北省武穴市**鎮(zhèn)**村****號。因涉嫌詐騙罪、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9月19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抓獲,于2019年9月20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刑事拘留;因涉嫌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10月25日經(jīng)本院批準,于2019年10月26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逮捕。
????被告人鄭某甲,男,1982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412221982********,漢族,初中文化程度,無業(yè),住安徽省太和縣**鎮(zhèn)**村委會**莊**號。曾因犯故意毀壞財物罪于2019年4月17日被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q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因涉嫌詐騙罪、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9月20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刑事拘留;因涉嫌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10月25日經(jīng)本院批準,于2019年10月26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逮捕。
????被告人閆某甲(曾用名閆某乙)女,1986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1424241986********,漢族,大學文化程度,無業(yè),住山西省昔陽縣**路**花園**幢**單元**室(戶籍所地在山西省昔陽縣**路**宿舍**號)。因涉嫌詐騙罪、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9月20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刑事拘留;因涉嫌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10月25日經(jīng)本院批準,于2019年10月26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逮捕。
????被告人葉某甲,男,1989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證號碼3301271989********,漢族,初中文化程度,務工,住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區(qū)**鎮(zhèn)**村****號。因涉嫌詐騙罪、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9月20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刑事拘留;因涉嫌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10月25日經(jīng)本院批準,于2019年10月26日被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逮捕。
本案由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江露、許某某、陳某甲、劉某某、鄭某甲、閆某甲、葉某甲涉嫌敲詐勒索罪、詐騙罪,于2019年12月20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已告知七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七被告人,聽取了七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值班律師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期間,因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一次(自2020年2月4日至3月3日);因案情復雜延長審查起訴期限二次(自2020年1月21日至2月4日、2020年4月4日至4月18日)。被告人許某某、陳某甲、劉某某、鄭某甲、閆某甲、葉某甲同意本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2015年1月,林某甲(另案處理)等人出資,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qū)**路**號注冊成立了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公司”),并陸續(xù)在溫州市、義烏市、金華市等地設立分公司。林某甲等公司股東制定總體“放貸”方案后,具體由分公司以車輛抵押貸款名義引誘被害人前來“貸款”,從中以“保證金”、“服務費”、“GPS安裝費”、“流量費”等名目向被害人收取費用,再以被害人還款逾期、二次抵押為借口肆意認定違約,將被害人抵押車輛拖走,并以賣車相要挾迫使被害人支付高額“違約金”、“拖車費”等費用。期間,林某甲等人先后糾集陳某乙、沈某某、馮某某、匡某某等人(均另案處理),逐漸將“**公司”發(fā)展以經(jīng)營民間借貸為名,實際上從事“套路貸”犯罪活動的犯罪組織,并逐步形成以林某甲為首要分子,以被告人江露、許某某、陳某甲、劉某某、鄭某甲、閆某甲、葉某甲以及馮某某、匡某某、潘某某、陶某某(均另案處理)等人為成員的惡勢力犯罪集團。涉及犯罪集團在實施“套路貸”犯罪的過程中,通過“肆意拖車”、“賣車抵債”、“上門催債”等方式向被害人索要高額錢款,干擾、破壞他人正常生活。
“**公司”下設市場部、財務部、風控部、貸后部、人事部、法務部等部門,被告人閆某甲為風控部下屬客戶部總管,負責查詢逾期客戶名單通知貸后部處理,電話短信催收,客戶還款后與財務部對賬;被告人葉某甲、鄭某甲為貸后部下屬催收二部業(yè)務員,負責將違約客戶的車子拖回杭州,要求對方支付違約金和拖車費。
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溫州分公司(下簡稱“**溫州分公司”)成立后,先后在本區(qū)**路**大廈、本區(qū)**大廈辦公,被告人江露、許某某先后擔任“**溫州分公司”負責人,負責“**溫州分公司”的管理、公司業(yè)績、抵押登記、車貸業(yè)務審批審核上報;被告人劉某某為“**溫州分公司”業(yè)務員,負責車貸業(yè)務談合同,辦手續(xù),上報合同等工作;被告人陳某甲為“**溫州分公司”GPS專員,負責車輛評估、按裝GPS、GPS監(jiān)測、尋找車輛并上報總公司。
具體犯罪事實如下:
一、敲詐勒索罪
1.?2015年12月1日,被害人林某乙通過路邊小廣告,到本區(qū)**路**大廈“**溫州分公司”,以其一輛牌號浙C2****的灰色雪鐵龍轎車作抵押借款人民幣45500元,在扣除GPS費、流量費、停車費、頭息等費用,實際拿到人民幣40177.5元,隨后其按期歸還本息共人民幣36922.50元。至2017年2月27日,其再次該車輛抵押借款人民幣35000元,扣除相關相關費用及支付第一次借款剩余的本息人民幣2萬元后,實際拿到人民幣12070元,隨后有還款本息人民幣6267元。至2017年6月,被害人林某乙準備將其車輛轉賣,到“**溫州分公司”協(xié)商辦理解除抵押手續(xù),被告人江露接待、談判,但協(xié)商未果。隨后“**公司”以被害人林某乙二次抵押為由認定其違約,指使被告人葉某甲、鄭某甲等人到溫州將被害人林某乙抵押的車輛拖到杭州,并以此相要挾向被害人索要拖車費、逾期費、違約金等共人民幣6000余元,被害人沒有支付,后得知其車被賣掉。
2.?2016年3月9日,被害人桑某某經(jīng)業(yè)務員推薦,到本區(qū)人民東路國信大廈“**溫州分公司”,以其一輛牌號浙C6****的黑色本田雅閣轎車作抵押借款人民幣38000元,由被告人江露負責洽談、簽訂合同,潘某某帶其到鹿城區(qū)民間借貸備案服務中心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將車輛登記在潘某某名下,在扣除押金、保證金、服務費、GPS安裝費、流量費等各種名目的費用及頭息后,被害人桑某某實際拿到人民幣32060元。隨后被害人陸續(xù)還款人民幣18992元,至2017年3月,被害人桑某某要求遲延幾天還款,“**公司”即以其還款逾期為由認定其違約,并指使被告人鄭某甲等人到溫州將被害人車輛拖到杭州,并以賣車相要挾向被害人桑某某索要剩余的本金及違約金、拖車費等共人民幣24000元,被害人被迫支付人民幣21400元才贖回車輛。后其準備賣車時,發(fā)現(xiàn)車輛抵押登記在潘某某名下,之后其找到時任“**溫州分公司”負責人的被告人江露,在向江露支付人民幣200元作為費用后才解除抵押。
3.2016年8月9日,被害人尤某某通過路邊小廣告,到本區(qū)“**溫州分公司”以其一輛牌號浙C2****的灰色榮威350轎車作抵押借款人民幣35000元,由被告人劉某某負責接待談合同,被告人陳某甲負責安裝車輛GPS,被告人江露帶其到鹿城區(qū)民間借貸備案服務中心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將車輛登記在江露名下,在扣除押金、保證金、服務費、GPS安裝費、流量費等各種名目的費用及頭息后,被害人尤某某實際到手人民幣31720元。隨后被害人陸續(xù)還款人民幣28400元,到2017年5月,因被害人尤某某未及時還款,“**公司”以其還款逾期為由認定其違約,并指使被告人葉某甲等人到溫州將被害人車輛拖到杭州,并以賣車相要挾向被害人尤某某索要違約金、拖車費等共人民幣17660元。被害人被迫向對方林某甲賬戶轉賬人民幣17643元后,才贖回車子并辦理解除抵押。
4.2016年11月21日,被害人夏某某經(jīng)朋友介紹,到本區(qū)世貿大廈“**溫州分公司”,以其一輛牌號浙C9****的銀色榮威轎車為抵押借款人民幣35000元,由被告人劉某某負責接待談合同,被告人陳某甲負責安裝車輛GPS,被告人江露帶其到鹿城區(qū)民間借貸備案服務中心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將車輛登記在江露名下,在扣除頭息、GPS安裝費、服務費等費用,被害人夏某某實際拿到人民幣30170元。隨后被害人陸續(xù)支付本息共人民幣25068元,至2017年10月,“**公司”以被害人還款逾期為由認定其違約,派人到溫州將被害人車輛拖至杭州,并以賣車相要挾向其要違約金、本金共人民幣3萬元。后因被害人未支付,其車輛被賣。
5.2016年11月21日,被害人祝某甲通過朋友介紹,到本區(qū)**路**大廈“**溫州分公司”,以其女兒祝某乙名下的一輛牌號為浙C5****的紅色寶馬3l8轎車作抵押借款人民幣98000元,由被告人江露負責接待談合同、安裝GPS,被告人陳某甲負責GPS更新,在扣除押金、保證金、服務費、GPS安裝費、流量費等各種名目的費用及頭息,被害人祝某甲實際到手人民幣91176元。隨后被害人陸續(xù)歸還本息共人民幣64536元。到2018年1月,被害人祝某甲將車輛質押給朋友借款,“**公司”即以二次抵押為由認定其違約,派人到溫州將被害人車輛拖到杭州,以賣車相要挾向其索要剩余本金、違約金、拖車費等共計人民幣61540元,并通過發(fā)信息進行威脅。因雙方協(xié)商未果,被害人祝某甲至今未取回車輛。
6.2017年1月9日,被害人楊某某通過微信朋友圈,到本區(qū)**路**大廈“**溫州分公司”,以其一輛牌號浙C9****的黑色奔馳E200型號轎車作抵押借款人民幣13萬元,由被告人劉某某負責接待談合同,被告人江露帶其到鹿城區(qū)民間借貸備案服務中心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將車輛登記在江露名下,在扣除頭息、服務費、GPS費等各種費用后,被害人楊某某實際拿到人民幣123706元。隨后被害人陸續(xù)還款人民幣22713元,至2017年5月,被害人楊某某將其車輛質押給其他公司借款,“**公司”即以二次抵押為由認定其違約,派人到溫州將被害人車輛拖到杭州,并以賣車相要挾向其索要借款本金、違約金、拖車費共人民幣139499元。被害人楊某某被迫支付人民幣139499元后才贖回車輛。
7.2017年6月14日,被害人李某甲通過路邊小廣告,到本區(qū)**大廈“**溫州分公司”,以其一輛牌號浙CP****的銀灰色寶馬5系轎車作抵押借款人民幣44800元,由被告人劉某某負責接待談合同,被告人江露帶其到鹿城區(qū)民間借貸備案服務中心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將車輛登記在江露名下,在扣除頭息、GPS費、服務費等費用后,被害人李某甲實際拿到人民幣40390元。隨后被害人陸續(xù)支付利息人民幣972元,至2017年9月,“**公司”以還款逾期為由認定其違約,派人到溫州將被害人車輛拖到杭州,以賣車相要挾向其索要本金及違約金、拖車費等共人民幣6萬元。被害人李某甲到“**溫州分公司”找被告人許某某協(xié)商,許某某讓其聯(lián)系“**公司”,后其被迫支付人民幣6萬元后才贖回車輛。
8.2017年7月31日,被害人林某丙經(jīng)朋友介紹,到本區(qū)世貿大廈“**溫州分公司”,以其一輛牌號為浙CW****的白色凌志ES250轎車作抵押借款人民幣23萬元,由被告人許某某負責接待談合同并帶其到鹿城區(qū)民間借貸備案服務中心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將車輛登記在許某某名下,被告人陳某甲負責安裝GPS,在扣除頭息、服務費、GPS費等費用后,被害人林某丙實際拿到人民幣160832元。隨后被害人陸續(xù)還款20548元,到2017年9月,“**溫州分公司”要其盡早還錢,其覺得不合理,后未按時還款。到2018年1月,“**公司”以還款逾期為由認定其違約,派人到溫州將被害人車輛拖到杭州,并由被告人閆某甲通過公司釘釘軟件發(fā)信息給貸后部催討人員,由催討人員以賣車相要挾向被害人索要剩余本金及違約金、拖車費等共人民幣260477元。被害人與催討人員協(xié)商還款金額,但對方不肯,并經(jīng)常派人到其店里糾纏、威脅,至今未果,被害人林某丙亦未取回車輛。
9.2017年11月8日,被害人杜某某到本區(qū)**大廈“**溫州分公司”,以其一輛牌號浙CQ****的金杯750型汽車作抵押借款人民幣14000元,由被告人江露帶其到鹿城區(qū)民間借貸備案服務中心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將車輛登記在江露名下,在扣除頭息、手續(xù)費、服務費、GPS費等費用后,被害人杜某某實際拿到人民幣11790元。隨后被害人陸續(xù)支付利息1360元,到2018年2月,“**公司”以還款逾期為由認定其違約,派人到溫州將其車輛拖到杭州,并以賣車相要挾向被害人索要剩余本金、違約金、拖車費共人民幣22800元。被害人杜某某被迫支付人民幣22800元后才將車輛贖回。
10.2018年1月31日,被害人崔某某通過朋友介紹,到本區(qū)**大廈“**溫州分公司”,以其一輛牌號浙C9****的別克君威轎車抵押借款人民幣22000元,由被告人江露帶其到鹿城區(qū)民間借貸備案服務中心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將車輛登記在江露名下,在扣除GPS安裝費、流量費、服務費等費用,被害人崔某某實際拿到人民幣19726元。隨后其還款人民幣792元,到2018年4月,“**公司”以二次抵押為由認定其違約,指使被告人鄭某甲等人到溫州將被害人車輛拖至杭州,并由鄭某甲與被害人聯(lián)系,以賣車相要挾向被害人索要全額本金、利息、滯納金、違約金、拖車費等合計人民幣32386元。被害人崔某某被迫支付人民幣32386元后才贖回車輛。
案發(fā)后,被告人許某某于2019年9月23日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
以上,被告人江露參與敲詐勒索九次,勒索金額共計人民幣184325元;被告人許某某參與敲詐勒索二次,勒索金額共計人民幣140597元;被告人劉某某參與敲詐勒索四次,勒索金額共計人民幣98129元;被告人陳某甲參與敲詐勒索三次,勒索金額共計人民幣169418元;被告人葉某甲參與敲詐勒索二次,勒索金額共計人民幣31625元;被告人鄭某甲參與敲詐勒索三次,勒索金額共計人民幣38926元;被告人閆某甲參與敲詐勒索一次,勒索金額人民幣120195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身份證明、溫州逾期客戶鑰匙轉交總部催收部表格、釘釘截圖、微信記錄、交易明細表、接受證據(jù)清單、最高額擔保合同、客戶信息表、《借款協(xié)議書》電子合同確認書、接受證據(jù)材料清單、中國建設銀行銀行卡客戶交易明細清單、轉賬記錄整理表、中國農業(yè)銀行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微信轉賬記錄、借款合同、手續(xù)、銀行交易記錄、支付寶轉賬記錄、微信轉賬記錄整理表、個人活期賬戶交易明細、中國銀行交易流水明細清單、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行駛證、微信聊天記錄、手機照片、調取證據(jù)清單、扣押清單、材料、刑事判決書、情況說明;
2.證人證言:證人葉某乙葉某乙、鄭某乙鄭某乙、黃某甲、匡某某的證言及證人?孫某甲、黃某乙、黃某丙、黃某丁等人出具的抓獲經(jīng)過、證人高某某、陳某丙出具的歸案情況說明、證人葉某乙、金某某出具的歸案經(jīng)過、證人孫某乙、黃某戊、邱某某、李某乙出具的抓獲情況說明;
3.被害人陳述:被害人林某乙、桑某某、尤某某、夏某某、祝某甲、楊某某、李某甲、林某丙、杜某某、崔某某的陳述;
4.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被告人江露、許某某、陳某甲、劉某某、鄭某甲、閆某甲、葉某甲的供述和辯解;
5.勘驗、檢查、辨認等筆錄:人員辨認筆錄、刑事搜查筆錄、電子證物檢查筆錄;
6.電子數(shù)據(jù):銀行卡交易明細。
二、詐騙罪
2017年12月19日,被害人吳某某通過他人介紹,到本區(qū)“**溫州分公司”,以其一輛牌號浙C9****的豐田銳志轎車作抵押借款人民幣72000元,由陶某某(另案處理)接待談合同,被告人江露帶其到鹿城區(qū)民間借貸備案服務中心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將車輛登記在江露名下,在扣除頭息、手續(xù)費、服務費、GPS費等各種名目的費用后,被害人實際拿到人民幣67455.04元,之后其有陸續(xù)歸還本息共人民幣25260元。至2018年7月,陶某某稱“**公司”將倒閉,讓其提前還款,否則要變賣其車輛。隨后陶某某又介紹其向“**”車貸公司借款,其與**公司解除車輛抵押登記,并與**公司業(yè)務員黃某己簽訂一份人民幣80180元的借款合同,在扣除相關費用共人民幣10050元以及償還**公司的剩余借款人民幣5萬元后,其最終拿到人民幣20130元。
以上,被告人江露參與詐騙一次,詐騙金額人民幣67854.96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交易明細表、接受證據(jù)材料清單、中國農業(yè)銀行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支付寶轉賬、借記卡賬戶歷史明細清單、調取證據(jù)清單、材料;
2.被害人吳某某的陳述;
3.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被告人江露的供述和辯解;
4.勘驗、檢查、辨認等筆錄:人員辨認筆錄。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許某某、陳某甲、劉某某、鄭某甲、閆某甲、葉某甲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江露、許某某、劉某某、陳某甲、閆某甲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結伙采用要挾的方法強行索取公私財物,數(shù)額巨大;被告人葉某甲、鄭某甲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結伙采用要挾的方法強行索取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均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被告人江露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結伙采用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對被告人江露應當以敲詐勒索罪、詐騙罪,對被告人許某某、陳某甲、劉某某、鄭某甲、閆某甲、葉某甲均應當以敲詐勒索罪分別追究其刑事責任,并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對被告人江露予以數(shù)罪并罰。被告人江露、許某某、陳某甲、劉某某、鄭某甲、閆某甲、葉某甲等人為了共同實施“套路貸”犯罪,組成較為固定的惡勢力犯罪組織,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六條之規(guī)定,是犯罪集團,其中江露、許某某系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陳某甲、劉某某、鄭某甲、閆某甲、葉某甲系犯罪集團中的骨干成員。鑒于被告人江露已經(jīng)著手實行詐騙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被告人許某某、陳某甲、閆某甲已經(jīng)著手實行敲詐勒索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三條的規(guī)定,是犯罪未遂,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被告人陳某甲、劉某某、鄭某甲、閆某甲、葉某甲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是從犯,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被告人許某某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是自首,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被告人江露、陳某甲、劉某某、鄭某甲、閆某甲、葉某甲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的規(guī)定,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許某某、陳某甲、劉某某、鄭某甲、閆某甲、葉某甲自愿認罪認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可以從寬處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員:章毅
???2020年4月17日
附:
????1.七被告人現(xiàn)均羈押在溫州市鹿城區(qū)看守所。
2.案卷陸頁。
3.《認罪認罰具結書》、《認罪認罰制度告知書》各陸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