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滬浦檢張江刑訴〔2019〕170號
被告人柴德某,男,1984年**月**日生,公民身份號碼3424221984********,漢族,小學文化,無業(yè),戶籍在安徽省壽縣**鎮(zhèn)**村**組,暫住上海市奉賢區(qū)**鎮(zhèn)**路**路**宿舍。2018年11月19日因涉嫌盜竊罪,由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刑事拘留,同月21日由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延長羈押期限至三十日,2018年12月20日經本院批準并由上海市浦東分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柴德某涉嫌盜竊罪,于2019年1月7日移送本院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次日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于當日告知被害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被告人柴德某對本案同意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18年9月28日晚,被告人柴德某經預謀至**路**號停車場內,采用事先偷配的鑰匙開車門的方式,竊得牌號為滬D****3大眾汽車牌SVW71810FJ型(帕薩特16款330TSIDSG尊榮版)小型轎車1輛,以及被害人魯某某放于該車后備箱內硬盒中華香煙10條、荷花香煙3條、42度古井貢酒年份原漿(2018版)1瓶、53度汾酒世甲二星紅花玉濃香型白酒4瓶、42度今世緣國緣白酒1瓶、奔富Bin407赤霞珠干紅葡萄酒4瓶等。經估價,上述財物共計價值人民幣165,003元。
2018年11月19日上午,被告人柴德某經公安機關電話通知后投案,后如實供述上述主要犯罪事實。案發(fā)后,上述被竊財物經扣押已分別發(fā)還被害人,被告人柴德某在家屬幫助下已賠償部分被害人的損失并取得諒解。
上述事實,有以下證據證實:
1.被害人楚某某、魯某某的報案筆錄以及相關的營業(yè)執(zhí)照、汽車租賃合同等證實,其財物分別被竊的事實。
2.證人孫某某的證言證實,以其名義為魯某某租賃的牌號為滬D****3小型轎車以及車內財物被竊的事實。
3.扣押決定書、扣押筆錄、扣押清單以及發(fā)還清單證實,本案部分被竊財物已分別調取、扣押并已發(fā)還被害人的事實。
4.案發(fā)地監(jiān)控錄像以及監(jiān)控錄像截圖證實,被告人柴德某的盜竊過程。
5.上海市公安據物證鑒定中心檢驗報告證實,涉案車輛系與被竊車輛車架號一致。
6.相關的購買憑證、車輛登記欄摘要信息及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價格認證中心出具的價格認定結論書證實,本案被竊贓物的特征及價值。
7.諒解書證實,被告人柴德某已賠償被害人楚恒立的經濟損失并取得諒解的事實。
8.戶籍資料證實,被告人柴德某的身份情況。
9.案發(fā)經過表格證實,本案的案發(fā)以及被告人柴德某的歸案情況。
10.被告人柴德某的多次供述以及辨認照片證實上述犯罪事實。
上述證據來源及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柴德某對主要犯罪事實無異議。
本院認為,被告人柴德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盜竊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盜竊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柴德某自動投案并能如實供述其罪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是自首,可以從輕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審判。
此致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員:孫昱東
2019年1月17日
附:
1.被告人柴德某現羈押于浦東新區(qū)看守所。
2.公安機關偵查案卷二冊、補充材料三份、視頻光盤一張。
3.《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合議制)》一份。
4.量刑建議書一式二份。
5.相關法律條文。
附:相關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guī)定的自首情節(jié),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fā)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六條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冗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并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適用緩刑等提出量刑建議,并隨案移送認罪認罰具結書等材料。
_?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