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市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汕檢刑訴〔2018〕10號
被告人林某甲,男性,1960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4405041960********,漢族,初中文化程度,無業(yè),戶籍所在地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qū)**街道**街**號,暫住潮州市潮安縣**鎮(zhèn)**住宿**房,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7年5月4日被汕頭市公安局金平分局刑事拘留,經(jīng)金平區(qū)人民檢察院批準,同年6月9日被逮捕。
本案由汕頭市公安局金平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林某甲涉嫌合同詐騙罪、集資詐騙罪,于2017年8月9日向汕頭市金平區(qū)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該院于2017年8月11日報送本院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已依法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其間退回補充偵查二次,?2017年12月21日公安機關重新將該案移送審查起訴。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一、涉嫌合同詐騙事實:
2015年3月份,被告人林某甲與被害人鄭某甲、陳某甲在汕頭市金平區(qū)海濱路海逸投資大廈601房等地商定合作海鮮生意,采用由林某甲和鄭某甲各資500萬元,各占40%股份,陳某甲占20%干股份,利潤按各人所占股份的比例進行分配。因林某甲缺乏資金,同時還約定由鄭某甲以月息3.5%借款500萬元給林某甲,該款項用于該項海鮮生意。林某甲負責生意的日常運作,陳某甲負責進貨和銷售,鄭某甲負責監(jiān)管的方式運作。被害人鄭某甲于2015年3月31日、6月30日、11月9日三日分四筆將500萬元轉賬給被告人林某甲。林某甲于2015年6月份指派陳某甲、魏某甲、吳某某到印尼泗水市花了約100萬元購進二貨柜海鮮產(chǎn)品,并運進國內(nèi)銷售,銷售款1062038元全部轉賬給被告人林某甲。后來林某甲沒有結算、分利、也沒有繼續(xù)經(jīng)營進口海鮮生意,而是將鄭某甲出資的500萬元用于個人還債務、利息和做小額貸款業(yè)務。其中被告人林某甲用于個人償還債務、利息的有497萬元,用于貸款給陳某甲的只有3萬元。后被告人林某甲在被害人鄭某甲多次追討的情況下,于2016年2月7日,在市金平區(qū)海濱路海逸投資大廈601房補簽一份《進口海鮮經(jīng)營合作協(xié)議》,但林某甲沒有履行協(xié)議還錢,還于2016年3月帶全家人藏匿于廣東省潮安縣**鎮(zhèn)**住宿**房。
二、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事實:
被告人林某甲于2013年至2016年期間,在汕頭市龍湖區(qū)金環(huán)路星河大廈20樓、金平區(qū)海濱路海逸投資大廈601房等地,以集資經(jīng)營生意為名,并以3%至3.5%的利息向社會上不特定人員借款3232.55萬元,后以6%的利息非法貸款給他人。后在資金鏈斷開的情況下,攜全家人逃匿到外地,以逃避討債。經(jīng)初步查證:
1、被告人林某甲于2013年12月4日,向胡某某借款10萬元,于2015年10月3日向胡某某借款19.6萬元,至今只付還本金5萬元,尚欠本金24.6萬元及利息3萬元。
2、被告人林某甲于2014年下半年至2016年3月期間,向陳某乙借款共110萬元,至今只付還利息約30萬元,本金110萬元及利息未還。
3、被告人林某甲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向李某甲借款共60多萬元,至今只付還40多萬元,尚欠20多萬元。
4、被告人林某甲于2014年9月5日至2016年6月期間,向楚某某借款25萬元,至今只付還利息5萬元,本金25萬元和利息未還。
5、被告人林某甲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向魏某乙借款60萬元,至今本金60萬元未還。
6、被告人林某甲于2015年初至2015年底期間,向王某某借款50多萬元,至今已付還45多萬元,尚欠5萬多元。
7、被告人林某甲于2015年2月份的一天,向蔡某甲借款4萬元,至今只付還本金3.8萬元,尚欠本金2千元及利息。
8、被告人林某甲于2015年2月17日至2015年7月22日期間,向林某乙借款39.1萬元,至今只付還利息11萬元,尚欠本金39.1萬元及利息。
9、被告人林某甲于2015年3月9日至2015年11月17日期間,向陳某丙借款29.85萬元,至今只付付還10.95萬元,尚欠19萬元。
10、被告人林某甲于2015年5月12日至2015年9月12日期間,向陳某丁借款20萬元,至今除付還部分本息,尚欠7萬元。
11、被告人林某甲于2015年6月至2015年10月期間,向鄭某乙借款十三筆,總計2600萬元,至今尚欠本息約1000萬元。
12、被告人林某甲于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間,向李某乙借款30萬元,至今只付還12萬元,尚欠18萬元。
13、被告人林某甲于2015年8月10日,向林某丙平借款100萬元,至今已付還部分利息,尚欠本金100萬元和利息。
14、被告人林某甲于2015年9月29日至2015年9月30日期間,向蔡某乙借款15萬元,至今已付某某部分利息,尚欠本金15萬元及利息。
15、被告人林某甲于2015年10月份的一天,向卓某某借款10萬元,至今本息未還。
16、被告人林某甲于2015年11月29日,向李某丙借款50萬元,至今只付還利息1.5萬元,尚欠本金50萬元及利息。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進口海鮮經(jīng)營合作協(xié)議》、相關銀行賬號的資金明細表、扣押清單、被害人鄭某甲等人借款給被告人林某甲的借款單據(jù);
2.證人陳某丁、林某丁、楊某某、魏某甲、陳某戊、趙某某、鄭某丙、鄭某丁、林某丁等人的證言;
3.被害人鄭某甲、胡某某、陳某甲、林某乙、李某甲、魏某乙、王某某、蔡某甲、林某丙、陳某乙、陳某丙、李某乙、李某丙、蔡某乙、卓某某、楚某某等人的陳述;
4.被告人林某甲供述與辯解;
5?.鑒定意見:廣東嘉信司法會計鑒定所出具的司法會計鑒定意見書【粵嘉會鑒字(2017)第010-1號】、廣東嘉信司法會計鑒定所出具的司法會計鑒定意見書【粵嘉會鑒字(2017)第010-2號】;
6.其他材料:戶籍材料、視聽材料、電子數(shù)據(jù)、破案報告、前科材料、抓獲經(jīng)過等。
本院認為,被告人林某甲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guī)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第一百七十六條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合同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刑事責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二條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汕頭市中級人民法院
檢察員:陳繼旭
?????????????????????????????????2018年2月3日
附:
????1.被告人現(xiàn)羈押于汕頭市看守所;
2.本案案宗共十冊;
3.?隨案移送物品詳見清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