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訴 書
被告人李遠航,男,1972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414241972********,漢族,中專文化,務工,戶籍地:廣東省佛山市**路**號,住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路**村,因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罪,于2018年8月2日被徐州市銅山區(qū)公安局取保候審,于2019年8月19日被本院取保候審。
本案由徐州市銅山區(qū)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李遠航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罪,于2019年8月19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次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于2019年9月30日、12月13日分別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19年10月30日、2020年1月13日分別補查重報。期間本院于2019年9月20日、12月1日、2020年2月13日分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十五日。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14年至2016年間,被告人李遠航與藍某某(另案處理)結伙,通過李某甲、陳某某(另案處理)等人,明知無真實貨物交易,采取操作資金流等手段,介紹廣州**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廣州市**機械廠等16家企業(yè)從佛山市**鋼材貿易有限公司、徐州*甲物資貿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y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合計119份,價稅合計人民幣12375134.09 元,稅額合計人民幣1798097.14,并從中收取開票費用。上述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均已認證抵扣,造成國家稅款損失合計人民幣1798097.14元。具體事實分述如下:
1.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間,被告人李遠航與藍某某結伙,通過上述方式,介紹廣州**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購買了以佛山市**鋼材貿易有限公司、淮北**貿易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作為銷方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14份,價稅合計1579124.4元,稅額合計229445.46元。
2.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間,被告人李遠航與藍某某結伙,通過上述方式,介紹廣州市**機械廠購買了以徐州*乙物資貿易公司、廣西*甲貿易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作為銷方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14份,價稅合計1439726.01元,稅額合計 209190.97元。
3.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間,被告人李遠航與藍某某結伙,通過上述方式,介紹佛山市**機械有限公司購買了以徐州*乙物資貿易公司、廣西*甲貿易有限公司二家公司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作為銷方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3份,價稅合計256162.8元,稅額合計37220.24元。
4.2016年1月間,被告人李遠航與藍某某結伙,通過上述方式,介紹順德區(qū)**機械配件廠購買了以徐州*甲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作為銷方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2份,價稅合計197882.8元,稅額合計28752.2元。
5.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間,被告人李遠航與藍某某結伙,通過李某乙,介紹深圳市**工貿有限公司購買了以鄭州**海商貿有限公司、廣西*乙貿易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作為銷方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9份,價稅合計884290.94元,稅額合計128486.69元。
6.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間,被告人李遠航與藍某某結伙,通過陳某某,介紹東莞市**電子有限公司、東莞市**精密模具制造廠購買了以佛山市**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廣西*甲貿易有限公司二家公司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作為銷方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14份,價稅合計1483210.96元,稅額合計215510.14元。
7.2015年9月間,被告人李遠航與藍某某結伙,通過陳某某,介紹東莞市**鋼材有限公司購買了以**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作為銷方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13份,價稅合計1225426.16元,稅額合計178053.23元。
8.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間,被告人李遠航與藍某某結伙,通過上述方式,介紹東莞市**(上海)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購買了以徐州*甲物資貿易有限公司、廣西*甲商貿有限公司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作為銷方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8份,價稅合計808186元,稅額合計117428.72元。
9.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間,被告人李遠航與藍某某結伙,通過陳某某,介紹東莞市長安聯(lián)誠模具加工店購買了以徐州*甲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廣西*乙商貿有限公司、廣西*丙貿易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作為銷方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14份,價稅合計1518849.86元,稅額合計220687.59元。
10.2015年12月間,被告人李遠航與藍某某結伙,通過陳某某,介紹東莞市**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購買了以**實業(yè)有限公司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作為銷方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6份,價稅合計628880.42元,稅額合計91375.79 元。
11.2016年1月間,被告人李遠航與藍某某結伙,通過陳某某,介紹東莞市**塑膠模具有限公司購買了以徐州*乙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作為銷方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3份,價稅合計350020元,稅額合計50857.61 元。
12.2016年1月間,被告人李遠航與藍某某結伙,通過陳某某,介紹東莞市**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東莞市**五金模具加工店購買了以徐州*甲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作為銷方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12份,價稅合計1267914.74元,稅額合計184226.93 元。
13.2016年1月至2016年2月間, 被告人李遠航與藍某某結伙,通過陳某某,介紹東莞市**五金塑膠制品廠購買了以徐州*乙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徐州*乙物資貿易有限公司二家公司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作為銷方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2份,價稅合計222706元,稅額合計 32358.99元。
14.2016年2月間,被告人李遠航與藍某某結伙,通過陳某某,介紹東莞市**精密五金零件加工店購買了以徐州*甲物資貿易有限公司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作為銷方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5份,價稅合計512753元,稅額合計74502.58元。
案發(fā)后,被告人李遠航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在本院審查起訴期間,被告人李遠航自愿簽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國家稅務局出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開票信息明細、抵扣情況證明、銀行賬戶交易記錄、企業(yè)登記資料等;
2.證人鄭某某、羅某某等人的證言:
3.被告人李遠航及同案犯藍某某、李某乙、陳某某等人的供述與辯解;
4.徐州市銅山區(qū)公安局制作的辨認筆錄;
5.徐州市銅山區(qū)公安局制作的視聽資料等。
本院認為,被告人李遠航與他人結伙,介紹他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騙取國家稅款,虛開的稅款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一款、第三款,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李遠航與他人結伙共同故意犯罪,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系共同犯罪。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員:魏嫻
附:
1.被告人李遠航現(xiàn)取保候審于居住地;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11冊;
3.認罪認罰具結書1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