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訴 書
本案由四方臺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李某涉嫌詐騙罪、貸款詐騙罪,于2019年12月12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9年12月13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其律師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經依法審查查明:
一、詐騙案。
1、2015年12月,被害人張某甲、辛某某與被告人李某在香港、澳門旅游期間相互結識,李某在聊天期間向張某甲、辛某某等人吹噓自己能購買到工作關系,有能力為他人辦理退休等事宜,并且虛構自己在礦務局工資處和省林業(yè)部門工作的身份,騙取張某甲等人的信任。
旅游結束后張某甲、辛某某便托請李某為自己及家人辦理退休事宜,并按照李某的要求將身份證復印件、照片及辦理退休的費用交給李某。同時張某甲、辛某某、楊某某等人在親屬、朋友間散播李某為其辦理“退休”一事,并接受朋友托請為其辦理“退休”。自2016年1月至7月間,張某甲、楊某某陸續(xù)將46人辦理“退休”的資料及辦理費用人民幣1351000.00元交給李某。
2、2016年孟某某經張某甲結識被告人李某,李某向其吹噓能為他人辦理退休并取得孟某某信任。2017年3月孟某甲受趙某某、張某乙的請托,聯系李某為二人辦理退休。2018年1月尖山區(qū)**路孟某甲經營的**沙發(fā)廠內,李某收取趙某某、張某乙辦理“退休”的資料及辦理費用人民幣120000.00元,事后孟某乙收取好處費人民幣10000.00元。2019年1月11日至12日,趙某某將其婆婆莫某某辦理“退休”費用人民幣30000.00元通過微信及支付寶轉賬的方式交給李某,并通過郵寄方式將莫某某的個人資料交給李某。
3、2018年10月被告人李某為騙取錢財,向朋友李某甲吹噓能為他人辦理退休并取得李某甲信任,李某甲于2018年10月23日至11月22日分四次將辦理退休費用人民幣50500.00元,通過銀行匯款轉賬給李某,并將辦理退休的資料送至李某朋友陳某處。
2018年11月被害人李某丙得知其三姨(李某?。┪斜桓嫒死钅侈k理退休,便通過電話和微信與李某聯系,要求李某為其辦理返崗一事,李某吹噓自己認識雙礦集團高層領導,取得被害人信任后,2018年11月,李某丙通過銀行匯款將人民幣45000.00元辦理費用轉賬給李某。
2018年10月被害人李某戊通過李某丁得知被告人李某有能力為他人辦理退休,在與李某取得聯系后,托請李某為其丈夫張某乙辦理退休,并于2018年10月26日李某丙按李某的要求,將辦理“退休”所需的身份證復印件、照片等資料送至雙鴨山檔案館陳某甲處,2018年10月29日李某丙通過銀行匯款將人民幣65000.00元辦理費用轉賬給李某。2018年11月23日李某為繼續(xù)騙取錢財,謊稱為陳某乙辦理醫(yī)保,被害人李某丙于2018年11月25日再次將人民幣5500.00元通過銀行轉賬給李某。
4、2016年被告人李某在同學聚會上吹噓自己有能力為他人辦理退休等事宜,并且虛構自己在省**部門工作的身份,騙取其同學顧某某信任,顧某某便托請李某為自己及家人辦理退休事宜,自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間,顧某某將自己及親屬汪某甲、汪某乙、楊某某4人辦理“退休”的資料及辦理費用人民幣201000.00元通過給付現99金及微信轉賬的方式交給李某。
5、2016年末被害人張某丙得知被告人李某能為別人辦理退休,托請李某為其丈夫孫某某、朋友趙某某辦理退休,并于2017年1月18日將孫某某辦理“退休”的資料及辦理費用人民幣45000.00元交給李某。2017年10月趙某某將辦理“退休”的資料及辦理費用人民幣75000.00元交給李某。事后因李某遲遲未能辦理退休,張某丙、趙某某于2019年2月28日到向陽派出所報案,李某害怕受到處罰,由其母親郭某某將張某丙、趙某某所交人民幣120000.00元返還給張某丙、趙某某。
6、2014年被告人李某為騙取錢財,向被害人劉某某謊稱有能力為他人辦理退休,并且已經成功為他人辦理,騙劉某某辦理退休,劉某某未予應允。2018年11月劉玉艷托請李某為自己及其丈夫付連寶辦理退休,并于2018年12月將辦理“退休”的資料及辦理費用人民幣62000.00元交給李某。
7、2016年被告人李某為騙取錢財,向朋友敖某聲稱其認識領導,有能力為他人辦理退休,取得敖某某信任,敖某某托請李某為其親屬王某某及朋友祝某某辦理退休,并將為2人辦理“退休”的資料及辦理費用人民幣95000.00元交給李某。隨后李某與敖某某共同在**投資經營蛋糕店,李某投資18萬元,2018年蛋糕店因虧損倒閉,因王業(yè)忠、祝某某二人退休一直未辦理成功,敖某某扣留李某投資款人民幣95000.00元返還給王某某、祝某某。
2貸款詐騙案。
2019年4月被告人李某在無償還能力的情況下,為詐騙錢財,通過自己手中持有被害人辛某某、李某某、趙某某、莫某某、張某乙等人的身份證照片和銀行卡照片的條件,利用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管理漏洞,冒用李某某、趙某某等人的身份,向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申請消費貸款及商品貸款。2019年4月4日成功利用李某某名義騙取商品貸款人民幣9999.00元。2019年4月10日成功利用趙某某的名義騙取商品貸款人民幣10000.00元,消費貸款人民幣14000.00元。因辛某某、莫某某蘭、張某某三人征信不合格,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未予批準貸款申請。截止案發(fā)時欠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本金人民幣23827.47元。
被告人李某于三年間共騙取被害人錢款人民幣1767000.00元。李某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騙取金融機構貸款人民幣33999.00元,截至案發(fā)時已還人民幣10171.53元,未還人民幣23827.47元。并將詐騙所得用于揮霍、投資及償還債務,同時為取得其他受害人信任,假裝成功辦理退休,自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利用騙取的錢款給八名被害人每月發(fā)放工資人民幣244800.00元。同時編造各種理由推脫被害人,期間怕自己實施的詐騙事實敗露,償還幾名被害人錢款。2019年5月李某見被害人逼迫還款且無力支付,潛逃至內蒙古自治區(qū)躲藏。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
1.書證:被告人李某的戶籍證明、抓獲經過;
2.證人冀某某、李某甲、郭某某、繳某某、蔡某某、等人的證言;
3.被害人張某甲、李某乙、趙某甲、趙某乙、顧某某、張某丙等人的陳述;
4、被告人李某的供述與辯解;
本院認為,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錢財,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無償還能力的情況下,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詐騙金融機構貸款,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貸款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雙鴨山市四方臺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員:張維春
附:
1.被告人李某現羈押于雙鴨山市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10冊。
3.認罪認罰具結書1份。
本起訴書所依據的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條 貸款詐騙罪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蛘叱龅盅何飪r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第六十七條第三款 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guī)定的自首情節(jié),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fā)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 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并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