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疊彩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 訴 書
疊檢刑訴〔2020〕20號
被告人李某甲,男,1977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503111977********,漢族,廣西桂林市人,初中文化,無業(yè),住廣西桂林市七星區(qū)**鄉(xiāng)**村**號。因涉嫌失火罪,于2019年12月8日被桂林市森林公安局刑事拘留,2019年12月17日經(jīng)本院批準逮捕,同日由桂林市森林公安局執(zhí)行。
本案由桂林市森林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李某甲涉嫌失火罪,于2020年2月17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同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同月27日已告知被告人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律師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2019年12月6日,被告人李某甲攜帶打火機、貢香、糖水、噴槍等工具前往桂林市堯山風景區(qū)尋采野蜂蜜。當日下午16時許,李某甲用糖水等引誘蜜蜂采蜜并追蹤尋找到一蜂洞(北緯25017 ′57″、東經(jīng)110022′31″、海拔428m), 用打火機點燃七支貢香將蜜蜂熏出蜂洞,徒手取完蜂蜜后,將貢香在地上劃了幾下認為已熄滅便丟棄在蜂洞口,爾后離開現(xiàn)場。17時許,被告人李某甲發(fā)現(xiàn)其取蜂蜜的地方冒出大量的濃煙,意識到已發(fā)生森林火災,其并未報警亦未返回撲救,而是打電話讓其兄開車將自己接回家中。經(jīng)桂林市、疊彩區(qū)兩級政府組織消防、公安警力及應急力量等三百余人全力撲救,至次日7時許,火勢得到有效控制,明火被撲滅。
經(jīng)勘查,該次森林火災過火林地面積19.3975公頃(291.0畝),其中過火有林地面積8.4159公頃(126.2畝),過火灌木林地面積10.9816公頃(164.8畝)。
2019年12月7日17時許,桂林市森林公安局城郊派出所民警在桂林市新建小學門口將李某甲抓獲,并繳獲打火機、貢香等涉案工具。歸案后,被告人李某甲如實供述了上述事實。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1.打火機、貢香等物證;2. 戶籍證明、到案經(jīng)過、堯山半山腰冒煙照片、森林火災案調查報告、扣押清單、現(xiàn)場勘驗示意圖等書證;3.證人廖某某、李某乙、胡某某等人的證言;4.被告人李某甲的供述和辯解;5.檢查筆錄及照片、指認筆錄及照片、現(xiàn)場勘驗筆錄及照片。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李某甲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李某甲應當預見其行為可能會發(fā)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結果,因為過于自信輕信能夠避免,導致發(fā)生森林火災,致使公私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以失火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李某甲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李某甲自愿認罪認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之規(guī)定,可以從寬處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桂林市疊彩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員:鄧期樑
2020年3月2日
附:
1.被告人李某甲現(xiàn)羈押于桂林市第二看守所
2.公安卷二冊、檢察卷一冊、打火機等涉案工具一批隨案移 送
3.《認罪認罰具結書》一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