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巴馬瑤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巴檢刑訴〔2019〕71號
被告人曾*興(外號“曾老三”、“老三”),男,19**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36253119721218****,漢族,小學文化,金城江區(qū)**有限公司董事長,戶籍地為河池市金城江區(qū)**小區(qū)**號。因涉嫌行賄罪,于2018年6月24日被巴馬瑤族自治縣監(jiān)察委員會留置,7月8日解除。
本案由巴馬瑤族自治縣監(jiān)察委員會偵查終結,以被告人曾*興涉嫌行賄罪,于2019年1月2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當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辯護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因需補充核實,兩次退回巴馬瑤族自治縣監(jiān)察委員會補充調查。期間,延長審查起訴期限三次。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02年,時任河池市金城江區(qū)長老鄉(xiāng)鄉(xiāng)長的韋*前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引進曾*興到金城江成立金城江區(qū)**有限公司。2011年上半年至2012年初,曾*興經營的金城江區(qū)**有限公司符合扶貧項目貸款貼息條件但遇上申報過期或材料不符、貼息發(fā)放不及時等問題,時任金城江區(qū)委辦主任的韋*前(另案處理)便跟金城江區(qū)扶貧辦主要領導黃*良或余*壯、金城江區(qū)財政局局長覃*龍打招呼,致使金城江區(qū)**有限公司得以順利申報扶貧項目貸款貼息,并于2012年3月7日、2012年11月8日先后獲得兩期扶貧項目貸款貼息36萬元、42萬元,共計78萬元。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被告人曾*興為表示感謝,先后四次送給韋*前人民幣24萬元和美元6000元。具體事實如下:
(1)、2012年3月份的一天,曾*興獲得第一期扶貧項目貸款貼息后在金城江區(qū)**路**號**酒店附近其駕駛的桂A**別克牌越野車上送給韋*前現金人民幣2萬元,韋*前全部用于日常生活開支。
(2)、2012年11月份的一天,曾*興獲得第二期扶貧項目貸款貼息后在金城江區(qū)**路**號**國際大酒店門口其駕駛的桂A**別克牌越野車上送給韋*前現金人民幣2萬元,韋*前全部用于日常生活開支。
(3)、2013年7月初,韋*前主動打電話向曾*興索要幾千美元,曾*興便于2013年7月13日叫妻子雷*華到中國銀行兌換0.6萬美元,并送到金城江區(qū)人民政府附近或韋*前辦公室交給韋*前。
(4)、事前,曾*興多次向韋*前表態(tài)如韋*前購買房子便給20萬元。2014年初,韋*前跟親戚黃*科轉讓得金城江區(qū)**場1套危改集資房。2015年初,韋*前交納房款的資金不夠便主動向曾*興提出要款20萬元,曾*興表示同意后于2015年1月6日叫公司財務俞*逍通過農行卡帳戶62284828481537867**轉帳20萬元到韋*前持用使用其胞姐韋*璐的農行卡帳戶62284828460928324**,韋*前全部用于交納房款。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
1、書證;2、證人證言;3、證人證言;4、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5、勘驗、檢查、辨認等筆錄。
本院認為,被告人曾*興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累計人民幣24萬元和0.6萬美元(折算人民幣36908.8元),其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第一款和第三百九十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行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巴馬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
檢察員:劉世令
2019年7月14日
附:1.被告人曾*興現住河池市金城江區(qū)**小區(qū)**號,聯(lián)系電話138778480**/180831036**。
2.案卷材料和證據2冊。
3.訊問被告人同步錄音錄像光碟共6張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