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訴 書
被告人張某某,男,1969年**月**日生,公民身份號碼:4307221969********,漢族,小學文化,無固定職業(yè),住湖南省漢壽縣**鎮(zhèn)**村**組,2018年3月19日因涉嫌走私普通貨物罪,由上海海關緝私局決定刑事拘留,2019年10月7日由湖南省漢壽縣公安局執(zhí)行刑事拘留,同月9日延長刑事拘留期限至三十天,同年11月12日經(jīng)本院批準,同日由上海海關緝私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上海海關緝私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張某某涉嫌走私普通貨物罪,于2020年1月9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次日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2018年1月,被告人張某某為牟取非法利益,與“小王老板”(身份不詳,另案處理)結伙,在事先沒有合同、發(fā)票、貨物清單等報關單證的情況下代理客戶進口貨物,并以明顯低于正常價格的每集裝箱人民幣27萬元(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的費用委托劉某某(已判決)包稅進口貨物。其中,“小王老板”負責向客戶攬貨并向劉某某預付每集裝箱12萬元的清關費用;劉某某負責在香港地區(qū)歸集貨物,后海運至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清關,再運輸至廣東省東莞市交接給張某某;張某某負責收取分撥貨物,代收代付進口費用,每集裝箱非法獲利3000元。
劉某某接受被告人張某某委托包稅清關后,以大量品名雜亂的普通貨物名義委托某甲國際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已判決,以下簡稱某甲公司)法定代表人邱某某(已判決)代理申報進口貨物19個集裝箱。隨后,邱某某找到上海某乙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已判決,以下簡稱某乙公司)負責人陳某甲(已判決),共同商議以虛假的“漂白用闊葉硫酸鹽木漿”品名申報該批貨物,并得到劉某某的同意。此后,劉某某委托貨代公司在香港地區(qū)將上述貨物裝入集裝箱,并以“漂白用闊葉硫酸鹽木漿”品名安排海運訂艙。
2018年1月10日,在該批貨物從香港運抵上海外高橋港區(qū)碼頭后,邱某某以“漂白用闊葉硫酸鹽木漿”的品名制作發(fā)票單證,并由陳某甲委托報檢公司向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外高橋保稅區(qū)辦事處申報檢驗檢疫。同月12日,陳某甲伙同邱某某,將張某某委托清關的19個集裝箱貨物與其他人委托清關的15個集裝箱貨物以“先入?yún)^(qū),后申報”的方式委托車隊運輸至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高信堆場,并安排某乙公司員工將上述集裝箱貨物倉儲信息錄入某甲公司信息系統(tǒng),制作進境備案清單準備用于向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海關申報進境備案。
同月13日凌晨,邱某某、陳某甲、劉某某商定不再向海關申報進境備案和一般貿易進口,而是借用某甲公司其他批次已申報進口清關貨物的名義直接將上述貨物運輸至保稅區(qū)外東集路200號堆場,準備轉運至廣東省東莞市交付被告人張某某。上述34個集裝箱的貨物在運輸過程中,被上海海關緝私局偵查人員當場查獲,并依法予以扣押。
2018年3月19日,上海海關緝私局決定對被告人張某某刑事拘留,并采取網(wǎng)上追逃措施。2019年10月7日,被告人張某某在湖南省漢壽縣城步行街內某服裝店被漢壽縣公安局民警抓獲,后羈押于漢壽縣看守所。同月9日,上海海關緝私局將被告人張某某押解回滬,并將其羈押于上海市長寧區(qū)看守所。
經(jīng)上海市價格認證中心估價和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海關核定,劉某某等人偽報清關的34個集裝箱普通貨物偷逃應繳稅額共計83,163,484.36元,其中被告人張某某委托的19個集裝箱普通貨物偷逃應繳稅額共計4,060余萬元;經(jīng)偵查機關稱量及上海市毒品檢驗中心鑒定,涉案貨物中查獲的19,970瓶止咳藥水中檢出可待因成分,凈重2,396千克;經(jīng)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海關緝私分局認定,涉案貨物中查獲的2,957把刀具中的955把認定為管制刀具,經(jīng)上海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業(yè)品與原材料檢測技術中心檢驗,涉案貨物中5個集裝箱內有112余噸經(jīng)檢驗判定為固體廢物,屬于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
上述事實,有以下證據(jù)證明:
1.偵查機關的《受案登記表》《立案決定書》《案發(fā)經(jīng)過》《抓獲經(jīng)過》《出所登記表》等書證,證實本案的案發(fā)過程及被告人張某某的到案經(jīng)過。
2.偵查機關的《扣押決定書》《扣押筆錄》《扣押清單》《協(xié)助凍結財產(chǎn)通知書》,以及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上海有限公司出具的《理貨報告》及隨附照片等書證,證實偵查機關依法扣押、凍結相關涉案款物,以及涉案貨物具體類別特征等事實。
3.偵查機關調取的周某某、李某某、金某某、張澤秀、邱某某、楊某某的《銀行賬戶明細》的書證,證人周某某、李某某、金某某等人的證言,同案犯劉某某、邱某某、陳某甲的供述,能夠與被告人張某某的供述相互印證,證實張某某按照劉某某的安排分別向劉某某、邱某某、陳某甲控制使用的銀行賬戶支付清關費用,隨后劉某某使用虛假的“木漿”品名向香港貨代公司訂艙裝運涉案貨物等事實。
4.偵查機關調取的《海運提單》《海關進境貨物備案清單》《發(fā)票》《提貨單》《檢驗檢疫申報回執(zhí)》等書證,證人王某甲、國某某、萬某某的證言,能夠與同案犯邱某某、陳某甲的供述相互印證,證實陳某甲委托貨代公司將涉案集裝箱貨物運輸至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堆場,后以虛假的“木漿”品名申報檢驗檢疫,并準備進行申報進境備案的事實。
5.偵查機關調取的《提貨通知書》《集裝箱發(fā)放交接單》《倉儲卡口核放單》《倉儲出區(qū)憑單》及上海某丙堆場《落箱單》等書證,證人王某乙、趙某某、凌某某、馬某某、閆某某、陳某乙、邵某某等人的證言,能夠與同案犯劉某某、陳某甲、邱某某的供述相互印證,證實劉某某、邱某某、陳某甲共同決定以瞞報闖關的方式走私涉案貨物,并聯(lián)系運輸車隊從保稅區(qū)提貨運輸至保稅區(qū)外堆場堆放等事實。
6.上海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業(yè)品與原材料檢測技術中心出具的《檢驗報告》、《關于固體廢物屬性鑒別取樣和檢驗流程的說明》、《補充說明》,偵查機關制作的《固體廢物明細清單》等書證,證實涉案貨物中5個集裝箱內有112余噸經(jīng)檢驗判定為固體廢物,屬于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的事實。
7.偵查機關的《稱量筆錄》及上海市毒品檢驗中心的《鑒定意見》,證實涉案貨物中查獲的19,970瓶止咳藥水中檢出可待因成分,凈重2,396千克;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海關緝私分局《認定書》的書證,證實涉案貨物中查獲的2,957把刀具中的955把認定為管制刀具。
8. 上海市價格認證中心的《價格認定結論書》及相關海關的《涉嫌走私貨物偷逃稅額核定證明書》等書證,證實涉案貨物中普通貨物偷逃應繳稅額83,163,484.36元,其中19個集裝箱至少偷逃稅額40,601,193.24元的事實。
9.被告人張某某的供述及辨認筆錄,能夠與同案犯劉某某的供述及辨認筆錄相互印證,證實張某某以明顯低于正常價格的包稅費用委托劉某某進口涉案普通貨物的事實。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某某為謀取非法利益,受他人安排以明顯低于正常價格的包稅費用委托劉某某等人進口貨物,后由劉某某等人將保稅區(qū)內尚未申報繳稅的貨物借用其他已申報繳稅貨物出門憑證運輸至保稅區(qū)外,從中偷逃應繳稅額共計4000余萬元,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以走私普通貨物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張某某起次要作用,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系從犯,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被告人張某某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的規(guī)定,可以從輕處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審判。
此致
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檢察員:顧怡冬
附:
1.被告人張某某現(xiàn)羈押于上海市長寧區(qū)看守所。
2.偵查卷宗32冊。
3.相關法律條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