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旗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喀檢公訴刑訴〔2018〕294號
被告人張某甲,男性,1952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1504281952********,漢族,初中文化程度,無業(yè),戶籍所在地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喀喇沁旗,住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鎮(zhèn)**村**組,因涉嫌故意殺人罪,經喀喇沁旗公安局決定,于2018年8月9日被喀喇沁旗公安局刑事拘留;因涉嫌犯有故意殺人罪,經喀喇沁旗人民檢察院批準,于2018年8月21日由喀喇沁旗公安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喀喇沁旗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張某甲涉嫌故意殺人罪,于2018年10月19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8年10月21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2018年11月19日已告知被害人及其近親屬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害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于2018年11月14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18年8月9日凌晨3時許,被告人張某甲在與其妻子劉某某發(fā)生爭吵后,遂起殺心,趁其妻子劉某某熟睡之際,先用菜刀砍向其面部,劉某某驚醒后,翻身躲閃,張某甲手持菜刀繼續(xù)向劉某某揮砍,劉某某躲至火炕里側,張某甲因火炕有阻礙,遂到廚房取得劈柴用斧頭一把,返回臥室,張某甲用斧頭向劉某某額頭砸下,隨后張某甲被聞訊趕來的張某乙等人攔下。
赤峰市公安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書鑒定意見為:
1 、在排除同卵雙胞胎和其他外源性干擾的前提下,送檢的地面上可疑血跡中檢出的人血DNA (3號),炕上可疑血跡中檢出的人血DNA (4號),褥子上可疑血跡中檢出的人血DNA (5號),西側墻壁上可疑血跡中檢出的人血DNA (6號),北側墻壁上可疑血跡中檢出的人血DNA (7號),天花板上可疑血跡中檢出的人血DNA (8號),張某甲所穿半袖背部2 份褐色斑跡中檢出的人血DNA (9B 和9C號),尖刀刀柄上的附著物中檢出的人DNA (12B 號),菜刀刀刃上褐色斑跡中檢出的人血DNA (13A 號),斧頭刃部中檢出的人血DNA (14A號), 斧頭背部可疑血跡中檢出的人血DNA (14B 號),與劉某某血樣在D8S1179等15個基因座基因型相同,其似然率為1. 56×1022。
2 、在排除同卵雙胞胎和其他外源性干擾的前提下,送檢的張某甲所穿半袖前衣襟褐色斑跡中檢出的人血DNA (9A號),張某甲所穿背心上褐色斑跡中檢出的人血DNA ( 10 號), 張某甲所穿秋褲上褐色斑跡中檢出的人血DNA (11 號),尖刀刀刃上褐色斑跡中檢出的人血DNA (12A 號),斧子木柄末端附著物中檢出的人DNA (14D 號),與張某甲的血樣在D8S1179等15個基因座基因型相同,其似然率為3. 66×1018。
3?、在排除同卵雙胞胎和其他外源性干擾的前提下,送檢的菜刀刀柄上的附著物(13B號)中檢出混合基因型,包含劉某某、張某甲的DNA?分型。
4?、在排除同卵雙胞胎和其他外源性干擾的前提下,送檢的斧子木柄中段附著物(14C號)中檢出混合基因型,包含劉某某的DNA?分型,不排除包含張某甲的DNA?分型。
喀喇沁旗公安司法鑒定中心法醫(yī)學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書的鑒定意見為:劉某某開放性顱骨骨折伴硬腦膜破裂構成重傷二級;劉某某腦挫傷及顱內出血伴神經系統(tǒng)癥狀和體征均構成重傷二級;劉某某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上頜骨骨折及顴骨骨折均構成輕傷二級;劉某某體表瘢痕構成輕傷一級。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
1.物證:扣押決定書、隨案移送物品清單等物證;2.書證:受案登記表、立案決定書、常住人口信息等書證;3.證人張某丙、張某乙等人的證言;4.被告人張某甲的供述與辯解;5.鑒定意見:赤峰市公安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書等鑒定意見;6.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現場勘驗筆錄、現場圖、現場照片等。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某甲故意殺人,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張某甲已經著手實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三條,是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被告人張某甲到案后能夠如實供述其犯罪事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系坦白,可以從輕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喀喇沁旗人民法院
檢察員:趙元華
2018年11月28日
附:?1.被告人張某甲現羈押于喀喇沁旗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3冊,光盤3張。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