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濟歷城檢二部刑訴〔2020〕24號
被告人張某某,曾用名張某甲,女,1997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證號碼3710811997********,漢族,大學文化,戶籍所在地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鎮(zhèn)**村**號,住濟南市槐蔭區(qū)**室。因涉嫌集資詐騙罪,于2019年9月25日被濟南市公安局歷城區(qū)分局刑事拘留,經(jīng)本院批準,于2019年10月31日被濟南市公安局歷城區(qū)分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濟南市公安局歷城區(qū)分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張某某涉嫌集資詐騙罪,于2019年12月31日向本院移送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9年12月31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并告知了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值班律師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于2020年2月15日第一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20年3月15日補查重報;本院于2020年4月15日第二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20年5月15日補查重報。補充偵查完畢移送起訴。本院于2020年2月1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半個月。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自2016年開始,被告人張某某開始在互聯(lián)網(wǎng)分期樂平臺貸款用于個人消費,后因其消費大,又無經(jīng)濟來源,無法歸還貸款,遂產(chǎn)生了讓他人在貸款平臺貸款用于歸還個人貸款的想法。2017年12月,被告人張某某虛構(gòu)自己為螞蟻金服的員工或律師,以幫助各大互聯(lián)網(wǎng)貸款平臺整合處理額度的名義,通過朋友互相介紹、微信朋友圈宣傳招工做兼職等方式,向他人推薦微博、花吧、京東白條等APP貸款平臺,讓他人從貸款平臺為其貸款,貸款到賬后通過微信或支付寶轉(zhuǎn)賬至其賬戶,承諾貸款到期后由其負責償還本金及利息,其向借款人支付傭金或工資等,從而取得了他人信任,騙取他人貸款后轉(zhuǎn)款給其自己,用于償還他人貸款及利息、支付傭金及工資、個人消費等。被告人張某某收到借款后,大部分款項用于歸還平臺貸款及利息,部分借款用于購買化妝品、手包等奢侈消費品及大額消費等。截止到2019年9月,被告人張某某共向曹某某、肖某某等104名被害人非法集資共計人民幣11171977.71元,歸還借款平臺借款及支付借款人工資或傭金共計人民幣8680811.95元,給各被害人造成實際損失共計人民幣2491165.76元。
2019年9月24日,被告人張某某經(jīng)公安機關電話傳喚主動到案。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1.書證:戶籍證明及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銀行交易明細、支付寶交易明細、微信聊天記錄、微信及支付寶轉(zhuǎn)賬記錄等;2.被害人陳述:被害人曹某某104名被害人的陳述;3.被告人供述和辯解:被告人張某某的供述和辯解;4鑒定意見:山東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關于張某某涉嫌集資詐騙的專項審計報告》;5.視聽資料、電子數(shù)據(jù):訊問錄像、取證錄像、電子物證檢查工作記錄、微信、支付寶電子數(shù)據(jù)等;6.其他證據(jù):發(fā)、破案經(jīng)過等證明材料。
上述證據(jù)程序合法,內(nèi)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張某某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集資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官:楊勇
2020年6月12日
附件:1.被告人張某某現(xiàn)羈押于濟南市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37冊
3.集資參與人的一覽表10份。
_4.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一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