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章某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章某檢一部刑訴〔2019〕961號
被告人張某甲,男,1988年**月**日生,身份證號碼:3701811988********,漢族,中專文化,無業(yè),戶籍地章某區(qū)**鎮(zhèn)**村南大街212號,捕前住章某區(qū)**鎮(zhèn)**村**街**號。因涉嫌詐騙罪,2019年4月15日被濟南市公安局章某區(qū)分局刑事拘留,經(jīng)濟南市章某區(qū)人民檢察院批準,同年5月22日由濟南市公安局章某區(qū)分局執(zhí)行逮捕。
被告人高某某,男,1984年**月**日生,身份證號碼:3701811984********,漢族,初中文化,無業(yè),戶籍地章某區(qū)**鎮(zhèn)**村石匠胡同2號,捕前住章某區(qū)**莊街道**區(qū)。因涉嫌詐騙罪,2019年4月15日被濟南市公安局章某區(qū)分局刑事拘留,經(jīng)濟南市章某區(qū)人民檢察院批準,同年5月22日由濟南市公安局章某區(qū)分局執(zhí)行逮捕。
被告人滕某某,男,1987年**月**日生,身份證號碼:3701811987********,漢族,大專文化,無業(yè),戶籍地章某區(qū)**鎮(zhèn)**村向陽二巷2號,捕前住章某區(qū)**街道**小區(qū)**號樓**單元**室。2017年7月10日,因犯尋釁滋事罪被濟南市章某區(q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二月,緩刑二年(緩刑考驗期自2017年7月25日起至2019年7月24日止)。因涉嫌詐騙罪,2019年4月15日被濟南市公安局章某區(qū)分局刑事拘留,經(jīng)濟南市章某區(qū)人民檢察院批準,同年5月22日由濟南市公安局章某區(qū)分局執(zhí)行逮捕。
被告人韓某甲,男,1989年**月**日生,身份證號碼:3701811989********,漢族,初中文化,無業(yè),戶籍地章某區(qū)**鎮(zhèn)**村北大街169號,捕前住章某區(qū)**鎮(zhèn)**村**街**號。因涉嫌詐騙罪,2019年5月4日被濟南市公安局章某區(qū)分局刑事拘留,經(jīng)濟南市章某區(qū)人民檢察院批準,同年6月6日由濟南市公安局章某區(qū)分局執(zhí)行逮捕。
被告人韓某乙,男,1990年**月**日生,身份證號碼:3701811990********,漢族,高中文化,無業(yè),戶籍地章某區(qū)**鎮(zhèn)**村**街**號,現(xiàn)住章某區(qū)**鎮(zhèn)**村**街**號。因涉嫌詐騙罪,2019年4月28日被濟南市公安局章某區(qū)分局刑事拘留,同年5月1日被取保候?qū)彙?/span>
本案由濟南市公安局章某區(qū)分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韓某甲、韓某乙涉嫌敲詐勒索罪、詐騙罪,于2019年7月22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9年7月22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其間,2019年8月22日、2019年11月5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半個月二次,2019年9月6日、2019年11月20日退回章某市公安局補充偵查二次,2019年10月5日、2019年12月20日重新移送審查起訴。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2017年2月至7月期間,為牟取不法經(jīng)濟利益,被告人張某甲伙同高某某、滕某某在章某區(qū)**市場租借辦公場所從事高利放貸業(yè)務。在放貸過程中,被告人張某甲等人利用借款人經(jīng)濟窘迫的現(xiàn)狀,假借民間借貸名義,在借款中除高額利息外又巧立家訪費、保證金、違約金、中介費等名目與被害人形成虛假債權(quán)債務,讓被害人書寫借條、收條、借款違約金協(xié)議書后,以被害人向他人借款、存有外債或是信用不好等事由惡意制造或肆意認定違約,進而非法占有借款人財物。該團伙分工明確,被告人張某甲負責管賬、風控等具體業(yè)務,被告人高某某、滕某某、韓某甲負責催債或是家訪,被告人韓某乙負責介紹客戶,在放貸業(yè)務中逐漸形成了以張某甲為首的“套路貸”詐騙集團。其中,被告人張某甲詐騙8次17.34萬元;被告人高某某詐騙7次11.29萬元;被告人滕某某詐騙7次11.29萬元;被告人韓某甲詐騙1次6.05萬元,被告人韓某乙詐騙2次2.96萬元。在犯罪集團以外,被告人張某甲單獨敲詐勒索1次0.46萬元、被告人高某某、滕某某合伙敲詐勒索1次8.03萬元。具體犯罪事實如下:
一、詐騙罪
1、彭某甲被詐騙案(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
2017年3月7日,彭某甲向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借款1萬元,期限一個月,月息4000元,家訪費1000元,寫1.5萬元借條,并提供同學肖某某作擔保人。2017年4月5日,彭某甲續(xù)息4000元;同年4月20日,被告人高某某以公司不想將錢供其使用為由肆意認定違約,讓其交1000元違約金并扣下肖某某轎車讓其還錢。次日,彭某甲還款1.6萬元清賬。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詐騙既遂1萬元。
2、齊某某被詐騙案(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
2017年3月13日,齊某某向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借款1萬元,期限二個月,月息1500元,中介費500元,其他費用500元,寫1萬元借條,實際到手7500元,并提供彭某乙做擔保人。十來天后,被告人張某甲以借款中沒有加保證金為由,讓齊某某重寫1.5萬元借條,并宣稱若按期還款只需要還1萬元,若超期就按1.5萬元還款。同年4月4日和5月5日,齊某某先后付息共3000元。6月份,彭某乙?guī)е?萬元去清賬時,被告人張某甲等人反悔惡意認定違約,要求齊某某再拿5000元才能清賬并扣下彭某乙等候4小時,由齊某某外出借錢。次日,彭某乙拿著齊某某的3600元交給張某甲清賬。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詐騙既遂0.91萬元。
3、吳某某被詐騙案(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
2017年3月13日,經(jīng)被告人韓某乙介紹,楊某甲向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借款三萬元,期限一個月,月息6000元,家訪費、中介費2000元,寫3萬元借條,到手2.2萬元。隨后被告人張某甲、滕某某開車帶楊某甲家訪時發(fā)現(xiàn),楊某甲家庭條件一般還款壓力大,于是又扣除6000元保證金,楊某甲實際到手1.6萬元,后楊某甲向被告人韓某乙微信轉(zhuǎn)賬中介費1000元。被告人張某甲表示如果楊某甲能找到保證人,就將6000元保證金退還。幾天后,楊某甲提供吳某某作擔保人,被告人張某甲表示需加上保證金2萬元,讓楊某甲重新寫了5萬元借條,時間提前至2017年3月13日,并宣稱如果不違約還款3萬元即可,保證金2萬元不用還,后張某甲去銀座對面的建行取款將保證金6000元退給楊某甲。過了一段時間,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以吳某某到濟南借錢為由肆意認定楊某甲和吳某某違約,要求兩人還款5萬元,不再索要違約金。因楊某甲無錢還賬,吳某某于4月17日至22日分四次將5萬元交給張某甲清賬。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詐騙既遂2.95萬元。
4、王某甲被詐騙案(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韓某乙)
2017年3月16日,經(jīng)被告人韓某乙介紹,王某甲向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借款5000元,期限半年,月息1600元、中介費、家訪費等3000元,寫8000元借條,韓某乙駕車取款并陪同家訪,從張某甲處得中介費500元后又向王某甲索要500元油錢,王某甲實際得款4500元。2017年4月21日,王某甲還息1600元,因還款超期,被告人張某甲追加8000元保證金后讓王某甲又寫了一張1.6萬元借條,并將借款時間提前至2017年3月16日。同年5月31日、6月15日王某甲先后微信轉(zhuǎn)賬還息共3200元。后韓某乙明知王某甲向他人借款系違約,卻還介紹王某甲向他人借款,為此被告人張某甲肆意認定王某甲違約,讓王某甲至辦公室又寫了一張1.6萬元借條,借款時間為2017年6月15日。2017年7月、8月,被告人張某甲聯(lián)系不上王某甲,遂電話聯(lián)系王某甲姐姐王某乙向其索款,并讓王某乙簽了一張1.6萬元的借款合同作為保證,后王某乙及其母親將1.6萬元現(xiàn)金交給張某甲清賬。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韓某乙詐騙既遂1.63萬元。
5、孫某甲被詐騙案(張某甲、韓某甲)
2017年3月21日,孫某甲向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借款5萬元,月息7500元,家訪費500元,保證金1萬元,寫6萬元借條,實際到手4.2萬元,并提供劉某甲作擔保人。因?qū)O某甲的外債到期,被告人張某甲讓被告人滕某某先后攜帶1.7萬元、2.5萬元現(xiàn)金直接替孫某甲清賬。2017年4月、5月、6月的每月19日,孫某甲每月還息7500元;2017年7月初,孫某甲考慮到預產(chǎn)期為7月8日,生孩子后不方便出行,于是提前拿錢找到被告人張某甲支付8月利息,被告人張某甲告知自己和高某某、滕某某正在散伙,還未清賬,等到期后再還款。7月19日,孫某甲支付7500元利息。8月15日左右,被告人張某甲和韓某甲預謀以孫某甲有外債為由肆意認定其違約,由韓某甲電話聯(lián)系孫某甲來辦公室。8月19日上午,孫某甲抱著孩子冒雨來辦公室,被告人韓某甲提出孫某甲在外面借錢違約要罰息,讓其準備10萬元清賬,孫某甲聽后哭泣。隨后趕到辦公室的張某甲假裝打圓場,同意只罰息2萬元,加上以前5萬元借款,讓孫某甲寫了7萬元的借條和借款違約金協(xié)議書。孫某甲索要以前寫的借條未果,只得支付7500元利息后離開。同年9月14日,孫某甲在楊某乙妻子陪同下償還張某甲6.5萬元清賬。被告人張某甲和韓某甲詐騙既遂6.05萬元。
6、于某某被詐騙案(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韓某乙)
2017年5月份的一天,于某某通過手機微信上貸款廣告電話聯(lián)系韓某乙,在**街大潤發(fā)超市附近向韓某乙借款3000元,保證金5000元,利息2000元,寫1萬元借條,并提供呂某某作擔保人,韓某乙開車進行家訪后,又扣除300元家訪費,于某某實際到手2700元。過了十多天,被告人韓某乙得知于某某沒有將錢用作約定用途就電話聯(lián)系于某某,肆意認定其違約讓其立即還款。2017年5月17日,因于某某無錢還款,被告人韓某乙遂帶于某某至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處借款1萬元,期限一個月,利息4000元,中介費2000元,保證金4000元,寫2萬元借條。張某甲通過招商銀行轉(zhuǎn)賬給于某某1萬元后,韓某乙持于某某郵政儲蓄銀行卡將錢全部取走,并從張某甲處獲得中介費2000元。又過了十多天,被告人張某甲以信譽不行等理由要求于某某必須提前還款,于某某將借錢的事情告知姐夫趙某某。2017年6月4日,趙某某和于某某來到張某甲辦公室詢問借錢情況,被告人高某某告知于某某必須還款1.6萬元,后趙某某通過支付寶分兩筆轉(zhuǎn)賬給高某某1.6萬元清賬,高某某當日將錢又轉(zhuǎn)給張某甲入賬。案發(fā)后,趙某某報警,韓某乙遂退賠于某某損失1.3萬元。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詐騙既遂0.6萬元,被告人韓某乙詐騙既遂1.33萬元。
7、張某乙被詐騙案(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
2017年5月11日,張某乙向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借款2萬元,期限20天,10天利息2000元,家訪費1000元,保證金5000元,寫2.5萬元借條,實際到手2萬元。2017年5月20日,張某乙因錢不夠來到放貸公司,找到被告人張某甲欲延期,被告人張某甲提出應當提前三天還利息,并要求將張某乙使用尾號“9999”的手機號過戶給自己,張某乙沒有同意。同年5月30日,張某乙沒有錢還清借款,被告人張某甲還是索要張某乙的尾號“9999”的手機號,張某乙不同意,張某乙交3000元作為利息和罰金,被告人張某甲聲稱還款已經(jīng)逾期,必須罰款1萬元,讓其又寫了1萬元借條,期限為2017年5月30日至2017年6月9日。同年6月10日,張某乙讓朋友紀某某拿著3000元交給張某甲。過了一二天,張某甲索要罰息,張某乙給張某甲建設銀行卡上存入5000元。另外,張某乙讓孫某乙給張某甲送去5000元。同年6月13日,被告人張某甲打電話將張某乙叫到公司說借款逾期了,加上罰息需要重新寫借條,讓張某乙又寫了一張3.5萬元借條,借款期限2017年6月13日至2017年6月20日。同年6月20日,張某乙又讓紀某某交給張某甲2000元。因張某乙一直未再還款,被告人張某甲帶人找張某乙父母索要借款7.5萬元未果后,于2017年9月4日向章某區(qū)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jīng)法庭調(diào)解,張某乙償還張某甲3.5萬元清賬。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詐騙既遂3.35萬元。
8、史某某被詐騙案(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
2017年6月21日,史某某向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借款3萬元,期限一個月,利息4500元,家訪費1000元,保證金1萬元,寫4萬元借條,實際到手2.45萬元,并宣稱只要不違約還3萬元即可。2017年7月2日,借款未到期,被告人張某甲以史某某有好多外債為由肆意認定違約,安排滕某某、高某某將史某某叫到辦公室讓其還款4萬元,否則扣下倉庫貨物和汽車。2017年7月4日,史某某轉(zhuǎn)賬給張某甲1.5萬元;7月20日,又轉(zhuǎn)賬給張某甲1.8萬元清賬。
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詐騙既遂0.85萬元。
二、敲詐勒索罪
1、時某某被敲詐勒索案(張某甲)
2016年底左右一天,時某某通過中介韓某乙向張某甲借款5000?元,期限一個月,保證金2000元,利息1000元,寫8000元借條,實際到手5000元,并宣稱只要不違約就不用還保證金。還款將至,時某某正在濟南市長清區(qū)打工回不了章某,遂想用微信轉(zhuǎn)帳還款,被告人張某甲以必須現(xiàn)金還款為由惡意制造違約。隨后,被告人張某甲安排他人多次到時某某家中采取吵罵、恐嚇、油漆噴字、掛橫幅等方法索債。2017年1月21日(臘月二十四)和1月22日(臘月二十五)兩天,時某某父母被迫兩次還款共8000元。2017年1月22?日晚上9?時,被告人張某甲稱還錢超期已經(jīng)違約了,必須在當晚12點前送1600?元違約金,否則再追加一天違約金。當晚,時某某被迫來到明水義鳥小商品批發(fā)市場,將1600元現(xiàn)金交給被告人張某甲。被告人張某甲敲詐勒索既遂4600元?。
2、劉某甲被敲詐勒索案(高某某、滕某某)
2017年8月10日,孫某甲在雙山大學城創(chuàng)業(yè)園高某某、滕某某的放貸公司借款2萬元,寫2.4萬元借條,實際到手1.5萬元。2017年9月5日,孫某甲繼續(xù)借款6萬元,保證金1萬元,寫7萬元借條,扣除家訪費1000元、月息9000元、上次2萬元借款9月份的利息4000元,實際到手4.6萬元。2017年10月3日,孫某甲支付利息9000?元。11月5日,孫某甲支付利息9000元。2017年11月22日,被告人滕某某電話聯(lián)系劉某甲稱:“孫某甲已經(jīng)跑了,你給她擔保的錢必須還上”讓其還款9.4萬元欠款,否則到家中索債。當晚10時許,劉某甲被迫跟隨高某某、滕某某來到放貸公司,寫9.4萬元的借條、收到條、借款違約金協(xié)議書和房屋租賃協(xié)議后,于當晚12?時許被放行。2017年11月23日,高某某和滕某某開車將劉某甲帶至公司,并將劉某甲的捷達轎車扣下作為抵押,劉某甲哥哥劉某丙得知情況后趕到公司同意還款。與此同時,劉某甲聯(lián)系同學宋某某、姜某某、劉某乙借款4.5萬元被滕某某要走;一名男子(身份不詳)拿著劉某甲手機、身份證從支付寶花嘆中申請貸款1萬元,實際到賬9995元;高某某、滕某某和該男子又帶劉某甲從章某**購物中心分期付款購買蘋果x手機一部折抵欠款,價格8305.13元,綜上,劉某甲共還款63300.13元。2017年12月4日,劉某丙找兩名被告人還錢,高某某、滕某某稱劉某甲共欠款18.8萬元,并以不清賬就繼續(xù)扣押劉某甲車輛和身份證相要挾,最后劉某丙交付6萬元清賬。被告人高某某、滕某某敲詐勒索既遂80300.13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陳述、證人證言、書證等。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韓某甲、韓某乙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假借民間借貸之名,誘使被害人簽訂借條,通過虛增借貸金額、惡意制造違約、肆意認定違約等方式形成虛假債權(quán)債務,并借助訴訟或者采用威脅、“軟暴力”等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其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第二百七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敲詐勒索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滕某某系緩刑考驗期內(nèi)犯新罪,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七條的規(guī)定,應當撤銷緩刑,數(shù)罪并罰。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一人犯數(shù)罪,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九條的規(guī)定,應當數(shù)罪并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濟南市章某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員:郭靜
2019年12月30日
附:1.被告人張某甲、高某某、滕某某、韓某甲現(xiàn)羈押于濟南市第四看守所,被告人韓某乙現(xiàn)取保候?qū)徲谧√帲?586661****)。
2.案卷24冊、賬本1冊判處。
_?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