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東陽市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東檢一部刑訴〔2019〕59號
被告人張某某,男,1992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3604271992********,漢族,初中文化程度,住浙江省泰順縣**鎮(zhèn)**路**號。因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于2015年3月13日被東陽市人民法院判處拘役四個月,緩刑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五千元。因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8月5日被東陽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經本院批準,于同年8月9日被依法逮捕。
被告人樓某某,男,1989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3307241989********,漢族,初中文化程度,住浙江省東陽市**鄉(xiāng)**村**號。因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8月5日被東陽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經本院批準,于同年8月9日被依法逮捕。
被告人樓某某,男,1993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3307241993********,漢族,高中文化程度,住浙江省東陽市**村鎮(zhèn)**村**號。因尋釁滋事,于2010年11月26日被東陽市公安局行政拘留十二日;因盜竊,于2011年12月17日被東陽市公安局行政拘留十二日;因犯聚眾斗毆罪,于2012年6月6日被東陽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因在緩刑考驗期內又犯詐騙罪,于2015年5月13日被東陽市人民法院撤銷緩刑,合并執(zhí)行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于2015年11月20日刑滿釋放;因毆打他人,于2014年5月21日被東陽市公安局行政拘留十一日。因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5月9日被東陽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經本院批準,于同年6月13日被依法逮捕。
本案由東陽市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張某某、樓某某、樓某某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8月12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同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于2019年9月13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13年以來,被告人張某某、樓某某、樓某某等人假借民間借貸之名,在被害人陳某甲、單某某、呂某某、陳某乙、洪某某等人向其借款時,要求按“行規(guī)”簽署虛增借款金額的借條和收條并按期償還虛高借款,在被害人無力償還的情況下,通過利用虛高借款的借條討債、向法院起訴等方式向被害人或近親屬施壓索債。
具體事實如下:
1、2013年11月3日,被害人陳某甲(系未成年,名字在卷)經王某某、韋某某介紹,通過被告人樓某某向曹某某(另案處理)借款人民幣1萬元(以下均指人民幣)。曹某某讓陳某甲按“行規(guī)”簽署借款、收款金額均為5萬元的借條和收條各1份,并將現(xiàn)金1萬元交給陳某甲,隨后該1萬元被以利息、好處費為由強行分走,其中蔣某某(另案處理)和樓某某等人分走8000元、韋某某分走1000元、王某某分走400元,陳某甲實際到手600元。后陳某甲無力清償債務,曹某某等人以“不還錢少胳膊斷腿”方式威脅逼債,陳某甲父親陳某丙最終替陳某甲歸還給曹某某8000元。
2、2015年7月份開始,被害人單某某經被告人樓某某介紹,向被告人張某某借款4次:第一次借款1萬元,按“行規(guī)”簽署借條2萬元,實際到手7000元;第二次借款1萬元,按“行規(guī)”簽署借條2萬元,實際到手7000元;第三次借款1萬元,按“行規(guī)”簽署借條2萬元,因單某某第二次借款有利息未支付,張某某要求將第二次未支付的利息當做本金計入第三次借款金額,實際到手5000元;第四次借款1萬元,按“行規(guī)”簽署借條2萬元,實際到手7000元。期間,單某某歸還張某某第一次借款1.6萬元,歸還張某某第二、三、四次借款共計3.6萬余元,后單某某無力清償債務。2016年4月8日,被告人張某某授意被告人樓某某作為原告,以單某某第二、三、四次簽署的借款金額共計6萬元的借條向東陽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單某某歸還借款6萬元及利息,法院于同年5月24日作出調解,要求單某某歸還樓某某人民幣6萬元,因單某某一直未清償債務,樓某某申請強制執(zhí)行,法院于2017年3月7日決定對單某某司法拘留十五日。
3、2015年的時候,被害人呂某某通過陌陌交友軟件結識被告人張某某,得知張某某處可無抵押借款,后向其借款2次:第一次借款1萬元,按“行規(guī)”簽署借條2萬元,實際到手7000元,歸還張某某1.6萬元;第二次借款3萬元,按“行規(guī)”簽署借條6萬元,實際到手2.1萬元,歸還張某某6000元,后呂某某無力清償債務。2016年4月8日,被告人張某某授意被告人樓某某作為原告,以呂某某第二次簽署的借款金額為6萬元的借條向東陽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呂某某歸還借款6萬元及利息,法院于同年5月20日作出判決,要求呂某某歸還樓某某人民幣6萬元及利息。
4、2015年8月份開始,被害人陳某乙經被告人樓某某介紹,向被告人張某某借款2次:第一次借款3萬元,按“行規(guī)”簽署借條6萬元,實際到手1.8萬元;第二次借款2萬元,按“行規(guī)”簽署借條4萬元,實際到手1.4萬元,陳某乙歸還張某某借款共計6萬余元,后陳某乙無力清償債務。2016年4月8日,被告人張某某授意被告人樓某某作為原告,以陳某乙兩次簽署的借款金額共計為10萬元的借條向東陽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陳某乙歸還借款10萬元及利息,后因被告人樓某某未繳納案件受理費,法院按撤訴處理。
5、2018年的一天,被害人洪某某、王某某經虞某某(另案處理)介紹,向曹漢明借款2萬元,按“行規(guī)”實際到手1.8萬元。因洪某某、王某某到期無法歸還借款,被虞某某等人從東陽建材城帶至本市通江路蘋果酒店。虞某某、樓某某等人在蘋果酒店采用打頭等方式進行逼債,在洪某某、王某某被迫支付部分資金后才放其二人離開。后洪某某、王某某及王某某父親在本市十字街梅園餐廳將借款歸還虞某某,前后共計歸還2萬余元。
2019年5月9日,被告人樓某某在本市藝海路潘潘噠賓館被抓獲。同年8月5日,被告人張某某、樓某某經民警電話傳喚歸案。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戶籍證明、抓獲經過、前科材料、借條、收條、轉賬記錄等書證;
2、證人陳某丙、王某某、韋某某的證言;
3、被害人陳某某、單某某、呂某某、洪某某等人的陳述;
4、被告人張某某、樓某某、樓某某和同案犯樓某丙的供述和辯解;
5、辨認筆錄、扣押筆錄。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某某、樓某某、樓某某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式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張某某、樓某某、樓某某伙同他人犯罪,系共同犯罪,被告人張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被告人樓某某、樓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被告人樓某某在有期徒刑執(zhí)行完畢后五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系累犯,同時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六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東陽市人民法院
檢察員:金琤琤
2019年9月26日
?
附:
????1、被告人張某某、樓某某、樓某某現(xiàn)被羈押于東陽市看守所(聯(lián)系電話:張某某150*******,樓某某158******,樓某某188******)。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4冊。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